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照片怎么拍?

有时候会听到“这张照片不错,视觉冲击力强”或者“视觉冲击力不够”之类的类似评论。新闻照片有这种效果真的很重要。下面以一个摄影师的经历为例,供大家参考:首先说一下对视觉冲击的理解。“视觉冲击”这个名字已经被大家认可和使用,但我觉得“视觉冲击”这个词已经被用来解释它的含义了。我对视觉冲击的第一感觉是视觉的刺激,有很强的形式感。具体来说,构图新颖独特,在飞机座椅的选择上采用了异常的观看高度(普通人的观看高度在140CM-170CM之间)。最近,当人们谈论照片的视觉冲击时,他们已经涵盖了触动心灵的元素。我在网上搜索视觉冲击的时候,有人提到了“触动人心”的说法。可以称之为“精神冲击”吗?看到照片能让人思考,触动心灵,或声讨邪恶,或怜悯苦难。当然,从广义上来说,精神冲击可以属于视觉冲击,因为眼睛是感受照片的直接器官。其实我们又回到了形式和内容的话题。形式和内容一样重要。记得罗永红老师提到过“形式和内容都重要,只能选一个的时候就选内容”(语义,不是原话)。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形式服务于内容。这里说的对读者有精神冲击的照片,对摄影师的要求要高得多,形式上的东西相对更容易掌握和学习。要把握内容,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甚至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加上合适的形式来表现。形式冲击代表画面:视觉冲击(形式)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和把握,是当今新闻摄影领域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个合格的摄影师拍出一张形式感很强的照片并不难,但我感觉在新闻摄影中,形式感越强越好。一张忽视内容,一味追求形式感的报告照片,不是一张成熟的报告照片。在充分交代事件的前提下,发挥我们专业摄影师的技术优势,把照片拍得和谐、美观、新颖。这样的照片会是成功的新闻照片。在这里,我强调一下镜头的使用。用广角镜头进行近景拍摄,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提升视觉冲击力的有力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使用广角镜头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广角镜头过多会使画面失真,这类照片有时缺乏视觉亲和力,尤其是鱼眼镜头。当然也有例外。谢海龙的希望工程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然后是内容对精神触动的影响,我称之为精神冲击。这类照片,积极轻松的体裁相对轻松,发挥空间更大。其实可以观察新闻照片,纪实照片,文化照片。90%的照片里都是人,所以这类图片是刻画人最重要的。大家的视觉习惯都是先找画面中的人物,再找这个人物的脸,看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特征。所以这种类型的图片应该以这样的重心来拍摄。这类照片在形式上相对自由,更适合展现摄影师的影像控制力。内容的影响代表图片:另一类是负面题材,原则上不规范不严谨,所以这类题材拍摄难度较大。在兼顾信息传递和形式感的同时,也要注意照片不能拍得太刺激感官。这种照片不被观众广泛接受,也是对当事人的视觉侮辱!说侮辱可能有点严重。如果一个毁容的人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精神冲击,如果我们从广角来报道这张脸,我觉得说这是视觉上的侮辱也不为过。我刚才说的是如果,其实可能没有,但是我看过一些类似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