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纪念历史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从1952年8月1开始。中央组织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17个单位组成的建设委员会,由北京市市长彭真任主席,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工程部,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建筑师和艺术家组成,分为设计、施工、采石、美术工作等七个小组。此外,还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在范文澜的领导下研究浮雕画所需的史料。副市长、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雕塑家刘开渠担任艺术团团长。不仅雕塑家,许多著名画家也参与了纪念碑浮雕部分的创意构思。一个占地850平方米的临时艺术工作室提前在天安门广场原址建成,一场中国现代雕塑史上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雕塑工程拉开序幕。雕塑家、华天佑、王林一、肖维九、张松鹤、曾竹韶、傅等参加了创作。他们花了四年时间创作完成了虎门毁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江等浮雕。
1958 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纪念碑底座由花岗岩制成,总高度为37.94米。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题词。纪念碑上的浮雕作为建筑的装饰,不仅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而且由于其主题表现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品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典型场景和形象,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浮雕刻画非常精细,充分发挥了浮雕艺术的特殊魅力,在相对的平面中表现出立体的纵深感。在艺术形式上,既有相对统一的风格,又发挥了雕塑家的长处,形成了和谐的整体风格。《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写明作者多为留学欧洲回来的雕塑家,所以整体风格也是以西方雕刻艺术手段为主,虽然也有艺术家做了一些民族探索,主要是在服饰图案的处理等方面带有一些民族特色。新中国艺术图片史(1949-1966)认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艺术史上雕塑的开篇之作,是时代的杰作,是时代的经典。其中虎门剿灭鸦片、武昌起义、五四运动等都曾登上新中国邮票,有的还被反复登上邮票。然而,历年来,雕塑家的名字都没有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
曾竹韶与虎门鸦片之毁
曾竹韶(1908-1996),福建厦门人。小时候在缅甸生活,1927回国。次年考入杭州西湖艺术学院雕塑系,次年年底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国立美术学院和巴黎国立艺术学院学习雕塑,并自学音乐,历时10年。1942回国,先后在成都艺术学院、重庆民族艺术学院、重庆大学建筑系教授雕塑、音乐。1949后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参与筹建中国革命博物馆,担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顾问。
曾竹韶早年留学期间,曾赴埃及、希腊、意大利、英国和德国考察雕塑艺术,对西方雕塑传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在英国伦敦参观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展时,惊叹于祖国悠久而优秀的艺术传统,萌生了在中国学习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想法,后于二战前夕回到祖国。50年代初,他走遍全国考察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教学的同时,他致力于中国古代雕塑和罗丹雕塑的研究,撰写了《中国古代雕塑风格的演变》和《中国雕塑史》,发表了研究罗丹和宋陵石雕的文章。老边头像,创作于1952,是中央美院专业模特老边的肖像。形式清晰,表现逼真,表现了人物造型的丰富性和微妙变化。它曾被用作训练学生素描和雕塑的教具。后来参与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他尝试运用民族传统技法创作新题材雕塑的开始,以后继续进行新的探索。80年代创作了李四光肖像、何叔衡烈士肖像、蒲松龄半身像、蔡元培半生肖像、孙中山全身铜像等。他的人像雕塑注重个性和内心的刻画,结构严谨,追求神韵。
曾竹韶的代表作《虎门剿灭鸦片》是碑上十幅大型浮雕之首,展现了1839年广东虎门剿灭鸦片的历史事件。原作200 cm× 492 cm,其设计和造型技法写实,吸收和运用了我国传统雕刻技法,表现风格注重民族欣赏习惯,具有整体水洗、描写细腻、古朴清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