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第四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第四单元知识点1
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1)过程:鸦片战争后,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出口,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标志着自然经济解体的开始。
(2)表现:A、农产品的程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从事对华贸易的外国公司的数量大大增加了。c买办、买办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1)代
时间:65438+六七十年代。
原因:a .外国列强的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
B.外国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兴起。
影响:抵抗了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2)初步发展
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理由:a .大国资本输出进一步损害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了对私人工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宣传。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弹簧
时间: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原因:a .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影响:轻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实业家和无产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4)抗战前夕的短期发展。
时间:国统前十年(1927-1936)
原因:a .全国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奉行优惠的经济政策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影响: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5)萎缩
时间:抗战胜利后(1945—1949)
原因:a .美国的经济掠夺。b .对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崩溃。
3.现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65438+六七十年代。
(2)位置: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常发机械厂;吉昌隆缫丝厂;伊莱牟机械厂。
(4)产生的方式:一种是一些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和华侨投资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另一个是一些手工业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工矿企业。
4.了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渐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要原因)。
(2)外国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5.民国初年(短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纺织业、面粉业等。
代表人:张謇(冠军、实业家、南通盛达纱厂创始人)、
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在沿海地区;(2)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自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绝对优势。)
(3)艰难发展(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产生和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获得性畸形;(4)战争和革命,长期的政治动荡。
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工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进;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高中历史必修第四单元知识点二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乱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统治者为了恢复生产,安定人心,吸收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同息的政策。
(3)措施:减少地租,赦免卖身为婢的庶人,让大批士兵回家,授予土地房屋,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4)结果: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逐步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益增强。
(5)汉初的社会问题:
内:附庸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土地兼并严重,一个分裂的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入侵,边境危机,威胁西汉王朝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第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
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等诸子百家的思想融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家体系。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三次参与对策,阐述其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想法是: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提出凡是不在六经范围内的学术圈都要废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理论。
(3)董仲舒还提出了待人接物的五大道德标准,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被后人概括为“三纲五常”。
第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用许多儒生参与国家大事。儒家思想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用官员的标准。学者们研究了儒家经典,儒家思想兴盛起来。
2.儒家教育的情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材。专门从事五经研究和传播的导师,称为“博士”。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2)设立国子监,以儒家五经博士为教授,经考试合格后,可在政府中为官。国子监的设立,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旧刻板印象,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能以国子监的资格为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家的地位。
(3)全国各县都设立了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体系。儒学在各郡县普及,开始在民间处于排外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高中历史必修第四单元知识点三
一、被称为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大发展,由政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形式主要有三种:官方手工业、私人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第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铜冶炼技术
新石器时代:小型青铜器出现→夏季:铸造更加精美→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鎏金、镶嵌技术广泛使用。
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普及→汉代:铁农具取代了木、石、青铜农具;东汉:杜氏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春秋晚期炼钢技术:可制钢剑,魏晋南北朝:浇钢法,16世纪前的中国炼钢技术世界。
第三,世界闻名的瓷器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瓷器烧制于商朝。
3.东汉时期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了成熟阶段。前期生产青瓷,然后烧制白瓷。
4.唐朝形成了南、青、北两大体系。
5.宋代,中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代的景德镇窑成为中国制瓷的中心,烧制白底蓝花的青花瓷。
7.随着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快速发展,景德镇成为中国的“瓷都”。明代中后期烧制彩瓷,以五彩瓷最为著名。到了清朝,搪瓷瓷器也发明了。
_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第四,丰富多彩的丝绸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丝织的国家。
2.商代出现了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丝、绢、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丝绸出口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绸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杭是丝绸业最重要的中心。
高中历史必修第四单元知识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一个必修知识点的总结
★高考必修历史第四单元总结
★高中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历史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高中历史一个必修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历史的一个必修知识点大纲
★高中历史2020的一个必修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一个必修知识点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