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国的随笔不少于800字(重点论述六国灭亡的必然因素和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必然性)
苏洵的《六国》与上述两部不同。苏洵没有谈事情,而是利用了话题。苏洵写作的目的不是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是警告宋朝的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借古比今谈历史,供今天的统治者参考,这是苏洵高于二儿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来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贿秦”。六国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没有坚持以“整合”的方针来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的远交近攻手段打败。另一方面,秦孝公任命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其能够统一中国。再加上战国时期长期战乱,人民生活贫困,从分裂走向统一是符合人们意愿的。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他在文章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贿秦地,封天下谋士;报效秦心,报效天下奇才,奋力西进,只怕秦人吃不下饭。”但是,作者的意图不在这里。他的用意是指出贿赂秦国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对待契丹和西夏不能以贿赂为手段,而要以武力和反抗为手段。明代何仲谟说:“六国贿秦论,其实是以宋贿契丹为前提,卒死有远见。”
宋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太祖单方面接受了唐朝割据的教训,大到不能倒,甚至灭亡。他采取“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境的实力,调集重兵驻防京城。结果,边界是空的。辽乘势而上,屡侵边疆。宋太宗即位后,曾两次出兵攻打辽,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州十六州,又一次失败。景德镇元年,真宗(1004),辽兵围境,直逼涿州城(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国签订了《元朝联盟》,承诺向辽国输银十万两,帛二十万匹。仁宗二年(1042),辽国再次威胁,宋不得不追加十万两金银和十万匹帛。第二年(1043),西夏也来索要,又给了十万两银子,十万匹丝绸,三万斤茶叶。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礼物里,白白浪费了。苏洵为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自由吹嘘利弊得失,试图说服当权者改弦更张,增强国力,对敌作战。虽然苏洵的说法并非无可商榷,但总的来说是正确的,很遗憾,正是苏洵所说的:就在苏洵死后60年,“靖康之变”终于发生(1126),北宋重蹈六国覆辙,被后金所灭。惠帝和秦帝被俘,死在异国。
《六国论》不仅具有借题发挥、以古鉴今的特点,而且在论证的严密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方面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很严密。作者在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六国崩溃,对士兵不是坏事,对战争是坏事。”开头清晰直白,让读者一眼就抓住论述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说明论点:“有罪秦,必失元气,毁之道也。”这就点出了行贿的危害,言简意赅,懒得说了。后来作者又问:“六国互相哀悼,有向秦爷致敬的吗?”答:“不行贿者,必丧之。盖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无法独自完成。”这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了整段:“所以,弊在贿秦。”这一段起到“提纲”的作用,后面的两三段其实都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文句子简洁有力,记叙文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祖父,露霜露,剪刺腾大小。”子子孙孙不怎么珍惜,送给别人,如弃粪土。今天砍五城,明天砍十城,然后睡一晚。放眼四境,秦军又来了。“这些叙事语言带有主观感受和描述性特征。作者还运用了引用、对比和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在排列顺序上也是比较中庸的,尤其是四句,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读起来铿锵有力,落地有声,很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论苏洵的文章说:“我读过许多文士,但我独喜欢尹世禄和石首道。但是,我的意思还是不够。现在看了子(苏洵)的文章,我的意思就够了。”的确,苏洵的文章,上下涌动,进进出出,犹如决堤的河流。他高瞻远瞩,目光锐利,精辟透彻,是对世人的警示。难怪这篇文章流行了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