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宋汤是一种常见的西式汤。怎样才能做出正宗的罗宋汤?

当我谈到罗宋汤时,我会想到它的西式开胃菜,白汤和红汤。我一般选择后者。吃的时候,先咬一口涂着软黄油的面包,再喝一大口酸甜开胃的红汤,口水直流。

我一直以为罗宋汤的故事应该在常见的港式西餐和茶餐中找到,但我万万没想到,最早的起源会追溯到旧上海,中国罗宋汤的发源地。毕竟我们喜欢的口味是怎么改良的,什么时候出现在香港,罗宋汤背后有什么有趣的饮食变化?半岛君带你游历了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和40年代的香港,探寻罗宋汤爱情的味道。

原来,罗宋汤是俄罗斯人的日常主食。它由当地丰富的卷心菜头、土豆和骨头制成,并配有一勺酸奶油。它尝起来又酸又咸。

罗宋汤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定与一个历史事件有关,那就是我们高中的“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不值钱的贵族失去了世袭的权利和财富,被迫出境,分别逃到欧洲、中国、上海和天津。

去异乡很难,又不能等死,于是一些白俄罗斯人开面包店、西餐厅谋生。

当时上海有法国菜和意大利菜。在许多西方食物中,罗宋汤是一大块食物。几个铜币既享受了西部风味,又开了眼界,自然受欢迎。

当然,除了便宜,俄罗斯菜也根据上海人的口味做了改进:比如必须放的红包菜头,上海人不用,厨师就换成了梅林牌番茄酱和包菜,前者取色,后者取味。番茄酱还是太酸了,于是厨师想到了用黄油炒,加糖来酸,再和牛肉、土豆、洋葱一起煮几个小时,就是一锅罗宋汤,味道香甜,浓香不腻,吃起来糯糯的。正宗的吃法应该是配上老大昌面包店的罗松面包。这个产品两头都是尖的,张爱玲曾经在她的书中称赞过。

罗松面包传入香港后,也被称为“猪肉包子”。把中间切开,放一块炸猪排,就是我们经常在茶餐厅吃的猪包。

广东菜有西餐,上海菜有罗松菜。

上世纪40年代,一些广东人和上海人偷渡到香港发展,美食两大流派酱油西餐和俄罗斯西餐也随之迁移。

不久之后,这些在上海经营西餐厅的老板卷土重来,在香港开设了大量的俄罗斯风味餐厅,如萨利纳、皇后酒店等。

那时,父母偶尔会带孩子去喝罗宋汤和看牛排。美食作家欧阳嬴稷记得,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和他的祖父会根据着装规范打扮,坐在餐馆里学习餐桌礼仪。

时代在不断变化。当越来越多精致昂贵的西餐出现时,罗松菜逐渐衰落。现在仅存的俄罗斯餐厅是皇后饭店,是因为我哥的《阿飞正传》而出名的。

-电影海报也是在皇后酒店拍摄的-

到目前为止,唯一受欢迎的俄罗斯食物是罗宋汤,这也归功于罐装汤。

众所周知,粤港人对汤有一种执念,连吃一顿快餐都要一份汤。

但是,当年的香港就像现在的北上广,很少有人花时间和精力去煮一碗老火汤,所以这种只需要几分钟加热的罗宋汤罐头,自然是家家都有。

后来,这种趋势甚至影响到了茶餐厅:他们用罐头汤制作各种红汤白汤作为晚餐,或者加入面粉和面食,制作各种风味十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