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哲学

"股票市场是杀死聪明人的地方."“用搞人际关系的方法,无异于颠倒黑白。”“炒股是一个比拼长期耐力的地方”...

我认识10年以上的朋友不多。小J就是其中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代股民,炒股历史15年。说到他抄股票的收益,有很多未经证实的版本。比较靠谱的是他在股票市场有1.8万多的资金,初始投资10多万。

如果你想向他学习所谓短线投机的经验,小J肯定会怒视你,告诉你“好的公司股票会一直持续到不生气”,“财富需要你的忠诚”,“价值投资就是赚看得见的钱”...

回顾自己15的炒股轨迹,小J说自己恰好打对了,这与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j认为,中国大部分投资者都明白“价值投资”的道理,但能坚持下来的却很少,这是大部分投资者和散户从股市中收获不多的根本原因。

饭桌上,小J给了我几个价值投资的关键数字:

内在价值(这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年收益(税后收益)+摊销-年资本支出除以长期国债贴现率。

每股理论价格=内在价值除以总股本

市值=当前股价x总股本

PE市盈率=当前股价除以今年每股收益。

安全边际=内在价值-市场价值

比如J说为什么工商银行现在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花旗银行,这是个笑话,因为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内在价值。就市盈率而言,小J认为银行的合理市盈率是30-35倍;酒类合理市盈率35-40倍;钢铁的合理市盈率不要超过20倍(因为低端,整合性弱)。但是小J说这个市盈率不科学,是相对的。另外就是72法则,即72除以收入增长率=年收入增长率。如果股票年收益增长率达到30%,这么好的股票建议长期持有。当然,这样的好股票并不多。第三,是安全边际。如果按照上面的计算公式,股价还在安全边际内,建议不要抛出。

对于刚刚发生的“黑色星期二”,小J与大多数观点不同。他认为,这表明中国股市正在走向成熟。他认为,即将发行的长期国债将利率从3.37提高到3.81,必然影响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负债率的提高将导致股票合理目标价的降低。

说了这么多,小J再次告诫我,股市是没有规律的,要特别警惕所谓的预见性和规律性。“所谓已经涨到高位就不可能再涨,跌到低位就不可能再跌”的心理预期是不靠谱的。小J再次借用了巴菲特的话,“股市就是这样一个地方,50%是技术,50%是艺术,50%是传奇。”

j认为,根据巴菲特定律,只要是市场,就会有泡沫。对于大部分后悔看着自己的股票继续上涨的投资者,小J认为“你不赚钱,不代表你亏钱”,“好的基金经理只赚合理的钱。”“许多人在经济上不成功,是因为他们太害怕失败。但如果你避免失败,你就避免了成功。”

小J告诉我,他目前只持有云南铝业和民生银行两只股票。这两只股票是以4元左右的价格购入的,持有了两年多。目前都涨到了12-16元。小J认为,按照价值投资的理念,云铝还是有机会的。

结合自己的投资实践,小J把巴菲特的“不熟,重在投资”这八个字当做很好的投资建议。老巴菲特说过,“在投资过程中,不要在乎你知道多少。最重要的是,你真的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小J说,很多投资人都认同自己不熟,不做。主要意思是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不参与,把投资目标限制在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关于集中投资,即集中投资策略。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建议投资者适当集中手中的股票,将手中的股票数量控制在两到五只以内,以便于跟踪。

此外,结合国内市场的情况,巴菲特“三要三不要”的投资理念也值得投资者借鉴。“三要”是指:

首先,我们应该投资那些把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可以保证投资的保值增值。

第二,要投资资源垄断行业。巴菲特对中海油等资源垄断企业的投资最近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说明投资资源垄断行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第三,要投资通俗易懂、前景好的公司。在投资的过程中,只有上市公司前景广阔,后市才会有大的机会;只有公司的运营被投资人充分了解,这些机会才容易把握。

巴菲特的“三不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