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怎么知道夏商历史的?
第一,不要怪司马迁没有详细记录夏朝和商朝。《史记》写于公元前100年左右,从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夏朝建立至今,已经过去了2000年。从大约公元前1600年开始的商朝到现在已经1500年了。而且是在那个文明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老司马的日子还是挺不好过的。
第二,不要对史记持轻视的态度,这只能反证你的浅薄。几乎所有严肃的古史家和今天的学者都对《史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包括夏本纪和殷本纪。
篇幅有限,商朝历史更清晰。我们先把重点放在《史记》中的《殷本纪》上,看看司马迁靠的是什么史料。
《殷本纪》对研究商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011,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重要成果。历史考古研究系列”,宋振浩先生主编的11卷《商代史》正式出版。这部700万字的断代史,填补了中国古代史的空白,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创举。
本书第二卷由韩江苏、蒋编著,是对《殷本纪》、《商史人物》的校订和补充。两位作者,开头有一段很重要的话,引用如下——
“从史料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研究商代历史的资料非常丰富,不仅有历代史家补充和积累的传世文献,还有20世纪考古学家发现的大量地下资料。在所有这些资料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这不仅是因为《殷本纪》产生于公元前100年左右,反映了它的早期时间;不仅是因为《殷本纪》以世系为时间坐标,以历代殷王贵臣为叙事中心,追溯商人从先商时期到整个商代约1000年的历史,体现了其体系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写《殷本纪》时,所用材料的原始性和历史事件的公正性,使其具有相当程度的客观可靠性。《殷本纪》的系统完整性为我们建构商代历史提供了框架,其客观可靠性使我们有可能还原一部真实的商代历史。殷本纪和五帝本纪、夏本纪、周本纪一样,具有如此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司马迁撰写《史记》时的主客观因素有关。”
这是顶级专业学者的准确评价。
论司马迁的家学和师学。
司马迁的祖先是掌管天文地理的五帝之一颛顼。经历了唐、禹、夏、商四代,李中是历代的天官和史官。到了周朝,李氏家族中的一员被任命为司马,被赐姓司马。司马师在周宣王时,继承先人的传统,担任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官员。司马谈的老师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唐都、当时著名的易学家杨鹤和道家的黄生。由此,司马谈形成了自己对先秦学术的系统认识,并著有《六要》。
司马迁后来的成就与司马谈的历史导师有着密切的关系。
司马迁十岁开始学习文言文。所谓“古文”,不仅指读古文,也指读用古文写成的先秦典籍。向中国古典名著大师孔安国学习。向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董仲舒的《杨公春秋》主张大一统的思想,对司马迁撰写《史记》影响很大。
这样的家学和师从,使司马迁从小就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素养和知识,为他日后编纂《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论殷本纪史料的原始可靠性。
司马迁通读先秦典籍,融合先秦古籍文献,保证了殷本纪史料的原始可靠性。
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之职,担任太史令,这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参观皇家地图册。经过西汉前期的努力,到司马迁的时候,皇家的图书资料已经非常丰富了。孝宗四年,朝廷下令解除携书法,壁吏陆续出现。文帝时,开辟了献书之路,确立了大夫的地位。到了景帝、武帝时,已经是百越;河间王、鲁公王以好书求贤闻名天下。
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说。《太史公》:“汉兴,萧何第二法,韩信申请军法,张苍章程,叔孙礼,文学略进,诗书常出。自举荐,贾生、晁错、商、公示儒,百年来,世遗未完,太史公”——皆聚于司马迁。他说:“移至太史令?《史记·金匮要略》。结果是,“世界遗留下来的古代的东西永远也不会完成。”太史公仍继续以父子编职。"
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司马迁能够多读天下书,掌握先秦传世的古籍。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司马迁在编纂《史记》时,才能够把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古籍收集起来,加以整合,并按顺序进行分类,从而全面地反映了自五帝以来2500年左右的古代文明史。司马迁自己也提到了他写《史记》的主要经典-
1,《六经》经典。
《太史公序》说:史记为《太史公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一万六千五百字。序文,有了艺术的补充,就成了家言,“六经”不同,杂语百种。“——一般来说,《史记》是以六经等古籍为基础的。
《孔子家颂》说:“中国言六艺与孔子妥协,可谓最神圣。”——也就是说,经典之间的异同要按照孔子的折中方法来处理。
《五帝列传》说:“学者称其为五帝,犹可。但是,由于《尚书》是单独出版的;但是,百家争鸣讲黄帝,文笔不雅,文质彬彬,很难说推荐沈戬先生。孔子的《宰予传》问的是五帝的德和皇族的姓,但儒家可能不会传。.....关羽的《春秋》和《国语》,他们的发明是五帝德和皇室姓氏,都是真的。书篇幅有限,总在他说的话里看到他们的轶事。.....我会讨论时代,选择文字优雅的那一本,所以是这本编年史的第一本书。”——这是《五帝传》的文献依据。
夏本纪赞曰:“孔子在夏时,士传夏郑潇之云。”——他认为夏是的一份参考文件。
尹本纪赞曰:“我以赋为二契,自成汤,取书而作诗。”——也就是说,商家的祖先就是契约,是可信的。
《天下三代序》说:“我读过密探,黄帝以来已有年。谍史始于五德传播,古文有别,异也。”——他认为很多古籍中的一些五帝三代年表不可信,所以不列入他的史籍。
2、百家争鸣的书。
《严观传》说:“我读了关氏的《牧民》、《山高》、《骑马》、《轻重》、《九间房》、《晏子春秋》,字字珠玑。看他写了一本书,想看他的行动,就传了下去。”
《孙子兵法·吴起列传》说:“凡世俗所提之师、旅,皆以《孙子兵法·吴起十三篇》为据,天下不胜数,故要论之,何人所为也。”
《司马懿列传》说:“既然世界上有许多《孙子兵法》,那么无论什么原因,我都要写一部司马懿的传记。”
《太史公序》曰:“司马法犹存,太史公、孙、吴、太子,可释明。”
传记和赞美尚军说:“我读过尚军的书《凯赛》和《耕战》。”
《孟子·荀卿传》说:“(孟子)退万章弟子,序诗书,叙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荀卿、赵仁...于是他推动儒墨道德的行动起起落落,几万字就死了。”
这里指的是他所依据的百家争鸣的书籍,并表示不再介绍或引用世界上常见的书籍。
3、历史、地理等书籍。
《十二诸侯年表序》说:“太史公读春秋。”
《大宛传·颂》说:“于本纪说,河出昆仑。.....余本纪和山海经里的妖怪我都不敢说。”
《十二诸侯年谱·序》说:“多教是楚威王的传记,因王不能通读《春秋》,取成败而死四十章,谓之“多事微”。赵称王时,同行于青采用《春秋》,他看形势,也写了八篇,就是于氏《春秋》。”
《六国年表序》说:“太史公读季芹。”《儒林外史·序》说:“我必须读宫铃。”
这是他所依赖的历史和地理经典的一部分。
关于司马迁写《史记》和借鉴先秦典籍,《汉书》和《后汉书》的解释大致相同
汉书?司马迁传曰:“故司马迁用《左氏与国虞》、《史本与战国策》,描写楚汉春秋...通经,驰骋古今,勤于千年。”
“曾经”?《班彪传》说:“孝时代,太史令司马迁采左氏、国舆,删世本、战国政策。根据楚汉两国的时事,从黄帝到下一任,他做了石基、时嘉、传记、书和表。
历史学家的职责是“记录”和“寻求信仰”。司马迁写史记,自诩“真实”、“工整”。《史记》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著,根本原因是他以“录”的精神,采纳了六经和先秦诸子的经典。《史记》中引用的先秦古籍有100多种,其中六经传说类图书20多种,百家争鸣类图书50多种,历史地理类图书20多种,文学艺术类图书近10种..
具体来说,司马迁写《史记》时,材料主要来自《六艺列传》。《五帝年谱》几乎完全采用了《尚书》中的尧典和顺典,以及《大代李记》中的五帝德行和皇族姓氏。《夏本纪》完全采用了《尚书》的、《墨》、《易纪》、《石干》和《戴纪》的《夏》。《殷本纪》和《宋》,都收录了《诗经》中的尚诗、洪范、盘庚、高宗、、和《魏子和商颂》。《周本纪》、《陆士嘉》采用《诗经》的《大雅》、《潇雅》、《周松》、《松露》的全篇,《尚书》的《田园诗誓》、《金焕》。武夷、鹿星、飞石、豆腐和顾铭的部分或部分效果。
论《殷本纪》叙事的真实性。
为了编纂《史记》,司马迁不仅充分利用太史公职位的便利,博览天下经典,而且周游列国,实地考察,用传世文献证实考察所得的活资料,增强了《史记》所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他曾“赴会,探于穴,刺探九疑”,“浮于元、项”;并多次跟随汉武帝周游列国;还被邀请去西南旅游。
《史记》中有很多关于实地考察的具体记载——
《五帝编年史》说:“西尝孔通,北过涿鹿,东渐入海,南漂江淮。为此常称长辈为黄帝、尧舜,风教固。”
《周本纪》说:“学者都说周伐周,居洛邑,但大体上并非如此。武王的阵营,成功的国王让召公住在九鼎,而周福是丰富和鹤嘴锄。狗败王,周乃东迁洛邑。所谓‘周公葬’在福建东南的杜中。”
《传·赞》说:“我尝闻薛,其俗率甚于邹、陆述。问他为什么,他说,'孟尝君吸引了全世界的任侠,汉奸在雪中建了六万多所房子。'孟尝君好客的传说是自鸣得意,名副其实。"
《魏家颂》说:“我在大梁市场,市场上的人说,‘秦断大梁,引大梁灌溉。三月,城破,王问降,魏灭。“所有的发言者说,魏不必相信,国家削弱和死亡,但我不这样认为。”
《孔子家费》曰:“自在鲁,看庙之车、衣、礼器,诸生必以礼其家,其馀必留在那里,不可上云。"
《淮阴侯传·赞》说:“我如淮阴,淮阴是神话。韩信虽然一身布衣,但志向不同。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很穷,没有地方安葬。但是,他跑了一个高营,这样他就可以在旁边买几千套房子。我看我妈的墓,挺好的。”
司马迁通过这些实地考察,与传世文献和道听途说的材料进行“协调”和“整理”,最终写成了《史记》。故汉江苏、江曰——“故《史记》一书的历史真实性、可靠性,非一般书城所形成的史书可比。”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教授也对夏本纪给予了高度评价。限于篇幅,不赘述。可以参考他的书《傅宅语的故事》。
当然也不能说《史记》没有缺点——一个是秦始皇“焚书”,让无数经典消失,老司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倾向于抛弃一些不“雅”的史料,导致与史实的背离,如《商代部王海录》。但这毕竟是白玉的一点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