高中历史必修2期中试卷
卷一选择题
注:本次考试共两卷* * *,满分100,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45分)
1,“刀耕火种”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是:
a、石器b、青铜器
c、铁d、牛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是:
A.推广牛耕b .发展手工业
C.商业和城市发展铁器时代的到来
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B、曹魏
c、南朝D、唐朝
4、中国现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现代”含义是:
A.它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b .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企刺激,受西化民企诱导d .都是私人投资设立的。
5.明清时期,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商人集团是:
a广东商人和徽商b徽商和晋商
c福建商人和广东商人D台湾商人和香港商人
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评价是正确的: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2)反映了人民迅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旨在:
A.如何又快又好又经济地建设社会主义
B.加速实施“大跃进”政策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8、“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之所以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它:
一、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
B.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错误政策。
C.使全党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D.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桎梏
9、*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沿海地区b .华北
C.农村d .城市
10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②商品化③集团化④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制度d .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制度
12,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水平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开放地区④内陆地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3,对外开放后,成为现代化新兴城市,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
A.汕头b .厦门
C.深圳d .珠海
14我们党在随后的探索时期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被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
B.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5、引起中国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
(1)西方列强的入侵(2)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识之士的推动④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6.到2000年底,中国的电话总使用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种现象无法解释如下:
A.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C.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生活质量。
D.中国幅员辽阔
17、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是:
A.菲什·宋光明b .风暴之子
C.《定军山》d .《歌女红牡丹》
18,“第四媒介”是指:
A.电话b .手机
C.互联网d .电视
19,环球航行开辟新航线,顺序是:
A.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2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全世界都实现了电气化生产模式。
B.资本主义世界的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工业革命在全世界的扩展
21,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b .市场与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 .世界市场的形成
22.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①充分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活动②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③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④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依靠外国资本的支持
B.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C.国家权力保护了经济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生产的作用不断加强。
24、苏俄战时* * *社会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
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出现富农阶级。
C.废除自由贸易,阻止商人投机
d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25、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主要包括:
A.实施食品税
B.大部分小企业和一些中型企业被收归国有,这些企业被租赁给原所有者经营,允许私营企业开办小企业。
C.废除自由贸易
d .废除实物分配制度,实行以工人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为基础的按劳分配制度。
26、戈尔巴乔夫的第一项改革是:
A.意识形态领域b .经济制度
C.政治制度d .军事制度
27.以下哪一项不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A.马歇尔计划援助b .人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力素质。
C.实行非军事化d .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28、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
A.雅尔塔体系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d .维也纳体系
29、面对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A.你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到同样的促进作用。
C.都主张高度的贸易自由化。
D.处于不同的受益者地位
30、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
A.区域经济集团化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竞争。
B.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
C.少数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来攻击社会主义
D.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的竞争。
班级名称和学生编号分数
多项选择题答题卡(请在相应空格处填写多项选择题答案,每题1.5分***45分)
题号是1 2345678 9 10 1 12 13 14 15。
回答
标题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回答
卷二非选择题(***55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 * *两题,***30分)
31,看下面的材料,回答: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没有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摘自《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没有根本矛盾》6月1985+00。
材料二:为什么说市场就叫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策划和营销都是方法。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就可以用,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
-摘自2月1987,计划和市场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多计划还是多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富裕。
——摘自1992南巡讲话。
(1)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包含的基本思想。(4分)
(2)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本文阐述的思路有什么发展?(4分)
(3)根据上述材料,邓小平的上述言论是否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策一致,为什么?并且说说你的理解?(7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人对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深感不解。传说的假象令人咋舌:比如恒河源头的印第安人吃蛇,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却很灵巧...他们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种怪物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明朝万历年间(65438+6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向中国人展示了一幅世界地图。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面对另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因为明朝的中国人地图上明确标明中国在世界的中心,地图中间有15个来自中国的军事使节,四周是大海,海里有几个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夷的名字。这些“岛国”的总面积可能还没有中国的一个省大...
材料三:直到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基督耶稣从上面俯视世界。诺亚方舟的洪水退去后,诺亚的三个儿子分别生活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成为各大洲的祖先。地图上用圆规画了一个网络,网络中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和城堡。所谓“世界”,就是以地中海地区为主要范围的世界。
(1)为什么当时的欧洲人对东方的印象如此奇怪?(4分)
(2)当时中国人为什么坚持那种世界观?(4分)
(3)为什么欧洲人在15世纪之前绘制这样的世界地图,并坚持地中海中心的世界观?(7分)
三。问答(* * *两个问题,25分)
33、《春天的故事》歌词部分“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上画了一个圈,圈起来像神话一样,奇迹般地聚起了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上写诗。天地之间春潮滚滚,征途上扬起了一张巨大的风帆。”
请回答: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是什么意思?(2分)
(3)1979老人“画圈”是什么意思?(2分)
(3)从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分析造成“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局面的原因。(6分)
34.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通过亚洲金融危机和其他经济事件,人们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和应对不当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尽管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有这样或那样的争论,但有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就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_ _ _ _人民日报(2000年5月30日第9版)
看了上面的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15分)
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答题卡(请在相应空格处填写多项选择题答案,每题1.5分***45分)
题号是1 2345678 9 10 1 12 13 14 15。
回答A D D B B C D D C C B D C C A
标题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回答d a c d b c b c b c d b c d b c d b c d b
31和(1)否定了用计划和市场来区分社会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市场方法。(4分)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在于市场和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4分)
(4)一致性。(1)因为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2分)
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4分)
32.(1)13至15世纪,由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东部航线,丝绸之路中断,东西方交流停滞,欧洲人对东方充满了神奇而虚幻的主观幻想。(4分)
(2)中国长期以来以“天朝王国”自居,以世界文明中心自居,把所有海外国家都视为未开化野蛮之地,接受中华文明的恩施和启蒙。(4分)
(3)中世纪的欧洲接受了罗马天主教教皇和基督教会颁布的创造世界和人类的宗教世界观,地图的结构源于《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4分)
在15世纪之前的欧洲,由于教皇在地中海的意大利统治着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欧洲领土,所以他们坚持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世界观。(3分)
33.(1)改革开放。(2分)
(二)在广东、福建沿海建立经济特区。(2分)
(3)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6分)
34.参考教材P166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