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只“海龟”(1)
可以肯定的是,在龟兔赛跑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乌龟。它来自西方,但为中国的妇女和儿童所熟知。本文就先说说这只乌龟。龟兔赛跑来自伊索寓言,从伊索开始。伊索的正确译名应该是“伊索”,翻译成伊索是英文的拉丁文读法,这里暂时用。据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考证,伊索被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的人,原籍小亚细亚的福里吉亚(今土耳其中西部)。然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以为伊索是色雷斯(现在的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一个叫梅森布里埃的小镇的居民。他曾经在萨摩斯岛(一个希腊岛屿)住过一段时间。历史上弗洛伊德派从巴尔干半岛迁徙到小亚细亚,也是有关联的。希罗多德在西方享有“史学之父”、“历史之父”的美誉。在《历史》第二卷第134节中,希罗多德陈述道:“罗德斯的全盛时期是在阿玛西斯统治时期,而不是梅克里诺斯,所以她在建造金字塔的国王之后很多年。她是一个色雷斯人,贾德蒙的女奴,萨摩斯·希帕·伊斯陶·波瑞斯的儿子。她和写寓言的伊索也是奴隶,因为他也是亚德蒙的人。这一点最重要的证据是,当Dairboyi人遵循上帝的命令,对任何人要求伊索蕾谋杀赔偿做出许多声明时,除了前者的孙子和另一个Yademon之外,没有人这样做。因此,伊索当然也是爱德蒙的奴隶。”文章中提到的罗德斯是一个妓女,贵族诗人沙坡的哥哥的情人,她绝对漂亮。"她的名字在所有希腊人中家喻户晓。"这段引文还包含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罗德斯的全盛时期是在阿马西”,学者们通过这段引文推断出了伊索的生活时代。
关于伊索是生来就是奴隶还是战俘变成了奴隶,众说纷纭。后来因为他的聪明才智,被老亚德门从奴役中释放出来,成为了自由人。之后我四处游历,讲寓言。亚里士多德写了《修辞学》一书和《伊索的故事》,告诉我们伊索曾经是一名律师。据说伊索早先是哑巴。在他的梦里,他不得不遇到一个幸运的神,把手放进嘴里放松他的舌头。当他醒来时,他会说话,机智幽默。也有人说他长得丑,头尖鼻塌,脖子短,嘴唇突出,颜色深,脚弯,腹(hēng)肿,舌头短,说话不清。他怎么会是吕底亚国王的特使?这两种理论中肯定有谬误。只是全世界普通人的自娱自乐理想:出身卑微,智慧过人;形象丑陋,心灵高尚。伊索死于德尔斐被扔下悬崖,原因不一。据说是因为“老鹰和屎壳郎”的故事;据说给国王发慰问金是有争议的,被市民们扔了;有人说得罪了牧师等。,而当死后有瘟疫的时候,他们就向神求神迹,求补偿,求赎罪。这就是希罗多德上面提到的接受补偿。
再来说说伊索寓言。古希腊的寓言创作传统远早于《伊索寓言》的诞生。荷马史诗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寓言,《伊索寓言》中的一些故事就来源于这些作品中的一座桥。伊索出现在寓言兴盛的时代。他紧跟时代,成为大师。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一开始是口头作品,它的传播只能被记录和复制。第一部《伊索寓言集》出现在公元前300年,由德米特里奥斯(公元前345年-公元前283年)编辑,占100多部,成为后来几个世纪的典范。这本书已经丢失了。笛卡尔长期在亚里士多德的雅典学园学习,大概是借助学园图书馆的资料完成了《伊索寓言集》。同样是奴隶的巴·布里奥斯(Ba Briouse)在公元一世纪与费德罗斯合作,将《伊索寓言》扩展成一部诗歌形式的书,这部书虽然粗糙枯燥,但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流传开来。据柏拉图说,苏格拉底在服毒被判死刑之前,还打算把一些伊索寓言改写成韵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经常引用伊索寓言,可见伊索寓言的影响之大。伊索寓言从古至今保存了100多种手稿。第一个印刷版本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大约1479年完成的。在流传下来的伊索寓言中,很少有真正的伊索创造。《伊索寓言》中有250多个故事是后人加上去的。
在古希腊,有很多种外国寓言,没有一种流传至今。这些寓言的一部分可能已经收录在《伊索寓言》中。据考证,伊索寓言中的一些动物,如骆驼、大象、猴子和一些毒蛇,并不是希腊的动物,还有神话和宗教故事。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来自利比亚、埃及、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伊索可能是一个传说,也可能是一个乔装打扮的人,也可能是一个代代相传的集体创造者。
《伊索寓言》中大多数故事的结尾都有一句格言来表达意思。与寓言文本相比,言外之意是有的切题,有的跑题;一些新的想法,一些陈述;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无聊;有些是令人震惊的,而另一些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言外之意是后来编纂者加上去的,周作人说:“你说些糟蹋风景的话,你说的多半是奴才的道德,不足为训。”所以他认为伊索寓言只能叫故事而不能叫寓言。"更具体地说,是动物故事."《英语翻译》的作者罗伯特?坦普尔描述说:“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在更优雅的宴会上讲述有趣而有意义的故事成为一种惯例。在场的人为了讨好别人,难免会被堵上嘴,所以不得不熟悉伊索寓言。流传至今的伊索寓言中的大部分故事...只不过是一种我们现在称之为俏皮话的笑话。”所以他得出结论,《伊索寓言》就其性质而言,相当于一部笑话集,一部古代笑话百科全书。“内容幽默有趣,文字不雅,常被正统学者不屑一顾。”但是,读伊索寓言,面对的是农民、商人、普通人,而不是衣冠楚楚的知识分子。书中随处可见村上式的幽默和段子,有些至今仍适用于当今世界的偏远地区和腹地。”“这是我们读柏拉图或修昔底德时得不到的一种知识。"
可见《伊索寓言》并不是一本儿童读物。向我们展示了古希腊普通人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它描绘细节,庇护动物,悼念天人。“人生在世独善其身,他人有难。”这是《伊索世界》所奉行的信条,对于深入了解历史、从事人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现有史料,第一位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1552 -1610)在其著作《十个怪胎》(1608)中介绍并引用了伊索寓言,这是伊索寓言第一次在中国出现。后来利玛窦在北京的助理传教士迭戈·德·潘托贾(Diego de Pantoja)写了《七克全集》(1614),其中引用了几则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在中国的第一个译本叫《匡义》,由法国耶稣会士尼古拉斯·特里戈口述,中国天主教神父张庚录音。发表于《明日天启》第五年,即公元1625年。我国第一部从英文翻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于1840,书名为《史燚言语》(周作人称史燚为《蒙阴》,意为伊索寓言),英文书名为《esop寓言》,注明“由一位博学而无知的先生用中文写成,由他们懒惰的小学生编成现在的形式”。这本书是外国人教汉语的教材。
林琴南首先使用的《伊索寓言》翻译于19世纪晚期。寓言一词出自庄子?杂项文章。而在太平余岚和舒威呢?《屠谷浑传》中一箭易折,十九箭不能折的记载,与伊索寓言《农夫的儿子》中的故事类似,似乎有借鉴意义。伊索寓言丰富了中国的词汇,说葡萄酸,农民和蛇,狼来了,披着羊皮的狼,等等。很多孩子甚至家长误以为是中国的古老故事。
最后说说“龟兔赛跑”。《伊索寓言》中有三个关于乌龟的寓言:龟兔赛跑,乌龟和老鹰,宙斯和乌龟。三龟三象,一正一负一中性。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龟兔赛跑。伊索寓言不是儿童读物。在中国,大多数儿童版本的《伊索寓言》都经过了仔细的筛选、反复的修改和大量的添加。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语言篇章和句子都充满童趣,与原版相差甚远。
摘自一段翻译:“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拉开帷幕。大森林很热闹。动物们欢呼雀跃。狮子是会议的主席。老虎和豹子是裁判。猴子很忙,维持着发布会的秩序。最吸引人的越野赛就要开始了。参赛者是兔子和乌龟。这个游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兔子是观众普遍看好的头号种子。他很敏捷,是个天生的运动员。关于乌龟的处境,动物之间有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乌龟会跑过兔子。也有人认为乌龟敢挑战兔子,就一定有赢的希望。运动员在阵阵热烈的音乐声中出场。兔子昂着头走到起跑线上……”拉拉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了,比赛还没正式开始。
再看原文,选周作人的翻译:“龟兔争谁跑得快。于是他们定下了比赛的日期,约定了地点。当时兔子因为天生速度快,没有注意跑,而是躺在路边睡着了。乌龟知道自己走得慢,就不停地往前跑,就这样走到了睡着的兔子身边,获得了胜利的奖品。这个故事说明,天生的能力或疏忽,往往是靠努力赢得的。”
简明扼要。世界三大寓言之一的法国寓言《拉封丹》选录了一些伊索寓言,其中《龟兔赛跑》比《伊索寓言》描述性更强,但仍比中国的译本简单。而中国人则发挥想象力,脑洞大开,想乌龟赢的原因:赌博、绑架、黑哨、职场、服从、贿赂、安眠药、兴奋剂等等。而且不同的结局有不同的启示:金子总会发光(兔子赢了);核心竞争力(路上有河);各有利弊(兔子累死了);风险管理(兔子撞树);合作共赢(相互负担);比赛速度(合作停止);团队实力(找其他伙伴合伙);知识就是力量(向人类学习)。而成功也涉及到:智慧(乌龟咬兔子尾巴);孙子兵法(龟先走);工具(“被乌龟撞”);品牌(乌龟撞的车是奔驰);服务(乌龟乘滴滴出行);标准(乌龟定的标准,途中有河);团队(海龟抱团取暖)等。,突出当前的社会状态。
钱钟书先生通过对故事的曲解,形成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他还诠释了伊索寓言,独树一帜,令人印象深刻。以钱先生的结论作为本文的结论:“孩子是否应该读寓言,取决于我们成年人在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世界和社会,让孩子成长和生活。”卢梭认为寓言会让单纯的孩子变得复杂,失去童真,所以不可接受。我觉得寓言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越是简单的教导单纯的孩子,就越是幼稚,以为人事上的对错之分,善恶的结果,就像动物之间一样公平明了,长大了就到处被忽悠。原因是卢梭是一个原始主义者,崇尚复古,而我是一个相信进步的人——虽然我并不像寓言里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车轴上哼着:“汽车的进步就是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