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历史上真正的借草船放箭的人

孙权:历史上真正的借草船放箭的人

据史书记载,西晋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兀术·孙权传》中写道(建安十八年,214)权乘大船来观军,大臣弓弩狂投其船,但船偏重。权归船,一面受箭,船平,乃归。这是一艘借箭的草船。

建安十八年,孙权乘船来观军。曹操下令射箭。结果一万支箭射向孙权的船,船向一边倾斜,孙权下令掉头,使“万箭齐发”,然后安全返回。

“借草船之箭”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发明的,诸葛亮这辈子都没做过。但这个故事也是有原型的,罗贯中不是凭空捏造的。正史中,草船在孙权与曹操的战斗中借箭。

据《三国志·兀术·吴·专诸二传》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交战,乘独木舟突入曹军阵前,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独木舟行五六里时,曹操见一扫浩荡之势,叹曰:“子当如,刘景升之子当如豚犬!”然后命令弩兵向吴川开火。不久,孙权圩(今安徽省潮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第一次交战,曹骏就被打败了,所以他坚持不住了。有一天,孙权的独木舟因为一边箭太多,有翻船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让对方再次中箭。过了一会儿,箭都射光了,孙俊的鼓和音乐响起,他安全地回来了。

由此可见,借草船放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而且发生在赤壁之战(公元213年)五年之后。

一个改编自史料记载的草船借箭真实事件的故事:诸葛亮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80万大军攻克吴栋。孙权和刘备计划联合抗魏。孙权手下有个叫周瑜的将军,既聪明又勇敢,只是有点小心眼,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因为水战需要箭,周瑜让诸葛亮负责十天造十万支箭,但是诸葛亮只需要三天,并且愿意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任务愿意受罚。

周瑜认为三天造十万支箭是不可能的,正好利用这个机会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方面吩咐军事工匠不要准备所有制作箭的材料,一方面又吩咐大臣鲁肃打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遇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请你帮我处理这件事。我希望你能借给我20条船,每条船上有30名士兵。船上要用绿色布帘罩住,船两边要布置1000多个草靶。不过,这件事一定不能让你们省长知道,否则不行。”

鲁肃向周瑜汇报,只说不用准备物资,只字未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周瑜想:他一定建不好。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偷偷约鲁肃一起上船,说要一起去取箭。诸葛亮下令把船上的绳索连起来,赶到对岸去。

那天河上雾蒙蒙的,对岸一个人也没有。当小船驶近曹骏的水寨时,诸葛亮命令把船摆开,让士兵们击鼓呐喊。以为对方要来攻,曹操怕因雾中埋伏,便派旱村弓箭手六千人向河中射箭,箭如雨点般落在草靶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掉头,让对方中箭。太阳出来了,雾就要散了。诸葛亮命令小船迅速返航。

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此时船两边的草靶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箭,每艘船上至少有五六千支,总共二十艘,总数远远超过十万支。鲁肃给周瑜讲借箭的故事时,周瑜叹道:“诸葛亮计策高明,我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