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木版年画的发展
平金镇最早的年画作坊名为“源兴号”(原名毛笔作坊)。从红纸的绘制到年画的制作,工具简单,技术水平不高,品种也不多。门神印在红纸上,有红黑两色,色彩简单朴素。
清初《高梁老人集》中兰玄青所写的《竹枝词》中,对梁平的年画是这样描述的:“仙皮石平先生,官榜黄色新,更名扬京中,是一位金水土的门神。”这里说的“土门神”是梁平的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发展于清代康熙(161-1722)、雍正(1722-1735)时期,兴盛于清末民初。
清嘉庆元年(1796),许创办了“郝新力”,其年画制作由简单到复杂。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以彩印为主,一版一个颜色,至少套印五六次,多则十二三次。人物面部略作彩绘,大多绘有两个椭圆形的桃红色小脸颊,十分有趣,为其他年画所罕见。
清末民初,梁平木版年画作坊有四五十家,集中在平金和袁遗两镇,各占两镇街道的一半,被称为“半刷房街”。这里有600到700名员工,其中“郝新力”家族每天有70到80人制作年画。
从1913到1934,梁平木刻年画进入鼎盛时期,每年生产数百万幅,不仅满足了当地农民的年货需求,还远销沙市、宜昌、武汉、汉中、贵阳等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梁平的木版年画被苏联、美国、法国的博物馆或东方艺术爱好者收藏,蜚声海内外。
随着历史的变迁,梁平木版年画逐渐没落,手工作坊在1958停产。
经过“四清”、“文革”等历次运动,梁平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几乎绝迹。
文革后,文化政策有所调整。作为民间艺术遗产,梁平木版年画被提上抢救日程。
1978年,梁平县文化局为了振兴梁平木刻年画艺术,开始在平金等地征集年画。通过多方努力,收集了20多个品种的近100张老梁平年画。
1982,“梁平年画研究会”成立。接着,“研究会”开设了第一期“梁平年画研究与创作班”。邀请专家教授以征集到的100多幅老梁平木刻年画为范本,组织全县学校美术教师和文化干部临摹部分老梁平木刻年画,大胆创新,创作了《武林英雄》、《武将》等26幅梁平年画。重庆出版社在出版了其中的五幅后,掀起了一股梁平木刻年画的热潮。
随后,陆续举办了几期梁平木版年画学习班,并推荐了一批有潜力的艺术家到美院深造,形成了推动梁平木版年画发展的人才方阵。至此,梁平木版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大批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梁平年画特色的年画流传到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六个地方民间年画、贴花艺术作坊也得以恢复。
1982年秋,梁平木版年画走出梁平地区,在成渝、宛宛巡回展出。
1993 10,四川美术学院特别邀请梁平年画在该院举办梁平民间艺术展,梁平民间年画首次走进艺术院校。
65438年至0994年,梁平木版年画作为“三峡民间艺术展”的主要展品,赴北京中国美术馆与第八届中国美展同期展出,梁平木版年画再次登寺展示中国美术成就。
20世纪末,传统的梁平木版年画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三峡民间美术》、《民间年画》等大型绘本。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民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梁平木刻年画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一些年画和木刻珍品流散民间,一些传承人相继去世,年画技艺匮乏,濒临灭绝,急需抢救和保护。
2005年2月16日,由四幅梁平木版年画制作的四枚特种邮票开始在全国发行,并被收入《中国民间艺术邮票册》。
2006年,梁平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