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怎样的?

曹操(155-220正月庚子),本名孟德,是个幸运儿,小字伯母,沛国桥(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曹魏政权的创建者首先是东汉将军、宰相,然后是王维。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尊称他为魏武帝。他一生以汉室将军、宰相的名义征服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在北方开垦土地,对农业生产的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曹操的诗歌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和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体,鲁迅评价为“改造文章的奠基人”。在书法方面,曹操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在《书端》中被唐代张怀瓘评为汉末五大书法家之一。

《三国演义》把曹操说成是篡汉是不公平的。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朝野硝烟弥漫。步入建安时代,东汉朝廷已经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子同治简》中评价:“建安之初,四海荡;“没有一寸土地和一个民族,这不是中国人的风格。”在董卓善于废立、柳岩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并刻下印章、袁绍欲另立私帝的乱世,曹操始终保持着对朝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