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过年的?
在古代,农历的第一天,每家每户都要把祖先的牌位放在家里的正厅里,或者把象征祖先的剪纸和木刻放在正厅中央。然后给祖先摆上供品、熏香和蜡烛。据古代《平谷县志》记载:“正月初一,初一,灶前有香,谓之灶。廖明潘辰案,崇拜天地,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在大厅里,你可以避免燃烧瘟疫药丸,点燃它们,制造鞭炮取乐。谦卑年轻而有装饰,一生拜长辈;恭喜月亮,十天就结束了。”它生动地描述了在新的一年里向上帝献祭等一系列过程。其中“祭祖”是必要环节之一,说明古人把神灵和祖先放在一起,表示敬畏和尊重。
关于祖先崇拜,古代地方都差不多,但基本相同。如雍正年间的《常山县志》记载:“大年初一拜祖先画像或牌位,谓之拜真。“人们被要求虔诚地崇拜他们的祖先。同治年间编纂的《宜黄县志》记载:“大年初一,儿孙们都要去祠堂祭祖,儿女们都要来,根据需要送煎饼。“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去祠堂祭祖,连孩子也要去,每个人都要发饭。
古代的春节,除了在家里的正殿、祠堂祭祖外,还要去他们的坟头祭祀,这和春节前的习俗是一样的。嘉庆年间编纂的《枣强县志》记载:“正月初二,上坟,给父母俗名。”春节前和春节期间,各地扫墓不同,但祖坟前的烧香和祭拜基本一致。
第二步:迎新神。
祭祖是一种严格的礼仪,但春节不仅有严肃的祭祖活动,古代也有其他活动,迎西神就是其中之一。古代历书都有吉祥的方向。在春节,人们会点燃火把,灯笼,朝着吉祥的方向燃放鞭炮,然后他们会打开他们的旅行,摆放供品来欢迎西神。人们会朝着西神的方向走,路上遇到寺庙会停下来朝拜,然后祈祷新年顺利平安幸福。
喜神的供品以甜食为主,如红枣、花生、糖果、冬瓜等。花生在这里的意思是长寿果,红枣的意思是吉祥如意。现在虽然减少了春节时对喜神的欢迎,但基本都是用古人用过的这些食物。
《偶闻天志》记载:“正月初一,子雕后祀神,谓之‘接神’。去齐友家教堂拜年叫‘过年’。第二天第二天,祭拜财神,第三天,佛堂里耍鬼。到了第五天,就叫‘破五天’。前五日,禁止女子出入,初六,回宁’。这些古语和现在基本一样,只是古代男尊女卑,现在也没有禁止女性来往。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春节都是一个吉祥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不能说任何禁忌的话。就连我们经常吃的“莲藕”,春节期间也不叫它的原名,而要改成“莲藕”,意思是一步一步推广,一年多。
古代官员也利用这个吉祥的日子在春节期间向皇帝致敬,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曹玲的黄金收获”。唐代柳宗元写了一篇文章《礼部何家和表》,里面有一句话:“.....付伟,皇帝,追求崇高理想,保护和合,天为发祥地,地不爱宝,金秋玲珑,灵草画英……”,而且古人在春节期间从来不会不夸奖皇帝。
不过,老百姓也有自己迎喜神和菲比的习俗,以求好运。正如古人所说,“独乐神灯”预示着好运。另外,古代民间插芝麻秆的习俗。明代田汝澄《游西湖笔记》记载:“正月初一,芝麻梗于檐上,谓之高。”“用柿饼签柏枝,用大橘子结,叫‘一切都会好’”。
第三步:驱鬼避邪
春节期间,我们不仅要祭祖,还要迎神,还有驱鬼辟邪,而这个环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放鞭炮。虽然民间鞭炮现在已经被禁止了,但是在中国春节期间燃放鞭炮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古代,竹关节在火中燃烧,发出巨大的声响。古人认为它可以驱鬼避邪。东方朔《神经》记载:“西山人多,身长一尺有余。它们光着身子抓虾蟹,也不怕人。他们见人就夜停,黄昏跟着他们的火走。烤虾蟹,等人不在偷盐吃虾蟹,叫山燥。它的声音呼唤自己。当人们试图用竹子着火时,人们感到震惊,这使人们感到忽冷忽热。”古人在这里使用鞭炮是最早的记载。事实上,最早吓唬山鬼的方法是鼓掌、轻拍和呼唤。鞭炮是古人在发现竹节时的爆炸响声后发明的新方法。后来火药发明后,将火药放入竹节中,制成声音更大的鞭炮。
据《荆楚年谱》记载:“正月初一为三元之日,史书指月末。鸡鸣时,在庭前放鞭炮烧草,以除山邪。”《贾青录》:“大过年的,我们开门放三下炮,打瘟疫,叫‘开门放鞭炮’。鞭炮的种类很多,有单响、双响、金枪、三脚枪、二踢、飞十响、龙枪、水鸳鸯、老鼠枪、钝枪等等。清代百居士胡天禄:“京师人口稠密,天下第一。有钱人出价成千上万的鞭炮,被烧了,他们很难找到食物...他们还会爆炸几次,烧香。除了旧年的琐碎和新年的热气腾腾,这种做法还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见,无论富人家还是穷人家,都会燃放鞭炮驱邪,寓意‘辞旧迎新’。
以上是古人在春节这一天的活动,和我们现在的春节基本一样,只是古人严格按照三步走,一步也没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