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的历史演变

为了表达对和平的热爱,取名和平。和平社区居委会驻地在新福口。

解放后成立和平街居委会,公社时期改为和平大队,后改名和平街,文革时期改名胜利街,1980年恢复和平街。辖区总面积0.07平方公里,有1379户4332人,分为23个居民小组。该地区有历史遗迹:清代黄宗汉故居。清代两广总督黄宗汉故居位于其管辖的甄宓巷,宅邸广阔。现存的黄古宅是故居的重刊部分,是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黄宗汉(1803-1864),泉州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第二年,他成了连洁的一名学者。曾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有五人。他是晚清主战的爱国官员。黄的古宅建于明朝,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建筑风格属于小别墅(叫书房),有书房、庭院、花园。黄古宅花园值得欣赏、借鉴和研究,值得保护。1988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剧组到泉州拍摄电视剧《悠悠刺桐城》时,黄家大院是主要场景。圆明寺,位于东街新抚口,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是福建最早的道教宫观,也是道教传播海内外的重要祠堂之一。圆明寺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宏大的规定,成为全南最著名的道观。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道士在此修行,也有许多诗人、词人吟咏圆明园观的诗句,如明代黄编年史诗《观中》:“轩辕殿初春,太乙殿前天高。斗是甘坤之长,犹紫。”圆明寺毁于近代。从1999开始,凌霄殿、南门(灵官殿)和太岁殿相继重建。道教的木雕、石雕、砖雕和绘画技巧相当巧妙,令人惊叹。整个建筑有二十八根石柱,象征着四灵二十八宿为守护神,加强了其尊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信徒的关注。重建后的圆明园不仅为泉州增加了一个宗教旅游景点,也使圆明园成为海内外道教交流的“圣地”。状元街位于辖区东街后街。它是一条步行街,西起中山路,东至南俊路,全长483米。有泉州特色的牌坊,街内有重刊的圆明寺、无邪源井等文物景点。状元街保留了泉州传统民居浓厚的文化韵味,被誉为八闽第一街。“状元街”来源于历史悠久的“状元广场”。据地方志记载,泉州历代文人达2800余人,其中状元10,可见泉州历史上人文的鼎盛时期。状元街牌楼的方额、对联传承着泉州的历史文脉,状元街记录着泉州历史的一段辉煌。如今,状元街不仅有潮人追捧的热门产品,还有一批休闲群体钟爱的酒吧,一条条古色古香的街巷为名城建设和市民生活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