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文献综述
1.文献研究的数量
中国“网络信息服务”文献研究始于1998。1998年,上海医科大学莫美琪、徐一欣在《图书馆杂志》上发表了《网络环境下用户教育模式研究》,对网络环境下的用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网络环境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用户教育已成为当今网络信息服务的热点。1998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张莉发表《高校用户潜在网络信息需求的表现形式》指出,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推进,网络化信息服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相关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
在1998至2009年期间,* * *发表了319篇关于“网络信息服务”的论文,这些论文来自于包括图书馆学、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167种国内学术期刊。从论文分布分析发展过程,12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 ~ 2000。初期发表论文18篇。
第二阶段:2001-2005年,高峰期,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五年发表论文208篇,占文献总量的65.2%,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这一时期可视为网络信息服务研究的高峰平台期。
第三阶段:2006-2009年,为平稳阶段,4年发表论文93篇,占文献总量的29.2%。
2.文学研究的内容
网络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随着社会信息的网络化,图书馆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场所。信息资源的社会化、信息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服务资源的网络化和信息服务的高效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图书馆依托互联网这一数字化信息手段,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多方位的远程服务。通过对12以来发表的319篇论文的主题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关于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占大多数(60%以上),如“文献信息服务业向何处去?”-网络环境下的重组与功能实现(齐等,200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与对策(朱雅兰,2001),谈图书馆网络服务(高献,200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网上信息的特色服务(徐
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以“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为关键词,再次检索319篇论文,* * *检索到25篇,占7.8%。所有这些文章都对网络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六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及应用研究》(常欣,2007)首先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由于信息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服务主要支撑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研究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支撑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提出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功能模型。《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申英等,2007)在对国内外图书馆充分调研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对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从运行机制、服务类型、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用户管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张丽华,2001)一文中,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战略转型的有效途径。在《中南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罗新星,2008)一文中,重点介绍了中南大学图书馆现有的服务模式,如网上公共目录查询、虚拟阅览室阅读、网络参考咨询、网络数据库服务、辅助读者服务、信息资源导航、统一平台跨库文献检索等。分析了七种服务模式的功能、技术和流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3.总结和分析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概念、意义、功能、服务方式、人才培养、运作模式、服务管理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成果。
首先,网络信息服务的研究文献增长迅速。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通用数据库》中“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检索策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319的文献数量(1998 ~ 2009)增长的大致情况。
二是网络信息服务研究的热点。不同时期网络信息服务的研究重点和热度不同,研究成果数量也有波动,特别是2001以来,国内网络信息服务的论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所依赖的内外部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全球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基于网络的电子化、虚拟化和数字化成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从这一点出发,许多论文论述了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二是信息服务资源的网络化。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不仅要加快和加强资源库的建设,而且要依托互联网环境,以网站为开发和服务平台,以丰富的电子资源、数字馆藏和购买的商业数据库为主要内容,以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为特征的新型服务模式。三是信息服务人员素质高。人员素质是决定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对现有服务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他们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供方便,以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档次。
三是网络信息服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用户缺乏网络知识和检索知识。图书馆用户对网络知识和检索知识缺乏深入了解,部分用户与网络之间存在知识和技能障碍。用户需要的信息无法从网络中获得,丰富的网络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二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图书馆在信息处理、信息加工、数据录入等方面标准不一,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的目录和统一的出版标准。第三,图书馆缺乏复合型人才。在网络信息服务环境下,图书馆员需要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术,并在服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网络信息导航员、网络系统维护专家、信息资源协调员等。实际上,由于网络建设和运行走在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前面,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直接影响了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第四,网络信息服务缺乏合作。信息服务网络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享受资源和服务。网络的开放性和分布性决定了用户地域的分散性和广泛性,导致用户需求复杂多样,依靠任何单一的馆藏都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读者的需求。许多图书馆竞相开发自己的网络系统,由于无通信和重复建网,大量信息重复存储在每个图书馆系统中,并且由于数据格式、标准系统和信息的不同。五是理论探讨多,应用研究少,缺乏深度和创新。我国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网络信息服务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理论探讨多,应用研究少。研究的学科特色不够突出;理论研究文章的观点是大量的重复和雷同;研究成果模糊不清,不实用;缺乏令人信服的例子。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信息服务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模式来完成的,因此对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深入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仍落后于国外。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新的服务模式也同步发展,不断被探索。
1.国内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综述
(1)信息服务模式分类
第一,三模式分类。①传统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信息服务将继续存在。传统信息服务包括借阅、阅览、复制、宣传报道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专题信息服务、科技查新服务以及二次文献的书目、索引、摘要等形式的文献信息服务。②基于网络的传统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文献信息机构利用网络提供借阅、阅读、选题、专题和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以及书目宣传、报道和检索。③新型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服务:网络数据库服务、搜索引擎、文献信息全文检索服务、光盘信息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
第二,四模式分类。(1)网上公开* * *目录查询(OPAC)。通过联机书目查询系统,用户可以查询本馆的书目信息。②数据库检索服务。包括光盘数据库、在线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和镜像数据库。③辅助读者服务。包括新闻简报、读者指南、在线咨询、读者反馈等。④电子参考咨询服务。包括选题服务、虚拟图书馆和网上科技查新。
第三,两种模式分类。①传统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这实际上是传统信息服务网络化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基于文献检索的流通服务、基于网络阅读的文献传递服务、在线参考咨询服务和光盘远程检索服务。②新型网络信息服务。包括基础网络信息服务、数据库服务、搜索引擎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信息推送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等。
第四,还有一种基于网络范围的三模式分类。①基于图书馆内部局域网的信息服务。它主要提供图书馆书目的在线目录和索引、在线预订服务、新书通知、选题服务和光盘数据库检索服务。②基于校园网开展信息服务。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器和光盘局域网服务。③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建立各图书馆的联机编目系统,链接外部虚拟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利用Internet网络资源开展服务。其重要标志是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2)信息服务模式的其他研究。
研究者的主要观点有:①网络环境的形成,不仅使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进一步拓展了网络环境下的传统文献信息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将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②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简单的浏览和检索服务等初级网络信息服务已经成熟。③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如信息中继技术、指南库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推送技术等。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新的服务模式也同步发展,不断被探索。面对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业的挑战,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加大信息资源开发,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服务的问题。
2.国外信息服务模式综述。
作为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具有代表性。美国网络信息服务项目相当丰富,主要包括以下特色服务模式:
(1)专题数字收藏服务
美国许多高校根据学科特点对馆藏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并在互联网上提供联合利用。
(2)电子参考咨询服务
许多学院和大学已经建立了研究和咨询服务,为信息用户识别和定位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提供深入的帮助。
(3)在线出版
美国大学图书馆积极与出版机构合作,探索学术信息出版和交流的新形式。
(4)用户培训和教育
提供关于使用馆藏的培训,还提供关于在用户研究和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培训。
(5)网络教学服务
提供两种电子信息:教程和学习资料。这些教科书版本集成了教育支持软件,供学生进行注释和讨论。
(6)个性化主动信息推送服务
实时推送定制的专业信息或其他所需信息。
(7)提供各种学习和研究工具。
整合校园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工具。
(8)在线目录查询
以万维网方式提供图书馆目录查询。
三,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与演变
1.国内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与演变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理念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展和完善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纵观历史,图书馆服务的概念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开放藏书”服务理念的萌发
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早期图书馆以保存图书为主要功能。原著通常只允许封建统治者使用,普通人是看不到的。宋代以后,一些个体藏书家同意向老百姓借书。为了扩大图书的流通范围和传播,明末的曹荣在其著作中提出了通过抄印来促进图书的传播和流通,但当时的社会反响并不大。清朝道光年间,在图书馆建筑的基础上出现了“* * *读书楼”。“* * *阅读楼”的作用是让少数读者进入阅读。其管理者还制定了借阅规则,规定了开放时间、借阅数量、管理方法等。这个借阅规则是当代图书馆工作指南的最早形式,是早期比较完善的借阅规则。古代开放藏书的目的是启迪大众的智慧,所以古代信息服务的特点是:一是服务有限,服务对象只是少数受过教育的人,而对普通人的服务非常匮乏;二是空间有限,阅读范围仅限于室内,室外阅读无法提及;第三,早期的借贷制度和规则出现了。
(2)“面向公众”服务理念的出现
1901至1905期间,大力开展书刊借阅活动和与借阅相关的宣传活动,倡导扩大为读者服务的范围,采取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体现了进步、新潮的服务思想。到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史静图书馆及省立图书馆总章程》,其宗旨是全面开放给人们阅读。五四运动后,革命先驱李大钊对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图书馆不仅是存放书籍的地方,也是教育人的地方。李大钊主张把图书馆的书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享受读书的乐趣。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当时的图书馆服务发展迅速,少数图书馆可以不时延长开放时间,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一些图书馆还设置了流通机构等设施和场所,开展了各种阅读指导活动。读者服务是随着现代图书馆的出现而产生的,其服务特点是:第一,服务对象广泛,涉及各行各业的人;二是服务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第三,延长服务时间,拓展服务空间。
(3)“读者第一”服务理念的形成
1949之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图书馆逐渐摒弃了影响图书馆发展的落后观念,形成了* * *共享资源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服务的类型日益多样化,服务的范围和效率不断扩大和提高,图书馆服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表现为:一是读者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图书馆完全脱离了“图书馆建筑”的概念,成为服务大众的文化教育场所和机构;二是网络信息服务发展日趋完善,有取代普通流通服务的潜力;第三,服务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现代化。
2.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演变
自从有文字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泥板、竹木等作为书写载体,将最初的知识信息以符号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由此产生了早在公元前2600年的伊拉克巴布尔图书馆。从世界范围来看,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图书馆经历了产生、发展和繁荣的过程。比如希腊在雅典建立了第一个图书馆,亚述帝国在尼尼微建立了宫殿图书馆,阿拉伯文化鼎盛时期,巴格达的图书馆数量达到30多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维新运动开展的时候,也是西方现代图书馆的起源。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期,由于机器生产需要高素质的工人,教育开始在欧洲广泛普及。从那时起,对文学的需求大大增加,导致以前关闭的图书馆向公众开放。与此同时,现代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也发展迅速。在欧洲中世纪之前,西方没有“大学”的概念。这个时期之后,大学出现了。但是,早期的西方大学没有图书馆,教授可以有自己的私人藏书。所以学生只能从书商那里买书,或者从老师那里借书。15世纪与16世纪之交,西方大学图书馆发展迅速,服务内容和规模也相应发展。
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形成于19年底,20世纪初。那时,公共图书馆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战后,信息技术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走向自动化、集成化和现代化。全新的先进技术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图书馆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本质的飞跃。20世纪20-30年代是图书馆理论发展和世界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因为印度图书馆员阮冈纳赞出版了图书馆学五定律,为世界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20世纪40 ~ 60年代,也发生了一些对图书馆发展意义重大的事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的正式通过,信息科学的诞生,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和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冲击,国外图书馆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90年代,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在当时、现在乃至未来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结论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和创新的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多样化和空间化对信息的有序和有效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演变的研究,对图书馆服务概念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机械到科学、从片面到全面进行了完整的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