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银行债券理财还会跌吗?

受防疫政策边际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放松、资金利率边际上行等诸多因素影响,债券市场出现调整,银行理财、债券基金等净值型产品纷纷撤退,导致投资者大规模亏损。据wind数据统计,近一周市场上,负收益的短期债基金占比超过90%,负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也超过40%。

大规模亏损之下,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选择了非理性赎回,有的产品短短几天就被赎回70%以上,甚至存在流动性风险。许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和基金公司也发布了“致投资者的一封信”,希望安抚恐慌的客户。无论是投资者、资产管理机构还是财富管理机构,此刻都在煎熬。

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年3月,也有上千款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当时也引起了投资者的不解、抱怨和赎回。

遗憾的是,时隔半年,熟悉的剧本再次上演。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不是坏事。投资者、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可以更好地理解银行理财和短债基金的本质,也是财富管理行业适应资管新规转型的压力测试。

01

以往银行理财产品凭借刚性兑付、保证收益的“优势”,迎合了大量低风险偏好投资者。但是,刚性兑付违背了资产管理行业的本质规律,在金融体系中积累了大量风险。因此,资管新规以“打破刚性交易所”为首要目标。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所有理财产品都应该是“卖者负责,买者负责”的净值型产品。

为避免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2018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本应在2020年底完成过渡,最终将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监管也希望给市场和投资者足够的缓冲和适应时间,改变过去的管理策略、销售方式和投资预期。

但是经过这些压力测试和检查,似乎大家还是没有适应。

时光列车滚滚向前,车上的人却还陶醉在过去的幻觉中。为了满足投资者“根深蒂固”的预期需求,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将低波动性的净值型产品贴上“理财替代”和“稳健收益”的标签,通过展示业绩比较基准、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和最近一年的收益,向普通客户销售。但大部分客户仍将这类产品视为存款的替代品,对保障收益有明确的预期。

这种错配的风险遇到市场波动,很容易因为巨额赎回而演变成危机。

02

事实上,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此轮债市波动都不是特别大。

纵向来看,以“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为例,当前市场自6月11以来下跌0.71%,实际上远不及2016年债灾期间的2.06%和2020年5-7月的1.93%。横向来看,以美国为例,自美联储本轮开始加息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在过去一年中上行超过250BP,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轮仅上行20-30BP。

前两次主要的债券市场调整对投资者的影响似乎没有这次大。美国本轮“猛烈”加息对美国投资者造成的扰动似乎有点平静。

那么这次债市调整就不是特别的权重股了。为什么会在市场上引起这么大的负面反馈?木叶认为,资管新规实施后,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没有把客户的预期管理在金融专业的合理范围内,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根据资产管理新规的要求,除了少数符合要求的资产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外,大部分资产都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估值。市场估值意味着有涨有跌。事实上,市场估值下的债券投资不仅仅是收取一个稳定票息那么简单。债券价格受宏观环境、市场利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等诸多变量的影响,债券价格上下波动在所难免。但是,资产管理机构已经无法通过过去“单独定价、滚动发行、期限错配”的方式,将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稳定”在向客户展示的收益率上。这就导致了所见即所得的问题。

新时代,客户所见即所得;在净值时代,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得到的。无论是资产管理机构还是财富管理机构,都不能保证客户赚钱或者赚到足够的钱。投资结果永远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时间越短,不确定性越大。理财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效果明显且不确定。

而这种看到之后就很明显,不一定得到的不确定性预期,并没有有效传导给投资者。相反,一些财富管理机构为了增加销售额,迎合投资者的“执念”。通过展现一定的数值,比如业绩比较基准、成立以来的收益、过去一年的收益等。,投资者对保证收益有一种强烈的、不合理的“确定性”预期。对于有历史包袱的银行来说确实如此,而没有历史包袱、净值完整的短期债基金产品也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被视为银行理财的替代品。

市场稳定的时候,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投资者三个方向走,平和,所有权上升。资金的持续充裕也导致了信用债市场的拥挤。随着资产的日益短缺,债券收益率一再被压低,风险不断累积。

一旦遇到麻烦,这种建立在不合理预期基础上的信任很容易崩溃反咬一口。当“本应盈利的产品”产生亏损时,缺乏有效预期的普通投资者很容易选择恐慌性赎回。为了应对巨额赎回,产品经理被动折价变现债券,导致债券市场的踩踏,进而导致产品净值进一步下跌,恶性循环。

当初,投资者有多爱就有多爱,当保本保收益的光环被打破,“跌下神坛”的理财产品会承受多大的压力。辛辛苦苦半年积累下来的收益率和保有量,短短几天就全部返还。

03

投资者预期与产品收益表现不匹配,诱发资金赎回。从资产市场的角度来看,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者行为的变化也成为风险放大器。

过去,银行理财是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债券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在摊销成本估值和刚性兑付的背景下,银行理财的投资者不会感知到债券市场的波动,银行理财也不需要应对净值波动带来的赎回压力,而是可以在债券市场波动时作为稳定市场的力量出现。在债基投资者中,机构占大多数。机构相对更理性。即使需要赎回,他们一般也会提前和管理人沟通,尽量减少对投资方流动性的影响。

净值之后,这些情况都变了。

首先,由于净值变动后债券价格的波动会体现在产品的净值上,银行理财不得不面对净值波动带来的赎回压力。资金端的赎回扰动最终传导到资产端的投资,银行理财也在债券交易中作为卖方出现,或者通过赎回债券基金间接卖出债券资产。随着非标资产的压缩,银行理财的投资构成中标准化债券占比不断上升,信用债占比已超过50%。赎回带来的抛售必然对信用债的流动性造成压力。

其次,在债券基金,尤其是短期债基金中,有了互联网渠道的加持,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也与机构投资者相当。受风险承受能力、专业背景和情绪影响的限制,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做出非理性行为。繁荣时蜂拥购买,波动时一哄而散。比如这次,很多以散户为主的短债产品,短短几天跌幅超过50%。债券基金也成为此轮债市调整的卖方。

第三,为了让净值型产品在收益率上满足普通投资者过去的收益预期和排序需求,在没有非标资产高收益率加持的情况下,资产管理机构只能通过延长期限、下沉信用、提高杠杆来尽可能增加投资收益。但这种操作也会增加风险,卖出时会面临更大的净值波动。

另一个担心是,过去银行的金融负债相对稳定,信用债资产配置以持有至到期为主,交易较少,信用债资产流动性相对不足。在债端不再稳定的情况下,信用债市场的流动性和参与者的交易能力能否支撑赎回带来的交易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检验。

可以说,由于没有形成合理预期的个人投资者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风险。

市场波动带来的散户非理性行为最终传导到债券市场。在赎回的压力下,参与债券投资的机构只能不计成本地砸盘抛售,造成踩踏事件。久期越长,资质越差,杠杆越高,亏损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整只是市场风险因素所致,不存在信用风险事件。实际上,由于我国信用债的定价体系不完善,在各种“信仰”的加持下,债券的评级结果和估值是扭曲的。目前的债券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债券的信用风险。如果未来同时遭遇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事件,危机会更加严重。

04

资管新规颁布四年多来,资产端基本完成了净值化转型,但作为资金端的投资者和财富管理平台,依然没有摆脱过去的路径依赖。

资本方的偏好也会传递给投资方的资产管理人。为了迎合不合理的预期,导致运动变形,重回老路。每次不合理的预期落空,都会导致客户投资体验不佳,也会导致客户对理财行业的不信任。从最近的市场测试来看,财富管理行业应对资管新规的转型还很难说成功。

如何帮助客户建立符合金融规律的合理预期,是财富管理行业应对这种转型的关键和源头。

“以客户为中心”也是近年来财富管理机构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以客户为中心”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客户不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当客户对产品的预期不合理时,应该做的是引导客户对产品风险和收益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和预期。而不是简单地给它贴上一个健壮的标签,贴上一个收益率的数字。

比如短期债基金,风险收益特征明显,具有投资配置价值,短期波动也很正常。但从拉长周期来看,持有一年就盈利的概率很大。如果客户能够通过关注产品的波动回撤数据,持有一定时间的盈利概率指数,在投资前形成合理的认知,客户在遇到波动时会更加冷静理性,而不是一下子赎回。

当然,展示更多的风险指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产品的销售和转型,这就涉及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权衡。但是,短期利益其实很容易回报。售前的美有多不切实际,售后的维护就要花多少精力和成本。

银行理财、债基净值下跌、巨额赎回,对投资者、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都是很好的警钟。相信这次交了学费之后,行业参与者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在下一次市场考验到来的时候,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

不幸取决于幸福,幸福取决于不幸。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