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质学发展史
地质学的萌芽期(从古代到公元1450年)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国,铜矿开采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达到相当规模;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愚公》、《管子》中的一些篇章以及古希腊狄奥弗拉斯图的《石头记》是人类对岩石和矿物知识的最早总结。在开采和与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地质的作用,并作出推测和思辨的解释。中国古代《诗经》中记载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地壳变动认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海陆变迁是在一定时期按照一定规律发生的;中世纪的沈括对海陆变迁、古气候和化石性质作出了正确的解释,朱也科学地揭示了化石的成因。在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 ~ 1750),人们开始以文艺复兴为转折点,对地球的历史有了科学的解释。意大利的达芬奇,丹麦的斯特诺,英国的伍德沃德,胡克等。,都论证了化石的起源。胡克还提出用化石来描述地球的历史;斯特诺提出了地层层序的规律;在岩石学和矿物学方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200多种矿物、岩石和化石。阿格里科拉对矿物、矿脉形成过程和水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开创了矿物学和矿床学。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 ~ 1840),在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科学考察和探险旅行在欧洲兴起。旅行和探险使地壳成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使人们对地球的研究从思辨性的推测转变为实地观察。与此同时,不同观点和学派之间的争论非常活跃,在18年底,深成主义和水力学关于地层和岩石成因的争论变得尖锐起来。德国的沃纳是水形成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花岗岩和玄武岩都是沉积下来的,并对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划分。英国的赫顿提出用自然过程来揭示地球的历史,地质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思想。水火之争促使地质学从宇宙论、博物学和古矿物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于17世纪的徐霞客游记,也是自然考察的超验成果。到1840,已确立了下伏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基本确立了地质时代和地层体系。此时矿物学沿着形态矿物学和矿物化学方向发展,美国达纳的矿物学体系标志着经典矿物学的成熟。1829年,英国的尼科尔发明了偏光显微镜,使细石器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1829年,法国博蒙特提出了地球冷缩造山的收缩学说,对近百年来的构造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由与地球历史有关的古生物和地层学、与地壳物质组成有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与地壳运动有关的构造地质理论组成的地质体系。19世纪上半叶,关于突变论和变分法的争论对地质学的思维方法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巨是突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了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灾难,导致生物灭绝的观点。英国莱尔是均等化理论的主要代表。他坚持“自然规律总是一致的”的观点,提出了一种以现在讨论过去的现实方法。在争论中,地质均一化理论逐渐成为一百多年来地质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正统观点。地质学发展时期(公元1840 ~公元1910)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个工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地质调查,使地质学从区域地质学发展到全球构造学,促进了地质学各个学科的迅速建立和发展。其中,瑞士阿加西对冰川学的研究和英国艾里和普拉特提出的地壳均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山脉形成的地槽理论是经过美国的霍尔和达纳的努力最终建立起来的。法国的贝特朗提出了造山旋回的概念;Og对地槽类型的划分使造山理论更加完善;奥地利的休斯和俄罗斯的卡尔宾斯基对平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休斯的《地球的面貌》是19世纪地质研究的总结。同时,休斯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从全球的角度研究地壳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预示了20世纪地质研究新时期的到来。现代地质学的发展(公元1910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工业的发展,石油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随着地质学基础学科的稳步发展,由于各个分支的相互渗透,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与地质学的结合,以及新技术方法的采用,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地震波的研究揭示了固体地球的环状结构和海洋壳与路壳结构的区别。高温高压岩石的实验研究为人们了解地壳深部的地质过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些都促进了地质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并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20世纪50-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调查和勘探使地质研究由浅入深,由大陆转向海洋,海洋地质学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古地磁、地热和重力测量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新的全球构造理论的出现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德国人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的与传统陆海固定说相悖的大陆漂移说复活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Hess和Dietz提出的海底扩张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漂移机制。加拿大人威尔逊提出了转换断层,并创造了板块一词。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摩根和法国的勒皮雄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用以解释全球构造运动的基本理论,标志着新的地球观的形成,使现代地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采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