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是军队由师缩编为团,称为工农革命军1师1团,团长为陈豪。事实上,余洒度对军队的指挥权被取消了(余洒度对革命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然后叛逃),它有一个或三个营。另外还组织了1特勤连、1军官队、1战壕队、1卫生队,枪700多支。改编的时候,毛泽东宣布愿意留下来,愿意走的人给路费,愿意回来的人以后也欢迎。

第二,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官兵平等,一视同仁。士兵不允许打骂。士兵有在会议上发言的自由。在连以上一级建立士兵委员会,参与军队的行政和经济管理,军官受其监督。

第三,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公司建立党支部。三湾改编实际上是为了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知识扩展:

历史背景

三湾改编前,出生六年的中国人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我党虽整合影响了部分国民党部队,在部队建立了党组织,但党组织(支部)均设在团一级,团政治指导员在湘赣两省秋收起义室直接分管连队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只做宣传教育工作,所以政治工作没有群众基础。没有连队一级的党组织,很难直接控制士兵,即使团一级建立了党组织,也很难控制部队。可以说,我党控制或影响的叶挺部队和贺龙部队在三次起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南昌起义部队中,也存在于毛泽东直接领导的秋收起义中。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东、赣西爆发。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文佳集结后,毛泽东否定了“浏阳直击长沙”的错误意见,率部在罗霄山脉建立革命根据地。部队行至平乡县芦溪镇时,遭到敌军和反动地主的袭击,伤亡1/3,士气低落,士兵逃亡不断,军阀习气严重。部队到达莲花县三板桥时,毛泽东打电话给何长工,让他去永新找一个井冈山途中的安全休息地点。9月25日下午,何长工来到永新石狮村,找到了大革命时期的农会干部王继元。他了解到,在走过高希,翻过十里山之后,有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峡谷,名叫三湾。那里不仅可以摆脱敌人的追击,还可以走茅坪、宁冈到罗霄山的山路,并介绍说井冈山有两支“绿林武装”,分别是袁、。连夜,何长工向毛泽东汇报了此事,并作出了“三湾改编”的重大决策。9月29日上午,起义部队越过小羊口,来到永新县三湾村,这是一个四面环山、没有地方反动势力的山区。当时原本5000多人的秋收起义部队,只剩下不到1000人,48匹马。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三湾村位于湘赣边界九龙三湾改编纪念区。是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交界处,50多户人家,算是山区大村了。起义部队到三湾时,从业人员比较多,不到1万人。组织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当时军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党无法有效掌握军队;雇佣军队的影响依然严重;再加上战斗中的失利,连续行军,艰苦奋斗,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进军队中存在的问题,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困难的环境,也不可能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为了巩固这支新的革命军,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晚就主持召开了前敌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编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