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如镇的石槽见证了黄淮植棉的历史。

在过去的1000年里,水淼寺已被废弃数次,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67岁的王立斌先生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工作多年。

致力于水淼寺文物的收集、整理和保护。65438年至0989年,在临汝镇高级中学任教的王立斌被调到庙水寺中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大雄宝殿前的妙池旁发现了一块残碑。碑上记载“水淼庙远道而来,源于汉明帝。”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他被水淼庙的悠久历史所震惊,拓片即将制作。从那时起,他开始收集水淼寺的文物。

1992年,继寺内多通古碑发现后,他又在寺南朱庄村发现了一个石槽。石槽长1.65米,宽0.8米,高0.6米,重约1300公斤。石槽上刻有“知止三年”(1323)字样。石槽上还刻有棉叶、棉花、棉蕾等图案。据考证,元英宗时期,水淼寺东马庄、朱庄一带土地肥沃,均为水淼寺所产。当时周围的人靠给寺里的和尚种地为生,石槽是和尚用来拌棉花籽的。可以推断,在元英宗时期,棉花已经从南方传到了黄淮流域。在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中,都说棉花是明朝初年传入黄淮流域的。为此,王立斌立即向中国历史学会报告了石槽的发现。拌种石槽的发现,为棉花传入黄淮盆地找到了实物证据,将棉花传入黄淮盆地的时间提前了近百年。

1957期间,水淼寺西侧盆窑村村民冯沟山在自家屋后的土崖上破土时,挖出了俑、猪、狗等彩陶。1977期间,附近的人们在修建大寨场时挖掘出大量的斧、锄等地面石器。根据相关人士的认证,这个地方应该属于仰韶文化遗址。1992年5月4日,在水淼寺大佛殿前挖井时,又出土了一件带有蒙古文字的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