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快速成长的思考

关于教师如何快速成长的思考1我读了罗树庚老师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及专业发展必备的六大素质》整整一个月了。我不想快速阅读,以免亵渎一本好书,浪费它而得不到精华。所以,每次夜深人静,没人打扰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书。在我心里,这是一片鸡毛中的静处。我不想慢下来。我会迅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每一项生活任务,我会聆听智者的教诲。在这一个多月里,通过阅读,我收获了很多。有些书会让你产生眷恋之情,因为它们让你在某一个瞬间感到内心的感动。但是罗叔庚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感觉总是直击我的内心。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案例,似乎都有自己的影子,静下心来读,仿佛有一个智者和我不疾不徐,在经典上讲课。特别感谢我亲爱的闫梅老师送我这本书。

最近有一天,我和十几岁的同学聊天。当我们谈论现在的生活时,我们不仅仅是失望。曾几何时,我们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时刻准备出击。然而,在柴米油盐的侵蚀下,我们感到更加不知所措,精力被分割,面容越来越模糊。少年时,我从未想过我们会成为生活的奴隶。早上你要把孩子匆匆送走,自己去学习。中午要赶班去幼儿园接期待的小朋友。晚上,上完最后一节课,要在天使和恶魔之间自由穿梭。看看牛娃群里各种救火的战友,哄着泪流满面的孩子做完拼音算术英语启蒙的各种卡,到处都有鸡毛等着你。上课没准备,地板没拖,碗没刷,衣服没洗。还有一个祖宗,学习的时候喊着睡觉,但是上蹿下跳,你却要用坏。总之,姑娘,你必须保持一种良好而独立的魅力。

一天晚上,当孩子们读《千字文》读桃花的时候。我不禁脱口而出,“竹外有三两桃花,春水暖中有鸭先知。”孩子们崇拜地看着我,我感到如此自豪,如此有工作之体的感觉,我想继续背诵诗歌,然而,突然我的大脑是白色的。是的,它只是突然变白了。有时候,我的大脑就像一台旧电脑。突然,电源会自动切断。然后重新启动。我不再是一台流畅的电脑。我可以切换许多频道,同时处理许多任务。

但是,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平凡。我不甘心平凡,因为我觉得自己真的没有那么坏,还没到暮年。我既没有倚老卖老的年龄资本,也没有养老的经济资本。我无法以懒散的态度面对对我寄予厚望的家人和朋友。就算没人做,这辈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彼岸没到达,我还是不能不折腾。所以,女战士,你必须继续战斗。

第二个不愿意的原因是我有一个像朝阳一样有无限可能的孩子。他的人生是全新的,他的人生轨迹也会有全新的变化。我想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有什么样的精神背景。我想让他看到他有一个勇敢积极的妈妈。我要他从此自立门户,做一个行走在风中,关心世界的人。但是,首先,我想用一种我从未有过的性格来激励自己。因为我想让我的孩子有更好的事业,更好的生活,更好的选择。所以,女战士,吐槽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当真。

读书是为了听智者的教诲,反思要像照镜子一样,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展示出来。于是我仔细照了照镜子,发现这本书像神算子一样,计算出了以下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对沟通的部分没什么感觉。所以跳过它。剩下的五支部队,集中力量。

1,正确的认识自己。

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卢梭说:“所有人类最有用、最缺乏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特雷斯说:“人生最难的是认识自己。”

而我对自己缺乏更深入的了解,不了解就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我有点温柔,讲道理,不自律,但是不想拖别人的后腿。因此,我们自己的许多事情显然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有些进展停滞不前,因为我们害怕疾病和医生,因为我们怀疑逃避。人在舒适区待久了一定不是好事。

所以今天,我要给自己发一条信息。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总是试图妥协的自己。

2.通过反思来保持你的注意力。

就像书上说的,在信息时代,我们的专注力在溶解,注意力在降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尔伯特·西蒙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再是价值,而是注意力。置身于这浩如烟海的信息中,你是否感到失控?是否有被海量信息窒息的溺水感?你是否感到不知所措?这些现象我在书中都有提及。现在很多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看到眼皮之间的打斗,是绝不会罢休的。本来手机是人类的工具,现在看来人类几乎已经被手机奴役了。

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不被浮华蒙蔽双眼?怎样才能到达最高峰?要保持注意力,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要浮躁。没有噪音,微信和QQ即时通讯平台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信息需要我们一直做。暂且放在一边吧。善用每一天的整块时间,把碎片化的时间留给处理即时通讯的琐事。信息时代。为了保持注意力,我们需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冥想。

这对我很有利。我们抵挡了很多攻击,却给自己的软习惯埋下了一个大洞。

3.集中火力行动,烧开一锅水

我在这里读到的主要是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每个人都是先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然后他保持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这个人才能最终有所成就。这是他说的。集中火力烧开一锅水,就是什么都不集中,该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该睡觉的时候集中精力睡觉。这句话让我很感动。我们现在很多人吃饭的时候都在刷手机,睡觉的时候都在想白天还有什么任务没有完成。整个系统是无序的。在一个无序的系统中,人们很难真正拥有权力。

从教多年,我们很多人把教育退化为教学,再退化为教学。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生态链。我也想对自己有所警觉。

最近王老师给我推荐了一套书,《孙瑞雪三部曲》,然后我在网上拿到了电子版手稿,迫不及待地看完了,我彻底长大了。推荐你读一读。我觉得我应该接受孩子们的情绪。很多时候我着急,他也着急。我把她带进了一个怪圈,然后看完这本书,我的心灵豁然开朗。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收获。后来我在想,如果把这个想法放到教学中,应该能有所成就。

4、学习能力向红花和毛草学习。

跳水是灿烂的孕育,是拔节的准备,是起飞前的衰落。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潜心练习基本功,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师素质。只有沉浸自己,广泛阅读,才能积累当老师的信心;只有沉浸在教学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教师技能。

红花、曹髦和毛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耐得住寂寞,长根,积蓄力量,等待生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各种琐碎的事情都是我们要面对和处理的对象。内摩擦和外摩擦都存在。有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力气了。我误以为沉默是金,的确如此。聚集力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抛弃无用的社交,在自己关心和研究的领域保持冷静。首先你要搞清楚你是谁,然后你才能知道你能成为谁。

5.有内驱力的人是被逼出来的。

我很幸运有一个能逼自己的领导和一个互相鼓励共同成长的小圈子。我觉得我很幸福。孩子睡着后,我坐在桌子前,默默看书,理清思绪。这其实是一种享受。在日本有一种流行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我觉得有时候我们要分析自己的大脑。当我们坐在这里整理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自己在树上做的记号,每一个字都是对自己的鞭策,对自己进步的促进。也是一系列脚踏实地的脚印。人是被逼出来的。

这让我想起有一天我去听了孟老师的课。课后我们点评了孟老师的课。孟老师很谦虚,从头到尾都很认真地听。作为来生,我应该先学这个。上课的时候,旁边坐着一位大神感恩。赵老师业务精湛,乐于助人。她很多精妙的指令对我来说就像挖金矿一样。之后和傅老师走了一圈,在傅老师办公室聊了一会,感觉又挖到了一个金矿。我发现自己好傻。为什么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前辈,我却闭眼了那么久?

回到今天的课,我什么都没得到吗?这么说是多么不合理。谢谢你的帮助。但是如果别人不逼自己,你不逼自己,那你什么也得不到。如果你问,前面有座金矿,但你要花十年时间才能把它打开。你会做吗?q,开金矿需要一层皮。你做还是不做?不管怎样,你必须做。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你可能工作久了,发现前方并没有金矿。然而,如果你留下来,金矿能在你眼前爆裂吗?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只要能得到什么,我就永远不会厌倦。毕竟我是空手来的。

这样梳理,感觉好像又回到了成长的起点。别忘了你那颗主动的心,十月,带着下一本书起航!感恩校领导搭建平台,感恩有优秀的伙伴一路支持。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的思考2本书是对罗叔庚老师从普通教师到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的总结,明确了教师快速成长所必备的六种素质,即内驱力、学习能力、行动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这本书可以帮助那些不甘平凡,不放弃成长的老师少走弯路,让更多的老师摆脱成长困境,突破成长瓶颈,成为高效快乐的老师。

这本书的特点是,不讲这些品质的道理,也不只是讲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而是用他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在罗老师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的观点,比如“从头到尾”、“系统思考”等。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分数”等正常事物有自己的新思考,可以看到他以“红花、毛草、竹子”等鲜活的事物来延伸自己独特的教育观。看完这本书,我有了起床的动力。

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在书中,罗老师坦承,教师很忙,教师需要面对太多无休止的杂事,无意义的培训,无数的检查,教师的低收入有待改善,面对家长和社会的多元需求,教师手忙脚乱很正常。他没有教训我们该怎么做,而是和我们一起战斗,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灵感:

教师的成长来自于内驱力。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向上成长的动力来自于内驱力。一辆发动机还没启动的车,无论多少人推,无论多努力,都永远赢不了一辆启动了发动机开得很慢的车。同理,教师的快速成长是自我觉醒,来自向上成长的内在动力。每个人都想要最好的,却不知道最好的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赚的,自己奋斗的。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说明你做得还不够好。想要让自己快速成长,就要学会“逼”自己。“人是逼出来的,脊梁是甩出来的。”你应该总是和自己过不去。试着强迫自己。不强迫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不平凡的老师,一定要从内部找原因,要有向上的欲望,并付诸行动。

教师的成长来自行动。

罗叔庚老师用这些策略,比如“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注意收集学生思想的火花”、“同一个教案,两节课”,让你认识到,一个人即使制定了再高的目标,再好的计划措施,如果不付诸行动,计划的措施也无法落实到位,设定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0.1总是大于0。立即采取行动,差的结果总比没有结果好。每天前进半步,一年就能前进180步,十年就有可能把别人甩了。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以我必须学会专注于一切。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注,所以优秀。只要行动上哪怕有一点点进步,也是成功。所以申报了市政项目,参加了社团学习,希望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师的成长来自于研究。

教师职业要求我们研究教育,必须从“教师”向科研教师转变。在《做一个善于调查教育的老师》、《做一个标记让你与众不同》、《需要更多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实施教材的工作者,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造的过程。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鉴于历史的特点,我在尝试用思维导图来建立知识体系,让广泛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有条理。

六本初中历史书的知识就像一个知识的海洋。如果把这个海洋用结构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全景,将有利于我们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使教师从整体上梳理教学框架,同时也能兼顾细节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结构化、组织化、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的成长来自于反思。

反思是自我比较,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他人的学习方式。罗叔庚老师通过“把握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保持注意力”告诉我们:教作文、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只有不断积累才能攀登理想高峰;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生命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

最后的理解是:思想变了,态度就变了;态度变了,行为也会变;行为变了,能力也会变。有了能力,我们就逐渐有了“融入和改变环境”的力量!心态要好,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生活的酸甜苦辣。你经历过,努力过,争取过,你是赢家。

关于教师如何快速成长的思考3《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书的作者罗树庚老师用轻松活泼的笔调把教师成长的大主题讲得非常清楚。在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读这本书,都能给他们启发。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很高兴在前辈们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这本书给了我更强的动力,也让我的教学生涯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本书总结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六大必备要素:内驱力、学习能力、行动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

首先是内驱力,教师的快速成长源于自我的觉醒。看到内驱力那一章的时候,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你在为谁工作?”看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想起了在一次讲座中听到的另一个类似的问题:“是你需要这份工作,还是这份工作需要你?”

因为教师工作的繁琐,我听过很多人抱怨安排了那么多杂事,抱怨这个教师的工作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轻松,好像这个工作是自己做的好像是在给别人打工。其实就像书里说的,“无论是从养家糊口挣工资的角度,还是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角度,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毕竟我们不是为学校、家长、学生工作。我们都在为自己工作。

有强大内驱力的老师,一定是“孙”老师。

就像一个小太阳,每天都处于稳定的状态,有自己的能量,走到哪里都发光。这样的老师不需要外界督促,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可以安安静静的教书,专心育人。要想拥有强大的内驱力,就必须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把平凡、普通、琐碎的工作与责任意识、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让自己成为发动机,才能像太阳一样拥有源源不绝的能量。

第二个核心素养是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默默积累的过程。这本书生动地比较了两种植物,其中一种是红花。在它生长的前八个月,红花只有拇指大小。但在金秋十月,红花仿佛被施了魔法,它的枝条和花冠一天扩张3米。短短几天,红花就能迅速覆盖一亩地,开成一朵朵光彩照人的红花。就个人成长而言,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学习就像火红红花的跳水。作为老师,我们的潜水就是苦练基本功,博览群书,沉迷教学。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个人的学习速度。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读书,就只能面临与时代脱节的命运。

第三是行动。现在开始做任何事都不晚。

书中告诉我们“对于老师来说,模仿是成长的开始”。模仿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课堂是一个永远无法完全复制的奇妙旅程。即使是同样的教学设计,因为老师的个人因素,因为学习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上课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教师来说,还有“注意收集学生的学习轨迹、思维轨迹、思想火花”。工作之初,每天忙于各种事务。虽然我总是在做事,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不知道这么忙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点是沟通。沟通与交流是,也将永远是教学的核心。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师生和学生在群体生活中的情感激荡和真实体验。我们最怕遇到“特殊”的学生或家长,遇到他们就会抱怨。其实跟特殊学生和家长打交道,是老师难得的成长机会。既然遇到了问题,不如心平气和,把解决问题当成研究问题,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

沟通的基础是学会换位思考,重点是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到情感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家长和老师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同,但不能上升到感情上互相排斥的地步。

第五是研究力。我们经常听到“教而不研是浅,研而不教是空”的说法。

研究和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我们需要用研究的方式工作:在实践中,我们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反思总结。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教某一门学科,还要不断研究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培养目标、学科评价体系,这样才有见树见木的智慧。

最后是省力。有这样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历+反思。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老师们好像每天都蹲在镜子前,有上百双精英的、敏感的、善于偷窥你的优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停地盯着你。”现在,作为一名初一新老师,我每天都要面对班里四十多面“镜子”。我总是从这些“镜子”中回顾自己工作的得与失,也从这面“镜子”中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不禁感叹我真的要坚持读下去,选一本好书来读。“一个会读书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读书的人,可以改变一个学校的命运。千千成千上万能读书的老师将改变无数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不知道改变孩子的命运有多难,但我愿意以书为舟,不断实践和反思,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成长!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有时候为了给孩子营造氛围,我会装装样子,但一般是看不下去的。但是,当我拿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的时候,所有发生在我身上的实际案例和困惑,都可以在书中轻松的得到解释,于是我认真的阅读了这本书,及时的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第一,人是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教书十几年了,也没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成绩。我就是上课,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平淡无奇,没有通宵达旦的痛苦经历,没有和同事一起磨课。看到别人取得的成就,你会羡慕一两天,然后就变成浮云,随风飘走,继续自己一贯的套路。我从来没有逼迫过自己,也没有挑战过自己。我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缺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作为自信。

看完罗老师的书,我总是督促和鼓励自己从一节课开始改变,多看一些优秀的课来教育大家,不仅要看历史这门学科,还要集思广益,全面学习。初始阶段,就算是占便宜,完美的拿去也是可以的,因为罗老师说模仿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备课时,要准备十篇史料而不是三篇,并仔细筛选哪一篇更符合课文的课标,哪一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因此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课中和课后及时写反思,为来年重用做调整。这样不仅能在你的作品上留下痕迹,还能积累丰富的素材。机会来了,你才能以满满的正能量敢于挑战。

第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身边的同学,有的令人敬佩,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他,有的调皮捣蛋惹人厌,觉得无可救药。在学习了罗老师的文章后,我的心灵平静了很多。善待每一个学生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职责,善待学生需要谨慎。教育无小事,教育无处不在。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眼神,不经意的动作,不经意的话语,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踏进211的重点大学的大门。我们更多的是一个普通人。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高标准的生活格局,这叫真正的师爱。我们需要包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不局限于他要背哪个题目,而应该教会他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服,不沮丧。

第三,做一个书生气十足的老师

书籍是最高档的美容产品,也是最有效的营养物质。一个会读书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读书的人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千千万万会读书的老师可以改变无数孩子的命运,从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罗老师朴实、通俗、富有哲理的话语,说明了一个老师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行。所以,读书应该是一种日常生活,而不是在我觉得应该学习的时候,或者在我知识贫乏的时候。希望以此次读书活动为契机,净化心灵,敞开心扉,提升自我,走进学生,为我的教育生涯增添一抹亮色。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应该努力成为那种老师。我希望我能。希望儿子能遇到一个有趣又博学的老师,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我一直在努力成为这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