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的历史演变
《三国志》中百济王五次说自己发源于朱蒙,皇族以扶余为氏,一度改国号为南扶余。高句丽王朝南侵后,百济和高句丽决裂,再也没有和好。
百济,高句丽创始人朱蒙的第三子,创建于公元前18年。
在鼎盛时期,百济覆盖了朝鲜半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除外)。我去过平壤,尽可能往北。百济是海上强国,通过海上与中国和日本进行政治和贸易交流。
公元660年,百济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在灭亡后的三年里,百济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但最终失败。从百济迁都的历史来看,可分为首尔杜毅时期(公元前18-AC475)、金雄杜毅时期(475-538)、四维杜毅时期(538-660)。百济三次迁都,形成了极具个性的文化。
首尔时代的石冢富有高句丽特色。然而,在迁都金雄和司表后,他吸收了中国南朝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优雅。它通过接纳中国的新文物,使之全面化,并传播到卡亚,对古代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构成百济的民族是当地的朝鲜族和彝族。在首尔,上层阶级是富裕人。
4世纪以后,随着中日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接触的加深,逐渐吸收了新罗人、高句丽人、日本人、中国人。
百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条件优越,农业发达。蚕桑、纺织等手工业也有所发展。对外贸易比较发达,不仅与高句丽、新罗,还与中国南朝、日本商家隔海相望。
百济使用汉字,并在4世纪建立了儒家教育体系。一些儒生被授予博士头衔。384年,佛教从南朝传入百济。541年,百济请梁武帝“请涅槃、石矛等博士为工匠画家”,可见百济与南朝文化联系之密切。
在中国的史书中,百济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三国历史中,相当于朝鲜半岛的三国时期。其中百济,又名姬伯,原是马汉众多城邦之一。但据《高丽王朝三国志》记载,百济是公元前18年由文佐国王(或称沸王)率领一批高句丽人来到朝鲜中部汉水流域建立的。在隋书,据说东明的后裔中有一个叫秋太的人,他在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汉朝辽东巡抚公孙度将女儿嫁给他为妻,他的国家逐渐成为东夷强国。《三国志》和《三国志遗》都记载文王是高句丽创始人之子。朱蒙因受迫害而逃离扶余,来到祖本地区,与当地首领鄢沱伯的女儿赵喜奴结婚,建立了高句丽王国。
当朱蒙出生在扶余的儿子到达高句丽时,他找到了自己的生父,成为了皇太子,未来的玻璃王。和赵辛努的两个儿子——沸流和文祐——意识到王继位后,他们将无法在高句丽立足。于是两兄弟决定离开高句丽,跟随随从南下。
根据追随者的建议,文佐在舒适城(首尔)建了一座城市,并建立了“十大经济体”的称号。但是沸流不理会这个建议,认为还是住在海边比较好,突然在密州建了一座城。然而瑞穗的咸水和沼泽是大多数人难以忍受的,而威利城的人们却过着富足的生活。沸流因为无视劝告的耻辱而自杀。瑞穗的人民搬到了卫理城,文佐愉快地接受了他们,并将国名改为“百济”。家住威里市的百济,因为身边都是马汉,所以经常被马汉骚扰。而他们的首都也在汉江两岸不断移动。
首尔至今仍有汉江两岸的北汉山城(靠近青瓦台)和孟村土城(靠近松坡区)遗址。当时他们把今天首尔的两岸称为“河北”和“河南”。时至今日,京畿道仍以河南的名义见证着过去的历史。
文佐国王在公元65438年左右吞并了马汉。居尔国王(234 -286)的统治巩固了国家制度。近年来,小固王(346 -375)通过与高句丽的战争,向北方扩张领土。在战争中,他杀死了高句丽王(旧国的原国王),消灭了南面残存的马汉部落,达到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