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聊城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就在这里生活,从事农业生产。市内已发现八座龙山文化城,距今约六七千年。它们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市。由此可见,古吉水西岸是当时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农业和手工业相对发达。商朝早期的大臣伊尹,曾致力于新奇事物,协助商汤灭夏杰,被世人誉为智者。周内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闪现。
春秋时期,聊城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市。计然,辅导员。战国时期,聊城是诸侯征战之地。不时有著名军事家孙膑、著名学者卢忠廉等声名远播。
秦汉时期,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铜、铁和铝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水井被用来解决饮用水和灌溉问题。富裕的家庭乘车和骑马旅行,铜镜和熏炉成为必需品,可以制作工艺高超的陶器。名人很多,比如西汉的清官殷琦,东汉的开国功臣谢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多。部分统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著名的人才有曹植、三国将领程羽、魏翔、华歆等。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杨迪开凿京杭大运河,方便了城内交通和水利,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临清是当时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人,如马周、吕才、张杲、程、陆遂、。北宋名臣王旦,南宋忠臣王伦,医学家程无忌。
明清时期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从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朝永乐九年(1411),汇通河多次开通。贯穿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给聊城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临清和聊城成为沿线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城内烟花横十余万户”,商贾云集,商业繁盛,风帆如林,芦苇交汇,车马川流不息,货物堆积如山。外商会馆临江而立,建筑高大,寺庙闻名。清朝康熙皇帝四次来谈,乾隆皇帝九次留在聊城。城市商业贸易繁荣,农业、纺织、印刷、制笔、手工业生产、砖窑、食品、造船、水运发达。当时比较有名的民间工艺品有木版年画、葫芦、聊城毛笔、茌平剪纸、临清哈达、东庄中堂画、金银制品等。当时有八批水果,魏氏熏鸡,瓜大,北京腐乳,甜腌瓜,高唐罗汉糕,五香驴肉,大枣等等。清末,同盟会成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聊城教育发达,有书院、私塾、学习型图书馆三种办学模式。1905年,聊城有林东、光岳、龙湾、阳平、文琪、社西六个书院。杨一曾,清代中国四大藏书家之一,藏书3705册,224600余册。聊城发生的人和事,在《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中都有记载。明清时期,聊城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名人,如余和,明末大将左良玉,抗税领袖王朝佐,心学大家穆孔辉,“右江六君子”之一的,博览群书的书法家邓中岳,画家崔班,清代状元董立元,求习武的等。
20世纪20年代前后,有棉花研究所、作坊和实验工厂,修筑道路,建立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和师范学校,是鲁西的政治文化中心。后来由于军阀混战和日本入侵,农业、工业、商业等各行各业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37“七七事变”后,中共聊城地方党组织与国民党第六区巡视员兼保安司令范柱先合作,建立华北最早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和收复了大片土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先后支援刘邓军队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陈粟的军队往返于黄河南北,东北野战军渡河作战。654.38+07万人参军,3000名干部走南闯北支援新区建设。组织了数万人的运输队和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涌现出许多抗日民族英雄,如范竹贤、张自忠、金方昌等。也有许多著名的革命烈士,如赵一正、王银生;还有各行各业的名人,如著名学者张、,杂技演员李和泥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