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历史和自然给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全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文物古迹500余处,古遗址250处,古城12座,古建筑50余处。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徐家山、土路沟、石佛沟和兴隆山。市区内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寺、白衣寺等名胜古迹,还有蓝山公园、南湖公园、西湖公园、滨江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兰州是国内外著名的水果城,尤其是夏秋季。

1.黄河景观兰州是一条由东向西延伸的狭长河谷,夹在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城北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经过城建部门的规划建设,沿着黄河南岸,已经打通了一条东西长达几十公里的滨河路。由于道路宽阔笔直,两旁点缀着花坛和苗圃,被誉为绿色走廊,现已成为中国最长的城市滨河路。游客可以通过游览滨河路领略黄河风情,参观平沙大雁、博朗、丝绸之路、黄河母亲、西游记等许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路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公园等景点。在旅游旺季,你可以看到古老的木渡口,体验夸过黄河的古韵。也可以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漂流。被称为兰州外滩的滨江路已经成为老年人晨练和年轻人浪漫的地方。外地游客到兰州旅游,必先逛滨河路,从东到西。

2.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巍峨起伏,蜿蜒于城郊,有包围晋城之势。白塔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并在兰州去世的西藏萨迦喇嘛而建造的。现存的白塔是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甘肃巡抚刘永诚重修的。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总督补旧加新,扩建寺址,命名为慈恩寺。白塔七层八面,高约17米。下面有一个圆形底座,上面有一个绿色的屋顶,两边各雕有佛像,屋檐和墙角绑有铁铃铛。塔的外部涂有白色膏体,如白玉。

白塔山于1958改建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栋,依山而建,红柱飞檐。所有建筑都由亭台楼阁和回廊连接,四通八达。山上原有的象鼓、铜钟、紫荆树,古代称为镇山三宝,现在紫荆树已经枯死。白塔山绿化多年,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三台厅独特的黄河石厅,石头丰富,风格独特。山脚下是中山桥,已经成为兰州旅游的必经之地。距兰州白塔山约1公里处,有元代王宝宝城遗址。相传明朝初年,徐达将军及其部下奉命进攻盘踞已久的元军。正好赶上元宵节,徐达命令军士做一面又粗又长的鼓,冒充社火队混入城中。以旗为号,王宝宝城终于被突破了。为纪念此役胜利,此鼓命名为太平鼓,成为兰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从那以后,王宝宝城和太平鼓变得更加有名。

3.八盘峡旅游度假区八盘峡旅游度假区位于兰州黄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盘峡水库内。库区有雄伟的发电大坝,美丽的厂区,宽阔的水面。厂房里的发电机组轰鸣,fa外的树木

库区50亩果园果实累累。你可以在铺好的马路上悠闲漫步,也可以坐在树下的石桌旁,和朋友们一起玩乐聊天,在炎炎夏日里乘凉。汽车爱好者最喜欢的卡丁车公园即将建成,面积达9300平方米,在这里你可以享受飞行汽车的刺激。请密切关注开幕日!在建植物园占地1680平方米。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奇花异草,享受休闲娱乐。晶莹剔透的游泳池是按照正规比赛的标准建造的,有8条泳道,可以举办游泳比赛。是游泳爱好者一展身手的地方,也是您夏日消暑的绝佳选择。

坝下水电站是唯一位于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水电站。配备3台国产机组和3台瑞典机组,总装机容量22万千瓦。通过参观电厂,你可以了解水力发电的全过程,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也是教育年轻人电力生产的好地方。

4.土路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西北160公里的永登县连城森林。属于祁连山东麓。是以奇山怪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被誉为神话中的绿谷。8月1,1984卢沟正式对游客开放,8月1992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7入选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标兵,成为兰州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图鲁是一种古老的蒙古语,意思是大、好或美丽的果园。卢沟曾经是多民族聚居地,受山地气候影响,雨量充沛,峰峦叠嶂,树木葱郁,曲径通幽,土肥美。

没有经过人工雕琢,这里成了一个原始的自然风景区。发源于鄂博峰的土路河,自西北向东南流,与三岔汇合,经前沟流入大通河。沿着山谷,有一条路直接通到沟里。河两岸的景色不一样,天气条件也不一样。芦沟自然风景区海拔1998-3165米,总面积6157公顷。游客穿过大通河大桥,进入前图路沟森林景区。从桥到三岔旅游村六公里,分大小两条沟,左边是大土路沟,全长14.7公里。是公园的主要景点,有峰、山、崖、石等24个景点,形态各异,有崖瀑、崖珠等。虽然是天造地设,但看起来像是开了一朵花。

再往上走,就到了狗掌草原,这是一个迷人的草原旅游区。三岔右转,进入小土路沟林区。这条沟长7公里,有12个景点。社区内有1600多种树木花草,栖息着麝、跑鹿、蓝雉、猞猁、羊等数十种珍稀动物。这里森林辽阔,古树参天,溪水潺潺,鸟鸣花香,宛如一座天然画廊。

兴隆山公园位于兰州市榆中县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区60公里。奎因山因其无边无际的白云而得名云起山。早在西周时期,这里就成为道士打洞修行的地方。清朝康熙年间,为复兴起见,改名兴隆山。

20世纪50年代,全山有70多座亭子,24个景点,是佛道胜地。兴山是离兰州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主峰由东、西峰组成。东风兴隆海拔2400米,西丰云起海拔2500米。兴隆峡在两峰之间,有瀑布峡和云龙睡桥。目前,齐云峰上有一些殿堂和亭子,如浑源亭、朝云亭和雷祖殿。兴隆有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宋倩亭、滴水亭等两个景点。历史记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西溪时,死于兴隆山。

谢觉哉、彭加伦、吴秀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领导第八办事处。1963有8所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在互助巷2号旧址建成,于1981、1正式开馆。有革命文物150多件,照片170多张,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另一处旧址在今酒泉路157号。7.五泉山公园五泉山海拔1.600余米,占地26万平方米。以惠、甘露、墨子、孟武岩泉命名。历史上有鞭笞洪水的传说。

在五泉山两侧的蒙古、会东、西二泉,水从裂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五泉山的中峰高处是一座古建筑群,寺庙建筑袖手旁观山上,有零星的走廊和亭台楼阁。最好从西路游览五泉山。白塔山公园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它以元代的白塔命名。白塔山巍峨起伏,蜿蜒于城郊,有包围晋城之势。白塔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并在兰州去世的西藏萨迦喇嘛而建造的。现存白塔为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甘肃内参刘永诚重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总督补旧加新,扩建寺址,命名为慈恩寺。

白塔七层八面,高约17米。下面是花园基地,上面是绿色屋顶。每面雕有佛像,屋檐、墙角系有铁铃。塔的外部涂有白色膏体,如白玉。白塔山于1958改建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它分为三座建筑,依山而建,有红色的飞檐和圆柱。每座建筑都由亭台楼阁和回廊连接,向四面八方延伸。山上原有的象鼓、铜钟、紫荆树,古代称为镇山三宝,现在紫荆树已经枯死。白塔山绿化多年,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内独一无二的黄河石厅和裕固族接待会计室,难得一见,别具一格。山脚下是中山桥,将两者融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必去之地。这座寺庙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寺庙的平面呈长方形,中间有一座白塔。宝塔八面七层,高约17米。

它的顶部是绿色的屋顶,底部是圆形的地基。它是白色的,又高又漂亮。它是塔南的三大寺庙建筑,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有几个辅助殿。爬到白塔顶上,你可以俯瞰兰州城。黄河上的白塔和铁桥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成为兰州的标志之一。白塔山因白塔而得名。位于山顶的白塔寺,据说是为了纪念因以为要去蒙古见成吉思汗而死于兰州的著名藏族喇嘛而修建的。建于明朝郑桐年间(14361449),由侍卫太监刘永诚所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巡抚补旧加新,扩建寺址,改名慈恩寺。

白塔八面七层,高17米。每层楼两边都有佛像。角落里有一匹青铜马,微风吹过。它清脆美观,顶部是绿色的屋顶,底部是圆形的地基。诗人秦曾说:北国群山环抱,塔影参天。金殿散于地,巨天倚黄河。画一座白塔。在白塔寺西门向右转,有水莲观音洞。存在

从白塔寺南面直接下山,过去的人可以把山分为十级,每级都有一个小厅,统称为十王殿。南十殿为四圣宫,南有拱桥,南有玉皇阁,南有祠堂。在重建的过程中,十多座宫殿被拆除,但只有一座保留在崖头。黄河母亲位于兰州黄河南岸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这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最美的雕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首届全国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得优秀奖。该雕塑由甘肃著名雕塑家何鄂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量超过40吨。

它由一个母亲和一个男婴组成。它象征着哺育了中华民族和幸福繁荣的华夏子孙的无尽的、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该雕塑构图简单,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妈妈头发飘飘,表情慈祥,身材高挑匀称,身材婀娜,面带微笑,头微弯,右臂仰面躺在海浪上,一个赤裸的男婴依偎在她右边,头微偏左,带着单纯的微笑,显得调皮可爱。雕塑的构图寓意深刻,象征着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幸福繁荣的华夏子孙。雕塑下部底座刻有水波纹和鱼纹,源于甘肃古代彩陶的原始图案。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先民对黄河流域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雕塑之前,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成立于8月,1984,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

黄河铁路桥位于兰州北部的白塔山脚下,晋城市的前方。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铁桥建成之前,有一座可以跨黄河的浮桥。这座浮桥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名为镇远桥。今天,一根用来建桥的铁柱高三米,重几吨,上面刻着洪武九年的字样。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浮桥改为铁桥,是黄河上游第一座铁桥。这座桥有四个桥墩,底部是水泥铁柱,顶部是石头和弯曲的钢拱梁,这些都是后来在加固工程中添加的。

整个工程总造价30万两白银以上。远远望去,不远处的黄河蜿蜒曲折,为兰州这座工业城市增色不少。古代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控制着河西走廊、青海、宁夏的交通枢纽。西汉以后,黄河在严冬结冰数尺厚,车马在上面通行,俗称冰桥。历史上来说,去陕西的路可以是甜凉的,但是兰州浮桥;如果敌人在此基础上架桥,河西将被孤立,难以偿还。夏天,河水上涨,桥梁经常被冲走。在冬天和春天,冰崩塌,桥梁经常被摧毁。

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浮桥改为铁桥,长70尺,宽22尺4寸。桥下有四个桥墩,底部是水泥铁柱,顶部是石头。河南的第二个桥墩是最深的,它的底部高出水面17英尺。花了三十多万两银子。该项目由一家来自德国、商业和泰国的外国公司承担,但材料的运输和施工由中国承担。世界各地的人们用骆驼和独轮车跋涉数千里,从东方的天津等地运来造桥材料,终于建成了黄河上的第一座铁桥。这座铁桥是19加固的。

兰州离苏维埃领地很近,当时居住在新疆的蔡家表现出革命倾向。许多同志从延安经新疆去苏联。1939年夏至1940年春,赴苏联求医,途经兰州,与邓、孙维世同住。王稼祥、刘英、任、李先念、程、蔡畅、邓发、、李天佑、杨志成、谭嗣同等先后在此居住。1937 12、贺子珍离开延安去苏联时就住在这里。他还接待了胡志明和金正日。办事处还解救了滞留、囚禁在张掖等地的西路军士兵,发现有1000多名西路军士兵流散在张掖,被迫做苦力。

西路军连长蔡广波在汤米写了一封密函,要求办公室设法营救关押在张掖监狱的8名西路军干部。谢觉哉致电朱德、彭,以国民革命军18军军长、副军长的名义,要求蒋介石释放他们,营救这8名西路军干部。1937年底,马步芳把西路军俘虏1500人组织成新兵团,准备交给河南魏、谢觉哉、八路军办事处林营救,送往延安。八路军兰州办事处也承担了转运援助物资的任务。从1937年冬到1938年夏,西医和滕及新疆盛副官带来的高射炮子弹12车,皮制军火10车从这里送到边区。

办事处成立后,宣传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国活动,派积极分子到延安,指导和创立了一大批进步组织,包括?甘肃青年抗战团、留学生抗战团、妇女慰安所、西北青年救国读书会、伊斯兰教学会、联合剧团、回族教育促进会创办的《兰州古今笔记》,是何耀祖夫人倪飞君在办事处指导下发起的妇女慰安所创办,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和民族抗战。1937 12、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任省政府主席,解散进步团体,查禁进步书刊。谢觉哉领导办公室提出严正交涉。

1938年夏,吴秀泉接替彭佳伦担任办公室主任。同年秋,谢觉哉回到延安。素有屠夫之称的顾接任省政府主席。从1939开始,办公室的情况就一直在恶化。皖南事变后,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于6月1943 165438+10月被迫撤销。兰州水上公园兰州水上公园位于滨河中路东段黄河南岸,东临中山桥、黄河索道。甚至西部的黄河母亲和绿色希望;伊西湖公园;北与九洲台、白塔山公园隔江相望,毗邻黄河白马郎。这是花园中独一无二的花园。兰州水车是古代引黄灌溉设施。

她巧妙地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田,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了方便,促进了各项生产的发展。兰州水车是明代兰州的谭嘉人发明的。明嘉靖二年,中进士,曾任云南道御史。云南水资源丰富,所以用简易汽车灌溉田地。段回到家乡后,向云南简车学习,致力于水车的创作。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在光武门外的黄河北岸制造成功第一台水车。400多年后,段旭创造的水车日臻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苍劲而粗犷,悠闲地旋转着,日复一日,翻江倒海,灌溉着万亩良田。到1952,252辆水车矗立在黄河两岸,流水满满。

施工分为两个阶段。一期工程于6月1993+10月15开工,8月1994竣工。历时7年,水车公园完成了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水车公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和改造。清理死角,铺地砖,大面积种植花草树木,让水车园整个花园焕然一新。从65438到0998,新水磨、友谊商店、水车摄影部、水车茶馆服务部相继建成,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和娱乐项目。

尤其是水车茶馆,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周到的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水上乐园已成为集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西关清真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解放门广场东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在能看到的是1990重建的建筑,宏伟庄严,具有鲜明的阿拉伯-伊斯兰风格。该寺还培养了大批伊斯兰教学者,每年有100多名外国穆斯林来此参观朝拜。中山路西侧,西关清真寺北侧不远处,有一座桥门清真寺,是当地穆斯林的大型聚集地。

西关清真寺,又名纸坊清真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关街141号。原寺建于清末,距今已有10O年的历史。由于道路扩建等原因,该寺已搬迁四次。建于1980年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后,西关街141号。寺庙的礼拜大厅是古典建筑和阿拉伯建筑的结合。全寺占地0.7亩,正殿建筑面积141平方米,全寺建筑面积441平方米。有1个伊玛目,3个拉马尼奥的学生,3个这个工作坊的学生。50个经典。教民500人,共1500人,均为回民,属于伊赫瓦尼。清康熙、雍正年间两次重修。1990在原址上重建了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穹顶建筑。它宏伟庄严,是中国最壮观的清真寺之一。吐鲁番沟国家森林公园吐鲁番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永登县连城林区腹地,距省会兰州市、青海省西宁市160公里。

属于祁连山东麓,总面积5848.4公顷,海拔1998-3165米。土沟又因奇峰怪石、绿树成荫、四季常青而被称为吐吕沟。这里地貌奇特,景色优美,植被垂直分布极其明显,山顶是富饶的草原,辽阔的牧场,树木直立在山腰,山脚覆盖着农田。园内地貌起伏剧烈,山峦崎岖,可以充分领略自然风光,被誉为神话中的绿谷。图鲁是一种古老的蒙古语,意思是大、好或美丽的果园。卢沟以前是多民族聚居区。受山地气候影响,雨量充沛,沟中山川峡谷,树木葱郁,曲径通幽,成为未经人工雕琢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海拔1550-1750米,黄土梁沟壑地貌。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其中森林97.4公顷。

许家山曾多次出土马家窑彩陶,已知原是先民聚居地。1942年夏,蒋介石视察兰州,对城市南北两山进行绿化。当局将山的北部命名为中正山,并选择徐家山作为实验地,整地种树,并在山顶竖立碑文。这座纪念碑今天仍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绿化和果园建设建立了徐家山林场。1992 7月获批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中心的森林景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梁红亮是由日本鹿儿岛绿色大使和兰州市民共同建设的中日友好纪念林。此外,这一带还有一些景点,如三八纪念林、兰生楼、香柳亭、香柳野趣等。徐家河山是绿色科研区,也是黄土高原干旱区重要的径流集水造林实验基地。石佛沟风景区石佛沟风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七里河区兰阿公路16公里处的仙口子山。它以白色大理石佛像命名。1949后,佛沟景区封山育林,1986夏季成为新的旅游区,1992年9月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由石佛沟、天都山和大沟组成。石沟有美丽的森林植被景观,秋天可以赏红叶。沟底古井有七星泉。据说在月夜,北斗七星可以倒映在深泉水中。

石沟里的悬崖上有一个石布格达洞,上面刻着一尊石佛的形象。佛洞遗迹发现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石佛旁有佛寺,名诗佛寺,故名诗佛沟。目前,灵岩寺和观涛阁建于清代诗佛寺原址上。它是天都山马咸山的一个分支。该山自西向东紧靠阿干河,河水自南向东流淌,蜿蜒绕山,远看犹如海中仙山。因三峰巍峨,清凉如笔,故又称笔架山。山上有许多油松林和灌木,充满了绿色。山上有天然洞穴,佛像如石而坐。清代光年间的佛寺、祠堂、菩萨庙、吕祖庙、财神庙、鹤亭等依山而建,映出青山绿水。此庙毁于1967,近年部分重建。最初是佛教胜地,现在是一个天然的郊区公园。上山,走盘山路,过牌楼,来到馆陶阁,可以听到阵阵松涛拍岸的声音。

亭底有七星泉,沿马斯克梅里亚泉小径而上。这座山陡峭而郁郁葱葱。山腰有石布格达洞和灵岩寺,旅游旺季香火鼎盛。远远仰望关山,只见郁郁葱葱,一望无际,远山如黛,近山如碧,树木错落,令人心旷神怡。官滩沟官滩沟位于榆中县境内,兰州以东10公里,属马咸山系。古代是甘肃官方的养马基地,有王牧马观滩的界碑。沟内有度假别墅和五座蒙、藏、裕固族风格的接待帐篷,周边自然风光优美,是重要的避暑胜地。官滩沟的景色幽深、翠绿、幽静。一路上欣赏的风景错落有致,纵横交错。柴飞里的小院,细细的树影,斜斜的角度,是一派古朴幽静的田园风光。

到了谷底,眼前豁然开朗,却见远处的山白雪皑皑,近处的山碧绿一片,山泉清澈,林与浪重叠,令人心旷神怡。官滩沟里流淌着无数山泉,从白雪覆盖的南山吹来的山风会让你感觉更舒服。官滩沟气候湿润,随时有山珍海味和野味供你品尝。大自然呈现的绿色山珍,酸甜可口,让人神清气爽,警醒。躺在树下的长椅上,泡一壶用泉水浸泡过的香茶,听听鸟鸣,看看迷人的群山,要带几盘当地新鲜的松花、蕨类、木耳、蘑菇、老水龙头、嫩荨麻、紫花苜蓿、百合,再来两杯饮料。那种奇妙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是在天堂。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位于嵇绍石山寺沟内。

其中以位于悬崖高处的棠树洞(169洞)最为精美。这个洞穴雕刻在离地面60米的陡峭悬崖上,占地200平方米。在北面的岩壁上,刻有一幅西秦蹇宏元年(公元420年)的铭文,这是中国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年代的铭文,是炳灵寺石窟的瑰宝。比如其他125佛龛的释迦牟尼、多宝佛石雕,也是炳灵寺石窟的艺术杰作。这些石雕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面貌、风俗习惯、音乐、舞蹈、装饰等。在六朝时期的西北地区,有很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炳思石窟开凿于西晋初期(约公元3世纪初),正式建成于西秦,经历了北魏、北周、隋朝、唐朝、元朝、明朝。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为破坏较少,炳灵寺石窟至今保存完好。目前有石窟183个,造像776尊,壁画900多平方米,墨书、石刻6处。十六国西秦时期,由于当地鲜卑统治者信奉佛教,开洞造像活动十分活跃。这是炳灵寺石窟发掘的第一个高潮,一直持续到北朝和北魏。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穴为169号,其余为172号和1号、126号、128号、132号、2号、124号和6552号。

这一时期雕刻的造像虽以佛、菩萨为胡之神,但除了体态、手印、服饰等固有风格外,大多摒弃了犍陀罗佛作为艺术原型的特征,融入了工匠们当地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要求,将自身的感受和理想内容与中国信众的感受和理想内容相融合。特别是雕像和壁画人物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基础墨书列表。这显然是对汉代以来传统形式的继承。石窟中的雕像栩栩如生,造型优雅,线条流畅,整体技艺高超,手法细腻。到了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雕塑之风再次兴起,这是炳灵寺石窟发掘的第二个大时期。

这期间有著名的小生46,50,51。唐代洞穴、佛龛中的造像多为一佛二菩萨(或四菩萨)二王,其他则为一佛二罗汉二菩萨二王。这一时期炳灵寺石窟造像的特点与唐代造像的整体风格相似,都强调健康丰盈之美,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长脸、动态夸张、起伏中棱角分明、刀工粗犷有力等。此后,在元明时期,炳灵寺石窟得到了装饰,但石窟的发掘趋于衰落。炳思石窟是我国石窟发掘史上较早的作品。虽然历经千年,但依然充满艺术生命力,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在刘家峡黄河上游,有许多峡谷与四川相间。

这条河穿过一个有成千上万岩壁的深峡谷。马奔腾到处都是水,景色壮观,其中最著名的是刘家峡。刘家峡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在甘肃省会兰州西南约80公里处。刘家峡水库有大型水电站,可向陕西、甘肃、青海三省供电。去刘家峡,可以坐船逆流而上。河水清澈,浪花飞溅。进入峡谷后,可以看到两岸奇峰对峙,景色多变,堪比桂林山水和长江巫峡。出了峡谷,眼前是一个山湖。湖面碧波荡漾,蓝天白云,还有一些湖光山色。游览刘家峡时,可以乘船逆流而上,进入峡谷。但看到两岸奇峰对峙,就以为是桂林山水。起初,

根据观测记录,兰州以上流域地区年均每平方公里输沙量约为65,438+0,000公吨。黄河来到这里,急转弯90度,然后向西流过峡谷。游览刘家峡时,可以乘船逆流而上。进入峡谷,可以看到两岸峰峦对峙,可与桂林山水相媲美。刘家峡的风景多种多样。出了峡谷,可以看到一个山湖,湖中碧波荡漾,湖光山色别具一格。刘家峡水库蓄水量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30平方公里,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达54公里。大坝高147米,长840米。大坝右岸有一条700米长、80米宽的溢洪道。

大坝下方是厂房,地下大厅布置了5台大型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7亿千瓦时。刘家峡水电站连接着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的电网。水库位于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大坝上有电厂,刘家峡旅游公司提供各种游船。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水库西南端的炳灵寺石窟。一般游览时间在两到三个小时左右,坐快艇大概一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