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莆田市酉阳镇?

酉阳镇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东北部,仙永公路与普贤公路交汇处。辖17个行政村。

【沿革】酉阳公社成立于1961年,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1997,面积177.1平方公里,人口3.4万,辖酉阳、五春、天马、龙山、孤山、溧阳、侨光、五星、双峰、十里、和兴、陇西、兴山、狮山、路透、夏风。

酉阳镇位于仙游县东北部的山区,是永泰、莆田、仙游三县的交界处。位于东经118° 45′~ 118° 56′,北纬25° 33′~ 25° 44′,海拔495米,总面积176.47平方公里。1992年有17个村民委员会,213个村民小组,7606户,33195人。耕地19368亩,林地223957亩。镇政府设在酉阳村,距县城45公里。

酉阳被命名为酉阳溪。酉阳镇,又名酉阳洞,建于唐代,属仙游县管辖。四面环山,地势险要,素有兵家必争之地和通往永泰、莆田的交通咽喉要道之称。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洋人林万余人聚众造反,宋廷派官兵镇压,后人后来投降。次年,兴化县、兴化军成立,县治、军治均设在酉阳镇。明十三年(1448),兴化县废,酉阳划归仙游县,至清朝属兴泰里。民国属于古驿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九区、十区、酉阳区。1955年4月,永泰县潼关乡寨前村(32户)划入酉阳区。9月1958,属于麦斜公社。1961年底,成立酉阳公社。1984 65438+2月,改名酉阳乡。1992 165438+10月,改为酉阳镇。境内有汉代龙川城堡、南宋古惠正桥、将军城、古寨岭、兴山书院等名胜古迹。出现了金鲤、、詹、等名人。【编辑此段】酉阳镇酉阳镇、汤镇概况。宋元明建县兴化县,至今已有473年历史。另一个名字叫古邑县。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东北部。在这片17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有34000。

酉阳镇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如宋代古桥“郑辉桥”,现代革命文物仙游县第一支部诞生地兴山书院(建于1880);还有风景如画的天然石头城“龙过城”,环境幽静的“阅楼”,险峻山峦的“将军城”。还有最近建成的“仙溪诗社”和“天马山景区”。这些旅游景观充满了各种神奇的传说,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全镇森林覆盖率78%,山区面积22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654.38+0.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6立方米;果茶面积2万亩,以李子、柑橘为主,还有黄梅、油茶、橄榄兰、柿子、板栗等。毛竹林面积6万亩,占莆田市毛竹面积的38%,占仙游县的50%。是福建省九大高产竹林培育基地之一,食用菌生产已成为酉阳镇的支柱产业。竹、木、笋、果、食用菌加工前景广阔。水力资源储量2万千瓦,已开发水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2565千瓦,接入县城电网。建成3座调节水库,总库容654.38+0.75万立方米;拥有日供水量1000吨的自来水站和180多个小型自来水站。酉阳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矿产有叶蜡石、花岗岩、高岭土、朱砂土、优质矿泉水等十余种,其中叶蜡石是福建省储量大、品位高、质量好、易开采的三大基地之一。

游洋是永泰、莆田(今涵江区)、仙游三县的交界处。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在古代是永泰和莆田的咽喉。

唐朝以前叫酉阳洞,多是山川依山建村的聚落。到了唐代,中原士人方、李、陈等陆续从永泰等地迁到酉阳,带来了中原文化,称酉阳镇。据说这里曾经出过金鲤鱼、史宾、詹、白晋等名人。唐宋时期的酉阳镇管辖今天酉阳镇和石仓乡的大部分,湘西乡的一部分,中山镇蠡湖的一部分。

北宋三年(978年),在莆田县广业百丈岭,洋人林氏家族万余人聚众反宋。起义军规模庞大,占据了酉阳、广野的大部分山区,并在鹤岭关、古寨岭、贺郎岭、沮西岭、石壁岭、百丈岭等险要地区设置关隘,防守宋军,即现在的鹤岭关。起义军利用地形优势,在大洋中诱杀官兵,再经鹤岭关突袭仙游县。不久,经南安、洪濑,越过彭山岭、西门、晋江,攻陷泉州府城,一时震动。被封为“天王”的林居易,四面八方所向披靡。宋军动员了浙江和福建的军队提供帮助,并从王继生派出更多的军队前往国外。在官兵强大军事优势的围剿下,起义军苦战两年,终于被镇压下去。至今还有一座林将军庙,供奉着林的后人。

979年,宋太平复兴第四年,宋廷破坏酉阳原始森林中的民居,建太平军军政处,并在军政处旁设兴安县部。兴安曾辖酉阳镇(今酉阳、石仓、湘西)、莆田县百丈镇、永福县陈山头(今永泰县)、唐宓县魁头(今福清县)、百丈岭、下鹿岭山区。不久,太平军改名兴化军,兴安改名兴化郡。兴化军治,兴化郡治仍在原址,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如今,太平军刚成立时的“太平军”石额仍保存在酉阳镇小学。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兴化军政迁至莆田县县城,即今市区古塔,兴化县军政仍在外游历。元庆二年(1313),广业兴化郡迁至湘西。334年来,酉阳一直是山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北宋时,司农寺成主持在酉阳设立县衙,正殿居中,薄东,古典史西。此外,还有赵璇馆、印石馆、贤荫馆、黄畴馆、土地庙、张佳图书馆等。,土墙被夯实。兴化迁出后,军政府办公地由兴化县使用。兴化县外迁后,县城逐渐荒废,古建筑遭到破坏。今天在一个叫衙门里的地方,还有两个原兴化军政府所在的主楼的盆盖柱基础,又粗又厚,直径0.56米。“衙门李”军、县衙旧址上还有一口“枫泾”古井。

县令出国游历,成绩突出的有:宋代的、徐世昌、、梅泽、秋铎、曹、、、吕南、、孙;元朝有蔡镇和武远。铁面无私、清正廉洁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对官员的要求。宋太祖要求各州县在厅前立“碑文”,其碑文为:“薪贵,民膏。”民虐易,神欺难。“酉阳兴化县县衙前的碑刻,随县衙迁至湘西。现邗江区新县(谷香溪)镇政府保留原存放于酉阳县府的碑刻。古代很多清官至今还能把“施婕明”的题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当时兴化县所辖境内,见证了数百年教育和科举的繁荣。宋代,酉阳驿有三位文状元。

今天,酉阳古城仍然充满了历史遗迹。酉阳五春村有商周定西山遗址,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砂粒的黑陶和灰粒的硬陶已被收藏,可辨认的器物有壶、瓶、豆。可以知道,3000多年前,闽人就在这里生活和工作。酉阳里洋村东北八公里处,有县文物保护单位汉代“龙川城遗址”,是一座由巨石群峰组成的天然石城。山顶上有汉代闽越王修建的越王台,还有残存的遗址。酉阳古镇遗址上还有一条古街,原名古驿、酒仙街,唐代就有。宋代,军政、县衙驻此,这条街是最早的集镇。乾隆年间,该街为南北双面街,长150m,宽1.6m,嘉街有单层或双层店铺40余家,但洪水过后,北段有20家店铺被破坏修复,古街拓宽至3.5m,如今古街得到延伸,街道传统格局不变,街上灯火通明。街道的南面是旧军事和县政府的南门,郑辉桥就在南门外面。桥北街南路口道路向西再向北至寨前、潼关至永泰县城梧桐围。桥北南边有路。一是经双峰、麻浦、何伶古驿道、鲜水、灵山至仙游县东门,一是经天马、黄龙、尚书桥至庄边。

酉阳街东南14公里处有“上工街”。宋熙宁四年(1071),开始在通往莆田的路边形成小集合,历经元、明、清,逐渐发展成为一条街。宋代,酉阳古城曾有“牯岭村”,70名士兵常年驻村,清代废止,仅村址留存至今。宋代也有“黄花关”驿站,因驻洋县,用于官邮传递,但这个地址并不存在。

在酉阳古城的历史上,办学蔚然成风,如南朝香溪乡中郎将郑庄所办的浔阳书屋,酉阳公桥郑叔所办的公桥书屋,宋初公府轩旁的读书斋、平伦斋,县城东的书林斋,县城东的书维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