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的材料。

人教版新课标?我给了整本书

第65438课

一、中国最早的人类——云南元谋人(约1.7万年前)

1,从猿进化成人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制造工具吗?

二、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

1.使用石器,群居。2.使用自然火。

三、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

1,使用炻器,掌握抛光钻孔技术2,会手工生火。

3.因血缘关系而结合的家族。

(区分好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第二课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约7000年前,在长江流域)

1,种植水稻(世界上水稻都是在中国种植的)2,使用磨制的石器,翻耕农田。

3.住柱子房,挖井。

二、半坡(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原住民的生活

1,种植小米(世界上种植小米的都是中国)2,使用地面石器,3,半地穴房屋

4.做彩陶,学纺织,学织布,学做衣服。

(区分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三、大汶口的原始居民(约四五千年前)

1,私有财产与贫富两极分化2,制作黑陶和白陶。

第三课

一、炎黄蚩尤之战(涿鹿之战)——奠定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基础

二、黄帝——“人类的始祖”

尧舜与禹的“禅让”

第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建立的夏朝(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第四课

第一,夏王朝的兴衰(继禹之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第二,商汤灭夏,武王伐唐。

1,商汤灭夏2,盘庚迁殷3,伐周。

三、西周的分封制(知道什么是分封制)

第五课

第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夏朝品种增多;商朝辉煌时期(代表人物:司母戊鼎、泗阳方尊);西周物种丰富。

三星堆”文化(位于成都平原)

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

第二,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第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第六课

第一,春秋争霸

1,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

2.楚谨争夺霸权(1)。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成了霸主。②楚庄王占主导地位。

二、战国七雄(赵涵魏初燕齐秦)

(参考书籍理解本课涉及的成语)

第七课

一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在春秋时期,推广到战国时期,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变革)

二是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著名的都江堰,起到了防洪灌溉的作用。

第三,商鞅在秦国的政治改革

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田,建立县制:秦又快又强。

四、封建制度的建立(战国)——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八课

一,文本的演变

1,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商代甲骨文(甲骨文——金文——大篆)。

二。天文学、历法和医学成就

农历也叫“夏历”,商朝历法完整,分大小月和闰年,战国分二十四节气。

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

第三,屈原与“钟鼓乐”

1、屈原代表作《离骚》2、钟鼓之乐(代表:编钟)

第九课

一、孔子(春秋时期)1,儒家2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学说

3.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温故而知新。

二、《老子》(春秋时期)

1,道家创始人,2,认为万物皆有其对立面,3,主张刚柔并济。

第三,百家争鸣

学派代表思想

墨家墨子的“兼爱”与“非攻”

儒家的孟子提倡“仁政”,主张环保。

道家庄子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改革,法治,建立中央集权。

军事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65438课

第一,秦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1,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公元前221)(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的确立:①确立皇帝至上;②在中央政府设立宰相邱、御史;③在当地建立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2、思想上“焚书坑儒”

3.建设北方长城开发南疆

1.北筑长城(西临洮,东辽东)2。挖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水系)

第65438课

一、秦国的暴政(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陈胜和光武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第三,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

1、刘邦、项羽继续反秦2、楚汉之争

3.刘邦建立了西汉,定都长安(公元前202年)。

第65438课

一、文景之治(恢复汉初经济)

二、汉武帝统一(使汉朝进入全盛时期)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力量

思想上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国子监教授儒学)的建议。

三、东汉统治(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第65438课

一、黄河治理与农业进步

1.治理黄河(汉武帝和东汉景王)

2.农业进步(牛耕的技术进步;播种工具(西汉))

第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改进

1、丝织技术2、东汉杜氏发明的水牌(冶铁工具)

第三,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繁荣

1,梁武帝统一经济: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2.汉代商业的繁荣(长安和洛阳并称为东西两都)。

第65438课

一、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第二,卫青和霍去病打败匈奴。

汉武帝统一军事:北击匈奴,夺取河套、河西走廊(卫青、霍去病)

第三,(王)昭君出塞(西汉),为中匈两国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65438课

1.张骞与西域交流(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西汉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新疆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

二、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海上起点在广东)

三、班超治理西域(东汉)

第65438课

一、纸的发明(西汉)和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东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第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东汉数学著作)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用于测定地震方向)

三、华佗与张仲景

1,华佗(东汉)发明《马飞散》,编《秦无Xi》

2.张仲景(东汉)是“医圣”,著有《伤寒论》。

第65438课

一、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看课本,简单了解佛道各自的见解)

1,佛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产物,兴起于东汉,由张玲创立。

二、王充与《论衡》——反对封建迷信

三,司马迁(西汉)与史记

1,中国第一部传记通史2,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实。

第四,轰动世界的兵马俑

第65438课

1.官渡之战的影响(200年):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2008)的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曹丕(220)刘备建蜀(221)孙吴(222)

2.三国的发展(吴曾到达益州(台湾省))

第65438课

一、西晋的兴亡与内迁族群

1,司马燕建立西晋(266),西晋统一(280)。

3.少数民族内迁,匈奴灭西晋(316)。

二、淝水之战(383)

1.交战双方:前秦-东晋。2.东晋获胜,南方暂时稳定,北方分裂混战。

3.“南朝”的建立

第三,江南地区的发展

江南地区发展的原因是: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最重要的原因);南方相对稳定。

第二十课

一.北部的团结和民族融合

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

二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说汉语(2)穿汉服(3)改姓汉(4)嫁汉(5)用汉制(6)以礼孝治国:促进民族融合。

3.北朝的更替

第265438课

一、祖冲之与皮

二、和齐的《姚敏书》——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第三,李道元和《水经注》(地理著作)

第二十二课

一、辉煌的书画艺术

1.书法在东汉时期成为一门艺术。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书圣”王羲之(东晋)的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3.画家顾恺之(东晋)代表作品:《女史图》、《洛神图》。

第二,佛教的盛行和神仙灭绝论(范真)

3.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