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最早的村公所

公元1861年

4月,英国商号天津宝顺洋行携带20万米英国布到太原榆次县,首次在山西销售西方商品。

AD 1872

意大利方济各会牧师江磊斯在太原大北门大街东三道巷修建了一座天主教堂。

AD 1878

英国传教士蒂莫西·理查德在太原为男孩和女孩建立了1所孤儿院。

AD 1880

英国大陆协会成员哈罗德·斯科菲尔德博士在太原开办了最早的教会医院。

张之洞任山西巡抚,推行洋务,在太原设立洋务局。

AD 1884

山西巡抚张之洞创办了陵德书院,这是一所由旧教育向现代教育制度转型的书院。

AD 1886

汾河决堤,满洲城、太原文庙、学台衙门和许多房屋被毁。

AD 1890

太原至保定、Xi安长途电信线路建设。

AD 1892

山西政使胡品集资2万元,在太原三桥街创办太原盐柴局,成为山西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

AD 1896

山西巡抚胡品之向清政府建议修建郑泰铁路,以方便山西煤炭的运输,并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同年,电报局成立。

AD 1898

山西巡抚胡品之在太原北部创办山西机器局,成为山西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

陕西省商务厅与中俄道生银行正式达成合作建设郑泰铁路的协议。

公元1900年

六月,义和团从榆次进入太原。

7月9日,山西巡抚盂县在抚远处决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

10年9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到达太原,做出了镇压内观和外观的重大决定。65438年10月2日,我离开太原前往Xi。

公元1901年

9月,山西布政使胡品之《山游石刻帛书》出版,共40卷,汇集了北魏至元代山西各地的石刻,极具学术和史料价值。

大庆邮政在太原成立。1911更名为中华邮政。

AD 1902

5月8日,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赔款在太原创办山西大学堂,这是继史静大学堂之后的第二所现代高等教育机构。当时,中国只有三所大学堂:史静大学堂、陕西大学堂和北洋大学堂。

程艳在太原创办《金宝》,用活字印刷,这是太原新式印刷术的开端。《金报》成为中国最早的省级宫廷报纸。

太原修女院南院成立了保济会,收容弃婴和无赡养人的女童,也收容无赡养人的老年妇女,由太原白社修女管理。

北齐教区负责人冯朝瑞在太原经营约瑟夫医院,设计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两个科室。

太原火车站开工建设,于8月1907竣工。

曲,山西票号商,接手火柴公司正式推广,后更名为火柴公司,是近代太原战争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山西巡抚岑春煊在太原火牛市街开设金台官钱局。在马尚街创办陕西农林学校。

AD 1903

太原崇修书院改为太原附中,是山西省最早的中学之一。

清朝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日留学。其中36名山西学生,集中在省会太原,离开去了日本。

AD 1904

5月,新任山西巡抚张增义从山西大学堂、太原师范学校、太原军事装备学校选派50名优秀学生赴日学习。

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全长243公里,造价13万两白银的郑泰铁路正式开工。6月1907全线贯通,6月110正式通车,成为山西历史上第一条铁路。

AD 1905

刘在阳曲县开办硫矿公司,成为陕西省最早的矿业。

山西师范学校在太原成立。

来自山西大学礼堂和省会中学的数千名学生在海子附近举行示威,要求当局取消出售山西矿产的合同,并收回采矿权。

AD 1906

太原公立中学创办,老师是山西大学第一届毕业生。

革命党人、郭祥生、梁硕光创办的《晋报》成为近代山西最早的民营报纸,也是山西革命党人出版的最早的进步报纸,后更名为晋阳白话报。

同盟会成员融冰、景定成奉命返回太原。在山西大学堂、太原武备学堂、新军宣传革命,介绍王思、英治、常岳等人入团。

太原文君办事处用机器印刷书籍,开创了太原印刷的新纪元。

山西医馆建立在太原市马尚街。

AD 1907

4月,金宝公司成立,总部设在太原海子。在大同、寿阳、晋城、石家庄、保定、北京等地设立分公司或经销部。统一开采和管理山西的煤炭,集中力量抗击外国列强的侵略。

5438年6月+10月,陆续回国的山西留日学生创办同盟会山西支部机关报《晋阳公报》,宣传革命思想。

在太原上官巷设立山西政法学校。

AD 1908

韩谦创办太原电机新世纪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太原电机厂。

AD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