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流传下来的禁忌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人传下来的禁忌需要我们去了解。我们最好不要碰这些禁忌。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人流传下来的禁忌的相关内容。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1 1。吃饭时的禁忌。
1,不要用筷子敲碗。古人认为挨家挨户敲空碗的是乞丐,所以吃饭时用筷子敲碗是非常忌讳的。
2、避免手掌朝向上碗。这个禁忌也是因为乞讨者在乞讨时会将五指朝上握在碗底。
3、避免筷子垂直插入米饭中。古人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把筷子竖着插在饭里。不祭祀时把筷子竖着插是不吉利的。
4.避免擦桌子和扫地。请客人吃饭,如果在酒席还没结束就开始收拾空碗空碟,会被认为是“赶走客人”,这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另外,吃饭时避免在公共场合大声吃东西、大口喝汤、剔牙也是极其不雅的。
二、穿衣时的禁忌
1,忌白衣服白帽子。在古代的丧期,丧服是白衣服白帽子,所以不能同时穿白衣服白帽子,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同样,窗帘也不能换成衣服穿。
2、避免掉鞋和踩别人的鞋。古人对丢鞋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很可能会被敌人得到诅咒。《管子》里有一个故事:齐襄公外出打猎时,不小心丢了一只鞋,齐襄公派人去找,但没有找到,于是齐襄公对他的男人挑了一个大责任,把他打得鼻青脸肿。作为君主,鞋子显然没那么值钱。齐襄公如此生气的原因是他被禁止丢鞋。同样,鞋子与人的脚是紧密接触的,所以古人非常忌讳随意踩踏别人的鞋子。
3、男生不穿衣服。孩子们不能穿羊毛或皮革制成的衣服或裙子。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衣着要与内心的品行相称。君子不要花里胡哨的衣服,要整洁,所以他教青少年不要追求奢华的衣服。
4、忌衣服穿。早在汉代,“反悬冠”是非常忌讳的,被认为是“衣如死人”。在土家族地区,有一个禁忌是不要把簸箕倒放在房间里,因为这意味着埋葬人。所以古人往往忌讳一切颠倒,翻衣服。
三、家居禁忌
1,会打官司,声音会提高。这个禁忌的意思是,当你要去主人家做客时,你要发出声音让对方知道,在很多地方,连亲戚都要在大门口咳嗽一声才能进医院。
2、会入户,视其而定。客人进入主人房间后,眼睛不能左顾右盼,以免看到主人的忌讳。
3、避免坐无座。当然,现代人大多不习惯像古人那样席地而坐。但是,古人坐下的时候,下面一定要有席子,因为只有在葬礼、战场、诉讼的时候,才会坐无座。古人认为无座即悲,所以有坐无座的禁忌。
4、避免双腿坐在外面。《礼记》上说“坐无畚箕”,意思是坐着的时候不能把腿向外伸开,因为这种姿势很不雅观,会暴露四肢的私处。孟子的妻子不小心犯了这个忌讳,惹得孟子大怒,差点和她离婚。
5.男女七岁,座位不同。7岁以后,男女生不能同床。这是因为小女孩要“逐渐懂得男女之防”。
6、避免镜面损伤。镜子、发夹、发簪都是日夜有人陪伴的,故意打碎或损坏是非常忌讳的。
第四,旅行和行为禁忌
1,避免“指指点点”别人。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故楚越人欲速则不达,与人说话,与人吐唾沫,则人之唇婴肿而造之。”在古老的楚越国,指和吐都是巫术常用的诅咒方法。虽然所谓的巫术并不真的具有所谓的杀伤力,但是从礼仪上来说,指指点点和随地吐痰都是对对方极大的挑衅和侮辱,所以古人对此非常忌讳。
2.旅行时避免饮用田野和溪流。这个禁忌主要是关于健康的,因为田里、小溪里可能有水蛭。
3.父亲和儿子不能一起乘船。《庄泳孝篇》对这一禁忌的解释是,如果父子同舟,一旦遇到风浪,就会“合生而死”,也就是说这个男性会死。
4.不要在五月出行。这里的五月指的是农历。根据生活经验,古人认为五月“易发暑疫”,出行的人常受酷暑之苦,遭遇不幸。所以有了五月的习俗,商人不出行,官员不上任,房子不能盖,席子不能晒。这些其实都是生活经验形成的禁忌。
5.同辈人应该避免直呼其名。在古代,只有长辈才能直呼晚辈的名字,而同辈或晚辈不能直呼对方的名字,这样会被认为是不尊重甚至是挑衅。比如三国时,同行互相夸赞,管叫常,张飞叫义德。当然,现代人早已失去了选词的习惯,所以直呼其名也就没那么讲究了。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2。第一,大喜容易失手。
做人,不要大喜过望,而要“不以物喜,不以己喜”。当你快乐的时候,你难免会想和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冷静,不要说大话,否则你会觉得自己是个轻浮的人。俗话说“话多了就没了。”不知道是哪一句,就错了。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人了。
第二,大怒容易失态。
这是很常见的。很多人难过的时候会生气,经常会做一些对别人不礼貌的事情。现在社会是法制社会,很容易为自己的错误付出责任。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生气。
第三,容易发脾气。
人在惊慌失措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失态。古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在一起谈天下英雄的时候,刘备一慌把筷子掉了。像刘备这种人,慌了手脚还这样,一般人就更难做到了。所以,生活中要“隐身”。
第四,大悲易失面子
这里的面子不仅指外部信息,还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当人面对太悲伤的事情时,难免精神状态会很压抑,从而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就像现在社会上相爱的恋人失恋了,有人会哭死。其实换个角度考虑。失恋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人的生活还是会很精彩。
五、大音乐容易失察。
人在开心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开心,所以会放松对外界的警惕。就拿将军过去的胜利来说,他肯定会因为喜悦而对敌人失去警惕,很可能会遭到敌人的伏击,导致全军覆没。
第六,大欲望容易失去完整性
意思是在欲望的诱惑下,意志不坚定的人会失去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贪图一点点蝇头小利,从而做出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所以,一个男人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否则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七、大思维容易失恋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来回看。过多的担心会导致错失良机。就拿爱情来说,很有可能在你考虑合适不合适的时候,爱情就溜走了。
八、喝醉了容易失德
俗话说“烈酒吓人”,人在喝醉的时候,言行会不受大脑控制,往往会做出有损道德的事情。这告诉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轻易喝醉。
九、大话容易说漏嘴。
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浮夸。古语有云,“君子一言难尽”,言出必行。在你真正吹牛之前,你首先要权衡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
十、欲望大容易死。
欲望在这里就是欲望的意思。世界上的欲望太多了。有些人想要钱,有些人想要权力。不要过分追求他们。你的终究是你的。如果你坚持,很容易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3中国人对自己的身体禁忌。
中国的老百姓只是尽量远离那些神圣的权威体和不洁的危险体,当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他们害怕神秘力量更强的人体通过接触、视觉、声音传递伤害自己的身体,这是人体对自身以外的禁忌。此外,人民还认为,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身体采取一些禁忌的行动,以进一步确保自己的身体安全。
赤裸裸的禁忌
在中国,人们被禁止暴露自己的身体。除了孩子们可以光着身子跑来跑去,
成年人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身体暴露给别人。民间有句话叫“男不露脐,女不露皮”。可能是出于对男性干重体力活太热的担心,也可能是出于对男性上半身无性刺激敏感区域的考虑,所以对男性上半身暴露的限制并不太严格。对于女性来说,要求的严格程度是惊人的。旧社会的女人,都是普通人,家境好,从小就躲在闺房里。俗话说“出不了前门,出不了二门”,整天呆在家里。这意思无非就是把难以包裹的脸和手藏起来,不让外人看见。因为女性任何部位的裸露都会产生“性吸引力”,引起男性的情欲,导致灾难。《孟姜女传说》中,万喜良为逃避修筑长城的苦役,跳进孟姜女家中,玩水时碰巧看到她裸露的手臂。因此,孟姜女不得不成为万喜良的妻子。从这个角度来看,裸体禁忌的根源不仅仅是不礼貌或者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还有更深层次的信仰根源。也就是在别人看到自己赤裸身体的同时,自己的灵魂被这个人拿走,占有,控制。这样一来,赤身裸体的人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只能靠把这个人带走。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东西在后来封建礼教的影响下改变了面貌,变得更加隐蔽。直到现在,人们提起一个人,总会有人骄傲而自信地说:“他,我见过他!””“我认识他!”“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从小就在水坑里洗澡。“等等,你还是能隐约感觉到他在说,“我有他!”“这个占有的概念,当然属于灵魂的占有!他越熟悉自己的脸和身体,就越牢牢地抓住自己的灵魂!
现代中国人对裸体还是比较忌讳的,但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死板了。禁止暴露乳房和性器官;对于四肢等不太性感的地方,就随它去吧;“比基尼”三点式泳衣的接受和人体展、人体艺术的欣赏,标志着国人在这方面意识的突破和进步。
骨骼禁忌
因为相信通过观看可以摄取和控制灵魂的巫术效果,中国古代就有很多身体意象。骨头就是其中之一。王符的《论钱复笔记》。《香烈》云:“人有其骨,而物犹有其形。”王充的《论衡》。《古香篇》云:“处理关节之法,乃察肤理以判人之命,无一不可。”王充还举了范蠡赴越和廖伟死于秦国的例子。他说:“越王是一个长脖子、长喙的人。他可以找* * *,但不能找* * *。”“秦王是个人,长着一双长眼睛,说话狡猾,有点善良,还有一颗狼心...你不能和他交朋友。”都是通过相面和职业来掌握对方灵魂的实证,从而避免。可见有“长颈鸟嘴”“长眼睛长眼睛”等骨骼禁忌。不祥之骨的共同信仰原则一旦在民间确立,不仅适用于他人,也适用于自身。所以,如果你有不好的预兆,你也会害怕自己。当然,这种相论是唯心主义的,但在民间仍有不少信徒。这种情况很早以前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在《荀子无相篇》中就指出来了。他说:“相人之形色,以吉凶见长,为世俗所称;古人无有,学者无道。”他还举了许多例子证明相面法不可信,指出“不如谈心。”可见,相面禁忌属于民间信仰,迷信谬误的地方早就被明眼人识破了。但是,民间信仰的存在和发展并没有因为少数智者的觉悟而停止和改变,相面信仰还在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发展和延续。民间有“上身长,辅佐王;上身短,浅福”,“上身长,坐中堂;下半身又长又忙的说法。这是奉承。还有一种说法是:“上身长,下身短。不吃饭就是懒。“这是工人爱惜自己的一句俗语。两种说法虽然立场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它反映了同一面相上不同位置的不同禁忌,也是相面共同信仰的特例。简而言之,民间还是相信骨法灵气的,“骨法是鲁的样子,颜色是好是坏。对于意志坚强的人,人们通常称之为“硬骨头”和“脊梁”。《西游记》中的白能从一堆骨头变成人形,也是中国人相信骨头是有灵性的证据。《水浒传》中,宋武用尸骨安葬其兄,今天对故人的悼念寄托在他的骨灰上等等。,这也和骨灵信仰有关。由于民间信仰骨灵,在迷信活动中,凡是骨相不好的人都成为禁忌的对象,骨相不好的人也深感嫉妒,想尽办法改变自己的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