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

1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硬生生地把中国拉入了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圈,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开始了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道路。现代其实是机器生产。

2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是地主和劳动人民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有一个过程,鸦片战争是开端,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中日条约彻底沦为...)你指的是什么基本特征,社会的基本特征还是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的反抗分别指向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经济特征是中国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破坏,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然而,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完善。

三大任务:反帝反封建。相互关系:当时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存在矛盾。两者的关系已经不像以前了,而是生死攸关。而且既然清政府是走狗,中国人民也顺便把它翻了个底朝天.......

这历史课本上明明有,你自己去看看吧(主要是我记不清了~ ~ ~ ~ ~)

第一次: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于鸦片战争期间。它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并支付265,438+0万西班牙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港口城市从事对外贸易。此外,英国还享有协定关税。然而,由于清政府官员长期的傲慢和对国际关系的不熟悉,他们在随后的《南京条约》两个补充文件的谈判中遭受了损失。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天津条约签订56段,附一段;《中法天津条约》共42条,附约6条。主要内容有:①公使驻京;②牛庄(后改名营口)、邓州(后改名烟台)、台湾省(后改名台南)、淡水、潮州(后改名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3)允许外国传教士进入内地自由传教;(4)外地人要在内地旅游和贸易;⑤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港口行驶;⑥修改关税,降低商船吨税;⑦向英国赔款四百万两白银,向法国赔款二百万两白银。

在此之前,俄美使节利用“转让人”的身份,分别于13年6月和18年6月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12条和《中美天津条约》30条,攫取了除赔偿外与英法获得的几乎相同的侵略特权。《中俄天津条约》第九款还特别规定,两国将派员勘查“以前未划定的边界”,“务必将边界清理纳入本和约”,以便将来解决,从而为中国进一步被俄国掠夺埋下伏笔。

此外,英法联军对《天津条约》的内容并不满意,进而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开放天津为商埠;(2)允许英法招收华工出国;(3)将九龙割让给英国;⑷归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方合同中增加:“并担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自建房屋”;(5)英法军费赔偿各增至八百万两,抚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

俄国为“调停”立下汗马功劳,迫使义新于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14年缔结《中俄北京条约》,占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为进一步掠夺中国西部领土创造了条约基础。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西北边界条约》。它还分割和占领了巴拉卡什池以东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其实在我的形象里,对中国影响很大的战争只有四场。也许你把中法战争也算进去了,但是这场战争远没有其他四次剥削中国那么严重。)

中法战争:结果:6月9日,《中法越南条约》在天津签订,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巴丽条约》,共十条条款。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承认法国保护越南的权利和法越签订的条约;中越陆地边界开放贸易,中国境内开放两个通商口岸。“运入运出滇桂边境的货物,应征收各种税,现行贸易关税降低”;将来中国建铁路,要“和法国工业界的人做生意”;这一协议签署后半年内,中法两国派员赴中越边境“共同划界”;法军撤出台湾省和澎湖。165438+10月28日,本条约在北京获得批准。

中国本可以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是因为清统治者的懦弱和妥协,才毁了这场胜利。从1886年到1888年,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境贸易宪章》、《中法边界事务条约》、《中法继续通商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法国获得了许多权益。中国西南门户大开,以印度支那为据点的法国侵略军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广州湾,一度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接下来是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和《马关条约》(又称《春番楼条约》),65,438+065,438+0条款,附“另约”和“谈判条款”。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实际上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省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三)中国“赔偿”日本军库平银二万两;(四)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放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可在上述口岸派驻领事官员,日本船只可进入上述口岸载客装货;⑤日本臣民有权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从事各种技术制造,随意装运和进口各种机器,其产品免除一切杂税,并享有在大陆设仓的便利;⑥日军临时占领阿哈瓦,中国政府每年支付占领费五十万两库平银,日本在支付清末赔款前没有撤走占领部队;⑦本协议获准交换后,两国将归还全部战俘,中国政府不处置战俘中的投降分子,立即释放被扣押的为日军服务的间谍,赦免所有在战争中为日军服务而未被追究的汉奸。

《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步骤。

(1)台湾省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危机。

(2)巨额赔偿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大陆。

(4)允许投资在中国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从中国的角度来看,(1)割让土地和赔偿,丧失主权,方便了列强向中国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了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二)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运动正在兴起,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自发斗争正在兴起,如义和团运动。

(2)对日本来说,获得巨额赔款和台湾省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日本进一步侵略远东提供了便利。

(三)就远东局势而言,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竞争。三重干涉事件清楚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相互勾结,相互争斗。

最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惩罚“冒犯”列强的官员;派王公大臣去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民众建立和参加各种抵抗侵略军的组织;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支付,本息9.8亿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国家可以驻军,中国人不得居住。摧毁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口、天津的炮台;国家可以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驻军。《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