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在历史文化上有什么特色?
如今,随着北方方言的流行,义乌方言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保留,而大量的古汉语也在义乌方言中得到继承和保留。比如“吃”就是“吃米饭”。无论是吃还是喝,都是用“吃”来表达的,包括吃米、喝酒、喝茶、抽烟、吃素、食肉、吃蔬菜。
又如,义乌方言中的“戏”不叫“戏”,叫“戏”,其读音和词义与古汉语惊人地一致。把“疯”叫做“癫痫”,“筷子”叫做“筷子”,“老奶奶”,“睡觉”叫做“睡觉”而不是“睡觉”,过夜叫做“过夜”,“盖房子”叫做“盖房子”。义乌方言中,说“辣”、“烫”、“冰”时,会在这些词后面加一个“人”字,表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用法。
由此可见,方言的传承是多么有意义。现在有些家长让孩子说普通话,学外语,却忽略了我们最珍贵的传统文化。孩子连义乌话都不会说,真的让人感到难过和遗憾。
2.义乌有着丰富的风俗文化。
在义乌,有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还有义乌道情、迎龙灯、写锣等优秀的民间表演艺术。
义乌道情是义乌众多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它没有固定的曲调,往往由表演者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和说唱曲调自行演奏,目标是听入耳中。所以义乌道情长期以来流派繁多,在曲艺领域独树一帜。
义乌也是很讲究婚丧嫁娶的。在旧社会,在义乌讨老婆(结婚)是一件大事。一对夫妇的婚姻需要至少半年,最多三年来准备新娘的嫁妆。还有很多程序:媒人说媒、订亲、送礼(聘礼)、送枣、摘果(西乡称“取粉”)、告别、回礼、升酒、告别祖先、结婚、新娘上轿子、祭天拜地、摆酒席、闹新房(俗称“讨果”
义乌的民风强调骨肉之谊和尊老孝顺。如有家属生病,请及时就医,日夜守候,及时端茶送药。清洗病人身体,勤翻身,随时处理排泄污物。老不累,也不皱眉。百年后,男女孝,儿女孝,代代相传,蔚然成风。20世纪末,义乌全面推行火葬,骨灰盒放在墓地。各地的墓地大多建在山区,丧葬礼仪除了棺材一般都是一样的。
3、义乌名人,人杰地灵。
义乌历史上,名人很多,但不多。
义乌思达佳
佛学大师——达夫石,与达摩、致公并称为“梁三大家”。轮子是第一个藏佛经的,他在佛学上有很多建树。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思想家。
罗(619 ~约687),文学大师,初唐四杰。7岁时,他演唱了《鹅》,从此成名。《帝京》是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绝唱;轰动朝野。
宗泽(1060 ~ 1128),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南北宋之交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
朱丹溪(1281 ~ 1358),元代四大名医之一。救死扶伤,医德高尚;“阳常盈,阴常不足”和“互火”的理论广为流传。
还有(南朝,梁)、黄维(元代)、(明代)、吴(明代)、倪(明末清初)、朱(清代)、(清代)、陈望道(现代)、冯雪峰(现代)、吴汉(现代)。
4.义乌历史悠久。
义乌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了。它建于秦朝,名为吴尚(公元前222年),隶属惠济郡。当时金华和义乌是同一个行政级别,说明义乌在秦朝的时候规模就已经很大了,而且义乌在古代就有发达的水运网络,这也是义乌繁荣的必要地理条件之一。
一些学者认为,“吴尚”这个名字的由来并不像流行的乌鸦为他的孝子建坟那么简单。孝子传说做地名,似乎有点牵强。他认为“吴”在古语中代表“太阳”,也就是说义乌是一个以太阳命名的地方,在古代很可能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地方。因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浩劫,所以取名为“伤害”。当然,这些只是推测,有待考证。
5.义乌一直是繁华的商业之都。
义乌有很多以店铺命名的地方,每条街、每座镇都有。有什么样的商店?王店、吴店、茅店、钱坫、后店。正是因为当地人在做生意,开店,才会有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