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历史上的成人礼知识,你觉得今天的成人礼应该增加哪些内容?
让“成人礼”成为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之间的桥梁。
“五四”青年节,贵阳孔子学院将于2015举行“勤学修德,明辨诚信”仪式。540名年龄在18的青年学生将参加活动。根据活动安排,参与者将完成经典诵读、长辈训诫、三谢仪式、成人礼纪念章佩戴、国学讲座等活动,让大家在传统仪式中启迪心智、洗涤心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18岁代表一个人进入成年的新阶段;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身心的成熟,还是从其社会与人生身份的转换、责任与义务、法律赋予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来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传承千古“成年礼”,回归当下生活,是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标志,也是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结合的有益尝试。
在中国古代,中国人的成年礼称为“冠礼”:男冠女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汉文化是礼仪文化。《礼记》中说“夫礼始于冠”——所以,“冠婚之礼”是中国礼仪的起点。它以一种特殊的礼仪形式,警示成年人从此开始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和家国之责。
孔子最重视“礼”,他也讲得最多,最早形成自己的体系。在《论语》中,有75条记载了孔子对礼的评论。孔子说的“礼”,包括礼和义两个方面。礼是形式,礼义是本质,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儒家眼里,礼其实是两者的结合。李霞、李周等朝代的祭祀,仪式的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
如今,我们当然应该继承中国文化,但我们也应该发展它。我们需要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让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以及鞠躬、成人礼等传统礼仪形式得到传承和发展,使之成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桥梁和传承中华文明礼仪的重要抓手。
中国传统礼仪形式的内容和要求十分丰富,这与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思想认识、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有关。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看待古人。比如古代平民见了官员,磕头三次六次。当然,它们已经被扔进那堆旧文件里了。可像“成人礼”这样的,不仅仅是中国,很多国家的青训都是如此,比如德国、刚果、日本等等。他们的成年礼也有自己不同的形式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为青少年的礼仪道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和契机。所以,传承中国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当然,通过“成人礼”的还原,可以成为传承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开端和渠道。
传承礼仪文化,“器”应该是“器”,让这个“器”包含“义”的内容。正如《释名》所言:“礼也,物也。”。在《礼》中说:“信是礼之本;义理,礼之文也。没有基础,就没有文字。”所以孔子对“礼”的强调,与“义、仁、智、信”、“温和、礼、俭”、“修身、齐家、平天下”相关,真正构成了传统儒家的集大成者。所以孔子说:“人若无情,何为礼?”——所以,德治,即以德治国,是孔子礼义思想的根源。
因此,礼仪和礼节是礼仪文化的两个方面,我们既不能忽视它们,也不能完全照搬。在传统礼仪的形式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的特点和实际,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通过“成人礼”这样的桥梁,在形式和内容上积极结合,形成符合当今文明特点的新时代礼仪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