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水文特征

岷江干流镇江关以上春季有少量雪水补给,径流年内季节变化对应雨季。当大范围暴雨发生或随洪峰扩散,干流洪峰重叠时,干流峰高较大,严重威胁中下游安全。岷江上游多年平均径流量在松潘县镇江关水文站约为6543.8+08亿立方米,在都江堰市紫坪铺水文站增至6543.8+04.5亿立方米。中游彭山水文站引水灌溉141亿立方米。随着岷江下游并入大渡河,干流水量猛增,汇流下方不远处的五通桥水文站年平均径流量约780亿立方米。至高场水文站,距离入海口29公里的闽江控制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890亿立方米。干流实测最大流量为:紫坪铺站5480 m3/s (1964)、彭山站11600 m3/s(1984)、五通桥站35300 m3/s (1955)。据洪水调查,1917年7月,岷江中下游包括青衣江发生大面积暴雨,干流发生历史大洪水。预计洪峰流量为:彭山站15100立方米每秒;五通桥站5.4万立方米每秒;高场站水位295.75m,流量51000m3/s..闽江干流洪枯流量也变化较大,镇江海关站上游枯水流量普遍小于20立方米每秒。紫坪铺站90立方米每秒;彭山站30 m3/s;五通桥站400立方米每秒;高场站450 m3/s,高场站历年实测最小流量364 m3/s (1980)。闽江口年均流量2850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900亿立方米。

闽江的泥沙含量相对较少。据高阳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0.58kg/ m3,多年平均输沙量5265438+万吨,其中大渡河3297万吨,占63.2%。青弋江近900万吨,占比17.3%。闽江推移质主要产于上游,量大,具有粒径大、年内集中、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大渡河是岷江流域的主要产沙区,多年平均输沙量上游紫坪铺站81.2万吨,下游五通桥站3784万吨,高场站5260万吨。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闽江干流和支流的水质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入河流,农业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这种污染加剧。化学耗氧量、氨氮、汞等水质指标大幅超标,新津河段重金属汞超标5倍。乐山河段化学耗氧量超标11倍,挥发酸最大值超标32倍。宜宾河段有机物污染严重。成都的工业和城市废水每天向沙河、府河、南河排放70-8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