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私募操盘手的真情告白:什么样的涨停板可以再用?

在a股市场,很多投资者或私募机构专门从事涨停股的短期快速套利,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追涨停队伍。大多数情况下,个股涨停后,第二天就有惯性的动力,这种惯性在大众意识中根深蒂固。利用第二天的惯性高利润卖出,是多数追涨涨停,参与平仓涨停资金操作的直接原因。而且市场上也不乏一些特别好的股票多次涨停,具有暴利效应,这也是引诱短线资金追逐涨停的另一个原因。

涨停次日的操作原则

通过对近几年市场上涨停股票的分析,涨停次日最高点的平均涨幅为5.92%,按次日收盘价计算的平均收益为2.86%。短线介入涨停股,第二天的平均收益远高于其他股票。因此,研究涨停股的第二天走势就显得尤为必要。

(1)如果该股第二天继续涨停,你不必急于卖出,但要留意它上面的买单数量。一旦买盘迅速减少,就有可能打开涨停。这时候就要马上卖出,获利了结。如果你一直交易到收盘,那就不用抛了,第三天继续观察走势。

(2)第二天高开高走,密切关注盘面变化。一旦同样的上涨趋势较弱,比如股价下跌1点,就立刻卖出。

(3)第二天,盯紧盘面。一旦出现弱势反弹,就会立即卖出。

(4)如果第二天高开低走(涨幅超过3%),应立即卖出,以低于买入价的价格做单。按照优先原则(佣金价低的申报优先于佣金价高的申报),可以快速成交,成交价格一般高于自己的申报价格。如果在第一天涨停的过程中,一笔大单迅速使股价上涨3%以上,则比价格低1%。

以上价格是报售的。这样做既能保证交易,又能保证利润最大化。

(5)第二天低开高走,盯紧盘面。一旦涨势较弱,就会立即卖出。

(6)如果第二天平开后快速下跌,反弹时会选择高点卖出。

(7)第二天低开低走,选择反弹高点立即卖出。

(8)第二天开盘5分钟内,股价回落至涨停前一天收盘价,无论盈亏。参考分时k线系统,一旦出现15分钟或30分钟的MACD,就会立即出局。

(9)第二天市场走势不好时,先退出,观望。

(10)第二天成交量大幅放大,股价微涨或不涨,说明量价失衡,应逢高出局。

如何快速把握涨停股?什么样的股票容易涨停?

股价的涨停要和成交量配合。如果盘中出现三位数以上的成交量,可以立即追涨。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需要关注日内买入的挂单是否会被立即去除,或者快速拉升时是否有筹码买入一个价格支撑。一些股票在冲击涨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护盘或者撤单,这样的涨停非常可疑。

成交量方面,在没有拉升动作的时候,成交量会非常温和,尤其是在横盘的过程中,成交量会呈阶梯状收缩,非常有序,一点也不凌乱。

对比下面两张图就知道区别了。

图4-40,彩虹股份(600707):这是该股7月31,2065438的走势图。在分时走势中,股价上行时成交量迅速放大,股价回落时成交量有序萎缩,量价变化有序且配合得当。封盘后马上萎缩,说明庄家对盘柄控制的很好。

图4-41,屯河(600737):这是该股8月2015,17的走势图。在拉升过程中,股价和成交量没有节奏,上攻形态不明显,量价失衡,盘面凌乱,涨停很勉强。涨停后收盘不完全,抛压较大,尾盘打开涨停,当天市场没有出现明显波动,所以这种走势疑似以拉船为主。

当然,个股涨停后,当天的交易量不宜过大,尤其是巨量涨停的股票,要谨慎参与。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当天开盘后半小时的成交量。是否巨量,要和该股一段时间的放量来比较。

个股巨幅涨停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处于大幅上涨的高位;另一种是下跌过程中的反弹。这两种走势都属于主力的敲仓行为,不宜追求高操作。

图4-42,关昊高新(600433);2065438+2005年6月5日,该股在高位出现大幅涨停,当日换手率接近8%,与前期的换手率较低形成鲜明对比,明显属于异常放量。从成交量不难看出,有主力囤货的嫌疑,这样的涨停股还是不要追的好。

图4-43天润乳业(600419):这是反弹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涨停现象。股价见顶后回落。2065438+2005年7月9日以跌停板开盘,随后震荡走高。到尾盘以涨停报收,全天波动20%,换手率26.75%。这一天的交易量非常可疑,是前一天的3倍多。怀疑庄家在反向出货,短线应该不会追涨,但却是离场的好机会。第二天再次放出巨量,但股价未能涨停。此时可以确定是主力减仓出货。未离场的散户应果断清仓观望。

实盘中,有三种巨量涨停现象可以作为例外:一种是前面连续几个一字涨停,涨停开启后出现的巨量涨停,后面可能会震荡上涨。当然短期内最好不要追涨,比如2月1的江南嘉捷(601313)。另一种是股价大跌或暴跌后由于庄家资金介入而出现的巨量涨停,后市还有一定的上涨潜力,如雷明柯华(600985)2月27日2065438+2007。另一种情况,也会出现数量巨大的刚刚被赋予除息权的股票(如10转10和10转20),但性质与上述两种情况不同,如2015年3月23日永达集团(002622)。

实盘中,是放量涨停好还是放量跌停好,要看具体问题。缩量涨停有时说明市场抛压较轻,或者庄家已经高度控制了市场,更容易拉升。

有时候投资者看好后市,惜售,往往容易形成连续涨停。

关于涨停当天的成交量,实盘中的关键取决于以下三点:

(1)涨停前后的量大于3: 1,涨停后的量越小越好。

(2)印章越大越好,最好5位数以上(视股本大小而定)。

(3)不管是缩量涨停还是放量涨停,涨停后没有大卖都是好品种。

如果是被猛烈炒作过的大牛股,一旦进入下跌通道,就会远离上面的人口密集区和下面的成本密集区。此时缩量涨停多是出货的接力形态,第二天大多会低开低走。

放量的涨停,尤其是前期的小头,一方面说明庄家做多决心很大,不惜解放所有锁仓,说明他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庄家雄厚的资金实力。只要放量涨停远离庄家的成本密集区,市场往往会出现大幅上涨。

涨停趋势出现在突破成交密集区且前期头部抽水(洗盘、测试支撑力度)得到确认时,成交量必然萎缩。特别是新高后的缩量,说明完全盈利没有抛压,庄家已经高度控制了市场。

缩量涨停和放量涨停的时机

决定一只股票涨停后能否继续涨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涨停趋势的成交量。一般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缩量涨停,说明市场筹码锁定良好,后市可能继续跌停;放量涨停是筹码松动的表现。成交量越大,后市下跌的概率越大。如今,缩量涨停和放量涨停作为涨停的两种不同方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股市的涨停板上,其市场意义已经不能简单地定义为缩量上涨和放量下跌。如何才能真正抓住新时期缩量限制和放量限制带来的投资机会?

1.收缩极限原理

在一波股价下跌后,随着股价的持续下跌,做空能量逐渐下降,使得股价下跌速度放缓,逐渐进入筑底阶段。在筑底的过程中,大部分股票都会横盘震荡,但波动幅度一般不会很大。随着股价的不断波动,k线图在底部会呈现横盘走势,所有均线系统都会呈现几乎粘在一起的现象。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后,有一天开盘突然出现涨停的走势,全天操作都没有打开涨停。涨停期间成交非常稀少,呈现涨停缩量趋势(图6-4)。

2、缩量涨停的市场特征

(1)股价已经明显步入主升浪并整理。所有指数均线系统都明显看涨。

(2)主力已经完全控制了市场,否则不会这么大胆,但出货是迟早的事。

(3)刚拉升时,成交量放大;当它被拉到一定高度时,成交量会逐渐萎缩。

(4)此类股票在涨停时,如果收盘成交量较大,仍有空间。一旦收盘成交量小,就避开。

(5)这种股票一旦从缩量涨停变成增量涨停,就意味着该股将快速见顶。

(6)3日均线的掉头是交割信号。

在出现缩量涨停之前,股价必须有一个横盘筑底或者震荡筑底的过程。如果主力洗盘结束后有这种缩量涨停的趋势,那么在此之前,股价会出现止跌迹象,会收出继续上涨的小阳线。在洗盘过程中,整体成交量呈现萎缩的特征。投资者在面临缩量涨停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操作方法。

(1)当股价在底部区域开始交易,全天成交量从未放大,可以在收市前半小时排队买入。

(2)如果是强势的主力股票,第一天收盘股价往往很难排队买入。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在第二天开盘时直接买入。

(3)部分股票出现这种走势后,股价在上涨中途会有一个回撤过程,但当股价回撤至5日均线附近时,会得到支撑而反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

3、音量限制原则

涨停趋势的股票大多是强势主力股票,或者说该股主力已经达到了高度的控盘。开盘后主力一直控制股价在小范围内波动,或者允许散户在那里自由买卖。只有股价到了关键点,主力才会介入。由于主力的高度控制,导致

股价在这个阶段已经相对低迷,即使此时大盘已经明显上涨,股票依然处于这种平淡无奇的走势。在大家对该股失去信心的时候,主力突然在尾盘大涨,并且迅速拉高股价,让投资者来不及反应。

放量总是有原因的。在高价区,一些主力经常敲量,经常在一些价位下大卖单,然后吃掉,以显示自己的勇气,吸引市场后续资金;或者在一些关键点放大量买入,以示其护盘的决心。这些现象都是假象,真正的股价重心涨跌是可以区分的。如果出现敲低位的成交量,说明机构在换村或者准备拉起一波行情,可以适时推进。

尾盘有放量涨停的趋势,一般都是主力在做,这也是主力在拉升阶段常用的手法。当然也不排除主力在出货过程中用这种方式拉报价来引诱投资者进场。所以投资者遇到这种走势的股票,一定要看清楚股价在哪里。

如果这种走势出现在股价刚刚启动的底部区域,或者在股价上涨的中途,说明主力已经开始进入拉升阶段,后市股价将继续向上攀升。面对放量涨停,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1)当投资者遇到有这种走势的股票时,应立即打开该股票的日k线图进行分析,看看此时股价在哪里。如果股价位于长期上涨的高位区域,那么投资者最好不要碰,因为这很可能是主力为了准备出货而故意设置的陷阱。

(2)如果这种趋势出现在股价启动后不久,或者在股价上涨过程中,那么投资者可以在股价跌停的瞬间买入,或者在第二天开盘后股价继续走强时果断追涨。

成交量涨停好还是成交量跌停好?如果缩量涨停,有时意味着市场抛压较轻或被控制的市场主力容易拉升,有时也有投资者看好后市而惜售,往往容易形成连续涨停。但如果是被猛烈炒作过的大牛股,一旦进入下跌通道,上部远离密集区,下部远离主力成本密集区。缩限大多是出货的中继形式。第二天多数低开低走。

放量的涨停,尤其是前期的小头,一方面说明主力决心做多,不惜解放全部套牢证明其野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主力资金的雄厚和实力的强大。只要远离主力成本密集区,放量的涨停往往会形成大行情。

无论是缩量涨停还是放量涨停,其涨停后没有大卖单都是好品种。只有在前期突破交易密集区和头部撤单确认时,才必须要求缩量。特别是新高后的缩量,说明整个市场没有抛压,洗不掉的是主力筹码,是高控盘的主力股票。很难想象一只从未涨过的股票有多高。

最后,涨停是一天内获利最好最快的方式,而且由于收益高,也意味着会有更高的风险,在实盘操作中如果不注意就可能被套。

面对同样的走势,即使学习了同样的交易技术,他们依然会做出不同的交易决策,这被普遍认为是每个交易者背后不同的思维逻辑。

对规律和本质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交易者的交易逻辑是不同的。当他们的目光随着k线图移动时,有的人看到的是下跌突破,有的人看到的是上涨中继。有些人似乎还是没有突破重要的关键点,但依然是混沌震荡。不同的观点表现出不同的逻辑方式。为什么交易方法很难复制?大概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逻辑路径都很难复制。

人的思维从来就不是科学,所以交易也不是科学。所以,当每一个交易者都希望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时,结果肯定是缘木求鱼。虽然不是科学,但聪明的交易者还是选择了一种更可靠的方法来模糊描述这个市场涨跌的边界——概率论。

之所以说模糊,是因为数学概率无法衡量市场情绪和交易心态的变化。一个人可能80%的时间都是理性的,但剩下的时间可能都处于非理性状态,或抑郁或兴奋,这些都是情绪交易的来源。

市场上经常犯的错误是,在本应客观的k线走势中,交易者主观增加了自己的好恶感。市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所有的结果都是轮回。突破下跌的人是对的,接力上涨的人肯定是做错的。就看你能不能认清自己的错误,及时调整自己的交易方向。

其实对于投机市场的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才是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够明显,却往往被大多数交易者选择性遗忘,这是最残酷的一面。

对于很多人来说,因为“理财”亏一点钱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问题是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交易的逻辑。很多人不相信占卜可以预测未来,却相信可以预测市场的涨跌。这是典型的交易谬误,或者说是因为他们不想亏钱,所以才着急去看医生。他们越害怕,就越会注意什么。过分关注的结果总是弄巧成拙。所以交易心态总是弄巧成拙。相对于很多不懂赚钱的交易者来说,稍微好一点的交易者想着每天遇到一两个大行情,一夜暴富,这又是一个误区。

交易的逻辑是什么?

盈亏是一样的!

一切都是矛盾的集合,这是最简单的哲学。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面性,市场走势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每一笔交易都是同一个盈亏来源,所以一个交易系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不确定性中捕捉到硬币的每一个正面。

比如抓大放小就是这个意思。当你想把握所有市场的时候,往往把握不了所有市场。不亏等于赚。当然,你赚的不是钱,而是下次赚钱的机会。

折线图是交易这种商品时人的心理状态、资金状态等等的积累。但是出现的是价格、成交量、k线和各种指针,而在这些信息中,决定你行动的只有两个东西..买卖。

折线图右侧最迷人;线形图的左侧最清晰。会涨的股票条件都一样,但是条件一样的股票不一定会涨。买卖之间,看图需要一点实力,买卖之间,也需要一点运气。

有人说,如果每一波都做对了,那炒股还有什么乐趣?好奇怪的一句话,操作股票不就是希望每一波都做对方向吗?难道不是追求低买高卖的转折点吗?抓住每一个浪有什么错?这难道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并没有错。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每一点都做对。十有八九能打中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你能把所有的波都弄对,包括点,你早就是超级大富翁了,股市真的没什么好玩的。因为都在手心里,你玩什么呢?

看对了,开心点,看错了,复习。在对与错之间,如何做到对的时候多赚一点,错的时候少赚一点,年底结算的时候多赚一点,没错。如果每年都能盈利,那不是吗?

让赚钱的人去,让空手的人有机会买,是好事,不是坏事。大家不是都很开心吗?量领口太高不是很正常吗?你准备好接受了吗?受理点还没到,请耐心等待,该耐心等待了。

赢家是能赚能守的人。一波上涨会造就很多赢家,但是500点的回撤会让很多赢家变成输家。有什么区别?真赢家知道跑,假赢家只会享受账面上的利润,开心就好。

让位给底层,让位给头部,中间多吃。手术就是这样。做股票:第一,工具要简单;第二,思路要简单。

如果你是一个每天不做一两笔交易就手痒,以快进快出为交易目标的玩家,在我看来这不是短线交易,而是自杀交易。

其实短线一直是小资金快速积累资本的利器。大资金很难做短线,通常做趋势交易。为什么?我们要明白,几万几十万对市场的流动性来说,其实不算什么。作为小资金的操盘手,短期内进出非常容易。这就是所谓的船掉头。那大笔钱呢?很有可能一次随机购买对市场来说就是一次地震。一旦出现大量抛售,很容易把市场流动性吹爆,没有连接盘。这使得船很难掉头。

大资金的好处是,只要赚到10%-20%,就为自己的整个市场赚了别人很多钱。如果能一年翻几倍,或许有可能把市场榨干。小资金呢?即使你把它乘以100倍和1000倍,它对市场来说仍然是毛毛雨。市场的流动性是有限的,所以注定了资金越大,增长速度越慢,但每一次增长都是暴利。大资金的每一次增长,都相当于一次性从市场抽走了大量的血液,市场再来几次就会挂掉。你能取多少钱?市场根本吓不到你。

小资金的优势是灵活。不要低估这种灵活性。灵活,就是只要你严格遵守止损纪律,你就会闯祸八代,你很难让市场重创你(系统性风险除外)。但是,在今年的a股市场上,看看基金经理们的脸色,他们的钱又是怎么回事呢?你想止损,捕手还不够你塞牙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