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如何看待雍正夺权?

雍正占了清宫四大谜团中的两个,当然最引起轩然大波的还是雍正篡位之谜。野史里是这么圆通地说的:就是康熙的遗书里,本来写的是“十四阿哥”,雍正却在“十”字上加了一个横勾,把“十”字写成了“于”,这样就成了“四阿哥”,四阿哥就是。这个传说在民间很流行,我怀疑这种“流行”也和一些文人创作加工的影响有关。细看,是因为在梁羽生等武侠小说里出现过,之前受其影响,也因为他编的生动,所以一直相信。直到后来,我随着读书越读越多,偶尔读到雍正在位十三年的琐事,发现他对吏治和刑法典、监狱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即使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我在看过的文史资料中发现,它对农民的政策和措施并不像传言的那样是暴政,至少穷人还是认同这个皇帝的。但是,在历史上,人民的声音一直很微弱,甚至是无声的。这是因为他们大多不识字,也不会写文章为自己诉苦。他们虽有感情,却在文中找不到,也不为后人所知。所以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应该正是文人传下来的历史。至于民间口头流传的,要么是一个民族的史诗,比如《格萨尔王传》,要么是神话传说,这不是误导。最容易误导人的是那些接近真相和事实的东西。七分真三分假的《三国演义》不是让读者信服了吗?由于历史的流传是文人书写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已经包含了各个时期文人的思想倾向,并不能完全代表广大底层贫苦农民的个人感受。历史上所谓的贤明君主,其实是通过很多文人的粉饰才为我们后人所知的,或许有些未必名副其实。比如汉景帝的《文景之治》,一直被后世史家描述为“勤俭爱民”的贤君。其实是什么呢?南宋孝宗时期,洪迈的《容斋随笔》已经用无可辩驳的例子提出,景帝其实是一个“能忍杀人”的人,只是他的后人如汉武帝时期的文史之人的粉饰,使真相不为后人所知;还有一个是,只是因为他的后代都是皇帝,除了北宋的毛。经过100多年的洗白,他杀兄篡位的恶行被掩盖,至今仍难以被后人发现。《容斋随笔》也是如此,挖掘史家模糊的文字,加以研究,得到历史的真实面目。这也许就是洪《容斋随笔》的不朽之处及其史料价值。【转自铁血社区/】所以,只要不得罪天下的官员或地主——这个阶层向来是最挥霍的,而且大多是文人——另外,对于天下的一些贫苦文人来说,也不算太辛苦,不在衰落期的皇帝一般都比较有名。可惜雍正帝得罪了以上所有人。他整顿吏治,推行强国政策的大改革,得罪了大多数各级官员,他们的腐败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他打破了几千年来地主士绅的切身利益,按照土地和财产纳税,得罪了天下地主士绅。所以,他怎么可能有好的口碑,或者得到公正的评价?恐怕连他儿子乾隆年间都不行,雍正得罪的人范围很广,大部分还活在乾隆盛世。所以对于乾隆来说,他虽然享受到了雍正改革带来的成果,却不敢过多提及雍正,因为他不想得罪天下那些官员和文人。所以很难禁止、美化、粉饰雍正的谣言,所以对于不明真相的后人来说,当然只能是随风而伴,谣言比比皆是。其实,只要明智的学者都受不了上述雍正“篡位”的传说。一个是康熙作为封建时代有前途的君主,当然知道建立自己的官职的重要性和后果,而且由于他已经把遗诏放在了保密的地方,说明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所以他不可能在遗诏中只写“十四阿哥”四个字,如果十四之后连名字都不写,那是不可想象的。第二,清朝是满族,他们也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所以清朝的遗诏等重要文件一般都是用两种语言书写的。就算中文可以改,满语也很难入手。第三,现代汉字“于”在古代一般写成“于”。“于”虽有约定,但仅在先秦时代的《诗经》、《尚书》、《周易》等古籍中常用,而在秦以后的书籍和日常生活中多有使用,“于”和“于”属于统一的“于”。至于小说家的话,当然不能当真,因为他们要的是这些野史,让他们有想象的空间。隐私和捉影一直是人们闲暇时谈论的话题。谁会在乎是真是假?今天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