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历史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避难成都,建草堂安顿下来,也就是现在的杜甫草堂。

杜甫晚年很穷。尽管他无法翻越大山,没有食物和衣服,但他仍然关心他的祖国。而精神上,他承受了更深更大的痛苦。

因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大V朋友们纷纷离他而去:

761年,王维去世;762年,李白去世;然后,高适和严武相继离开了。

770年,在一艘漂浮在湘江的船上,杜甫收到了好友岑参去世的消息。

他的悲伤无法形容。他闭上眼睛,任泪水流淌。曾经一起骑马的朋友,如今正随着他们的诗,流入晴空碧海。

杜甫去年冬天在一条船上病倒了,从此再也没有起来,享年59岁。

今天,我们来看杜甫,生不逢时。那时候能写的人才太多了。杜甫是盛唐的昏星。

但是,作品的价值最终还是由时间来决定的。杜兄弟后来成为诗歌的象征,被称为“诗人圣人”,一代又一代地脱颖而出,就像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无人能及。

杜甫的诗意境深远,韵味十足,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后人写诗基本都会参考杜甫的诗风。可以说,时间给了杜甫最深的荣耀。

直到今天,人们在讨论哪位诗人对后世影响最大时,也从未犹豫过选择杜甫。为什么?因为伟人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杜甫的诗充满了家国情怀,表达了自己对时代苦难的心声,是一部完整的朝代兴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