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的人生经历
吕雉的身世,在吕雉被称为吕后,是汉朝始祖刘邦的皇后。她的儿子刘英继位当了皇帝,但实际上是她在掌权。她延续了汉初的休养生息策略,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吕雉的生平经历1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她也是秦统一后第一个被称为皇族的女性。
早年,吕雉的父亲吕公就看中了刘邦,把她许配给了刘邦。刘邦成为汉王后,吕雉跟随刘邦过着漂泊的生活。后来,在与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的斗争中,邀请出谋划策,保住刘英的皇太子。
在刘邦病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吕后和萧何耍了韩信来震慑这位英雄。刘邦死后,刘英即位为汉惠帝,吕后开始独揽大权。
公元前195年,先杀了的刘如意等人,然后把戚夫人做了人质。吕雉统治时期,实行与民同息政策,废除携书法,鼓励民众收藏和捐赠书籍。
188年,吕雉病逝,葬于长陵,与汉高祖葬在一起。吕雉和刘邦共同统治世界,统治了十六年,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础。
吕雉的生活经历2政治
奉行“与民同乐”和“无为而治”的国策。
鼓励生产。如公元前191年,下令县衙“恢复民孝,强田”,以免除徭役作为鼓励农民从事生产的优惠措施,“减田租,恢复十五税”。
修改中国法律。公元前187年,上谕“除三族之罪,恶言令”;她还“减刑,颁布赎罪法”;制定“多岁守灵”制度;除了携书定律。
提倡勤俭治国,严格控制铺张浪费,等等。
经济
继续国家重视农业的政策,逐步放宽商业政策。刘邦统治后期,颁布法令,镇压商业,惩罚不法商人。“天下已平,汉高祖却下令贾人不得衣冠帛出行,并要纳税以示为难。”但打击过大,挫伤了商人的积极性,激化了社会矛盾。在惠帝和高厚时期,虽然有“庶人后裔不得为官或做官”的诏令,但朝廷仍然“为天下之始而定,放宽商贾之法”,减轻了商人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对他们的歧视。
惠帝六年(前189),朝廷还“开长安西市”,使长安成为汉代经济活动的中心,为当时长安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础。第二年(186年前)和第六年(182年前),朝廷分别采取了“八铢五分”的措施,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和调控货币经济,对稳定币值、平衡物价、促进商品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外交
延续刘邦执政时期的亲匈奴政策。太史公曰:“吕后刚毅。”。在他统治期间,吕后遵循刘邦的政策,而不是鼓励匈奴,他采取了亲匈奴的政策。
孝宗四年(公元前192年),刚刚在阏氏去世的莫都可汗给吕后送来了一封极其不敬的信,信中写道:“孤君...我想去中国。陛下独立,独居。两位大师不高兴,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他们愿意拥有一切,也很容易一无所有。”
吕后认为他受到了极大的羞辱,并“大发雷霆”,想要进攻匈奴。朝臣几乎一致:出兵攻打匈奴。但只有中郎将季布指出:刘邦最后并没有占匈奴便宜,只好采纳刘晶的亲亲建议,以换取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今歌声未尽,伤者刚起”,即汉朝军力仍不及匈奴,不如继续亲疏。
最终,吕后听从了中郎将吕布的建议,将车马作为礼物送给了单于,继续“以宗室女儿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进行联姻。可汗对此一笑置之,道了歉,“因马而嫁。”就这样,及时避免了一场汉匈之间的战争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