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起源?

昆曲

起源于元末昆山,盛行于苏州。起初称为昆山腔,与海盐腔、余姚腔腔、益阳腔并称为四大声腔。在明代万历年间,“清丽深远,超越三戏”的昆山腔,只是流行于吴中的一种清曲。嘉靖、隆庆年间,江西南昌人魏良辅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直来直去,无心插柳”,于是在原有昆山腔的基础上,参照海盐、余姚的优点,吸收了北方音乐中的一些唱法(即“抑扬顿挫、串音、止音、偷音、随腔粘调”等装饰性润腔技法),制作了昆山腔。魏良辅在演唱中非常讲究咬字、过咬字和收音。同时,在北方著名弦乐器张的帮助下,“弦乐器的音节更加固定,以至于与南方音相近。”并改为三弦式,琴身略细,鼓为圆形,用土木木制作,名为黑仔(即昆曲、弹词中使用的“南弦”)。它与曲笛、淮鼓、小提琴一起,是昆曲的特色伴奏乐器。这个新腔的特点是温柔和圆滑。“叫水磨,打冷盘。音平和谐,字偶在头腹尾...口轻而圆,音纯而细。”变成了融合南北歌的新声。“曲子叫‘昆曲’,曲名叫‘时乐’”。但此时的昆曲还是清唱剧,尚未能体现剧本,塑造舞台。昆曲由清唱剧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始于梁晨宇的《浣纱记》。梁晨宇认为昆曲不应该局限在曲坛里唱,而必须延伸到舞台上去占领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写了《浣纱姬传奇》,第一次把昆曲搬上了舞台。从万历初年开始,昆曲迅速流传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方剧种的一种剧种。然后由士大夫带入北京,与益阳戏一起成为玉溪宫中的大戏,当时称为“官戏”。以此为起点,昆曲在昆山、苏州等地发轫,并迅速传播到大江南北。万历以后,昆曲的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在全国形成了以苏州、南京、杭州、北京为基地的四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