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建筑保护进入10年,修缮建筑247栋。
这些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老房子,不仅因为历史文化价值高而被列为文物保护建筑,还散落和隐藏在城市的角落里。
杭州正在一点一点地拾起它们,就像那些渐渐模糊的记忆,那些被永远切割的乡愁。
自2004年公布杭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以来,杭州市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刚刚进入第十年。十年来,包括宝卿山庄、润路、西路在内,共有小河直街、中山南路、桥西、五六巷等247处历史建筑和26条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保护和修缮。
日前,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正式开始公示。本次公示的内容是确定本批次各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和范围。
近十年来,杭州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杭州模式”。
每一座历史建筑
每个人都有一张“身份证”
这53座公共建筑散布在杭州的街道上。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一些传统民居,它还包括工业遗迹和地下工程,如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的机械修理车间,7041号建筑和人防工程。
如果把杭州比作一部历史书,一栋栋老房子就是一册册。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人生,都被它的一砖一瓦玷污了。2013年,酝酿已久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杭州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撑起了一把大伞。
在《条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的“保护优先”政策,即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只要发现其他可能(疑似)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或者所有权人、使用人等发出通知。暂停施工活动。将其纳入预备名录库,实行“先保护、后示范、有序补充”,在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中提前考虑,改变了“先规划、后保护”的被动局面。
“‘保护第一’就是要用更多的力量去监管,不让老房子、老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书恒告诉记者,在保护维修的同时,解决了很多长期积累的问题。
为了让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和修缮更加规范,杭州历史建筑保护中心还为每栋老房子量身定制了他们自己的“用户手册”——历史建筑保护和使用指南。
今年,首批40栋历史建筑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导则》新鲜出炉。该指南就像一座历史建筑的“身份证”。它有一个房间和一本书。除了标注建筑的风格和历史沿革,还说明了建筑中需要保护的细部部位和空间等细节信息,甚至小到一扇窗户、一个壁炉。为今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了重要依据。
使用新技术进行维修
旧房子披上了隔热防潮的外衣
沿浣纱路向北,过解放路,走不到150米。向右转,你将到达平原里。这座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历史建筑群,是典型的民国时期西式二层胡同建筑,高耸的拱门入口与石库门建筑群相映成趣,呈现出浓郁的民国风格。今年上半年,平原里的历史建筑正式翻新。
改造工程实施前,历史建筑群内共有119户。最密的1墙门,住了20多户,最小的只有几平米。由于住宅密度大,使用强度高,房屋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屋顶漏水、木结构发霉变形、外立面破损等。
对于平原里的改造项目,技术人员结合浙江省旧木构、砖木结构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课题,在平原里10号、65438号两个墙门口进行了节能改造试点。12.
“就像冰棍冬天在冰棍车里不融化的原理一样,我们也为平原里的两栋试点楼从头到脚穿上了专门的保温防潮‘外套’。”平原里历史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负责人朱江带着记者一一参观讲解。
平原的屋顶,老地基,结构简单。筋上铺的是垫,垫上贴的是瓷砖,不防水防风防尘。现在,改造后的屋顶有五层材料。在瓷砖和天花板之间,增加了防尘过滤网、防水材料层和保温板。在建筑物外墙的保温上,内墙涂刷2-3厘米厚的保温层。
杭州模式
倡导“鼓励移民,允许自保”的政策
装修中出现了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现代使用的需要难以结合。一方面,根据“原真性”保护的要求,历史建筑在日常使用中不得改变其历史风貌。另一方面,杭州大部分历史建筑以木、砖、木结构为主,功能设施普遍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居住的需求。
第二个问题是历史建筑的整体保护和居民的个体利益难以统一。杭州历史建筑权属复杂,单幢多户、混合产权的“七十二租户”现象普遍存在。居民对保护和修复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杭州建立了“分类保护、综合保护”的模式,将历史建筑保护与西湖、运河、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危旧房改造等市政重点工程有机结合,实行综合保护、有机更新:在修缮建筑、恢复历史风貌的同时,还合理增设厨卫、排污、消防等配套设施。
考虑到历史建筑整体保护与居民个体利益难以统一,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鼓励外迁,允许自保”的政策,允许居民选择不同的安置方式,对选择货币安置和外迁安置的给予一定奖励,对选择回迁原地的实行同一搬迁范围内的等面积安置,允许产权人按计划自行保护修缮,保障产权人的合理选择,探索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保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