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适合学生玩的地方

中国,上海冯静古镇是历史文化名镇,上海八景之一,中国特色名镇,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

枫泾,一个古镇,位于上海的西南部。历史上,她因地处吴越交汇处而被称为吴越名镇。如今,它与上海和浙江的五个县(市)(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和平湖)接壤,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枫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密布,镇上有52座桥。现存最古老的桥是元代的何志桥,已有近700年的历史。这个城镇规模很大,有29条街道、广场和84条小巷。截至目前,共有和平街、生产街、北街、友好街四个古建筑群,总面积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是上海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在宋代成为一个城市,建于元代。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横跨吴越。枫泾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网环绕,区内河流纵横。素有“三步两桥,一望十埠”之称,小镇小巧玲珑,形似荷叶;境内绿树成荫,鳞次栉比的芦舍房舍,湍急的清水,荷花遍布境内,清雅秀丽,故又称“清风井”、“枫溪”,别称“芙蓉镇”。

枫泾文化发达,是闻名中外的金山农民画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厨房壁画、灯笼、剪纸、刺绣和编织等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金山农民画,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镇上有很多画廊,都是著名画家祖居的地方。程世发在和平街的祖屋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展览馆位于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的二楼。楼前是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和一簇大杠。博物馆里陈列着丁聪的生平和100多幅漫画,幽默的绘画常常让人驻足流连。南街唐生巷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位于清代状元蔡一泰的读书楼内。很优雅,但是一副图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农民画和丁聪的漫画,程世发的国画,顾水如的围棋,都集中在枫泾镇,这是中国少有的地域文化现象。

镇政府对面的扎西河边,有一座长600米的古宅,建筑面积654.38+0.2万平方米。古戏台以西,位于和平街92号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固。两边的门框都是石柱,高高的门口上方“邮局”几个大字很显眼。这是上海现存为数不多的清代邮局旧址之一。枫泾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元年(502),枫泾南门就已建有道观。明清时期,佛教盛行,大街小巷、小巷、广场上到处都是寺庙。镇上有三座寺庙。清末,天主教和基督教开始传入枫树资源。去性感寺、庙、祠堂等人文景观,都能找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一半吴,一半边关的历史痕迹。

冯京清正廉明,崇尚种田读书,重视教育,重视为官。孕育了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包括100名知县、3名六部尚书、2名宰相)、639名有史可考的唐代以来的名人。古代有唐朝宰相鲁直;宋朝外交大臣陈,状元许;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医师陈以成;清朝状元蔡义泰,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谢勇;民间诗人沈荣成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著名漫画家、国画大师程世发、袁、吕龙飞等革命前辈。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枫泾镇在宋代成为一个城市,建于元代。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横跨吴越。枫泾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网环绕,区内河流纵横。素有“三步两桥,一望十埠”之称,小镇小巧玲珑,形似荷叶;境内绿树成荫,鳞次栉比的芦舍房舍,湍急的清水,荷花遍布境内,清雅秀丽,故又称“清风井”、“枫溪”,别称“芙蓉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进入三室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沿着古城周边的城河、汊河穿过“东栅”石坊,沿河走过一条又一条青砖青瓦的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石桥,沿着五里河街铺展出一个又一个古建筑群。每天早上,河边桥上的茶馆里都洋溢着茶香。四乡的渔船经过夹河的水岸阳台和石河港,在长长的河边走廊棚前的鱼市场聚集。河上水波荡漾,就像民谣“一月螺蛳飞二月桃花飞三月……”

穿过石牌楼,进入生产街,一长排蜿蜒的黑色走廊和沿河的工棚,黑色的小瓦顶,黑色的小砖铺在地上,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屋檐下,就是所谓的古巷通幽处。明清时期,米行在这条街上挨家挨户走。当时每家门前都有风雨廊棚,近代已凋零,如今廊棚重修。平时年轻人上班,老奶奶们在玄关把河堤当平台,杀鱼淘米,洗菜洗衣服;临街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狭长,可见院落之深;枫泾的河街,四周都是睡在河边、面朝河的人;河对面是和平街枕头河边的老房子。在东方,一座飞梁画楼和中国戏剧初具规模。到了宋金时期,正式形成了古代专门用于表演的一种室外舞台——古戏台。中唐时期,有三种文学形式。当时戏楼统称戏楼,唐诗中有“乐棚”、“唱台”、“戏台”、“露台”等名称的记载。宋代演变为勾栏和邀棚,勾栏的平台有固定的屋顶。到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顶峰,正式出现了“戏台”。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临街临河。每当演出时,从水上坐船过来的人都可以坐在船上看戏。清代南北城隍庙都有庙会。《续风井小志》载:“至末时,士妇涌至室中观之,百里之内来者,聚舟而河塞。”可见其宏大。当时的摊贩,京剧班,马戏等。会齐聚枫泾,古戏台热闹非凡。现在古戏台重建了。重建后,古戏台台面宽64米,深44米,戏台面积28平方米。它有一个倚山的屋顶和一个飞檐,充满了古老的含义。舞台对面,一排临江的老房子,就是晨会茶楼。游客可以坐在窗边休息,一边品茶一边欣赏歌剧,欣赏窗边的风景。据传说,游廊里的美女就在河对面可以看演出。

踏过生肖石,长廊东侧有一处显眼的西式红色立面,是东部消防管理委员会旧址,也是上海唯一较为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门前的河里停靠着一艘红色的消防船,这是上海最后一艘消防船。和平街上的原房管所大院正在改建“三百园”,有石门和三晋大院,是收藏和展示数百件民间物品的三个收藏馆的统称。现在,百篮馆已经建好,正式开馆。百篮亭位于建筑的中间一排,前面是一个庭院,庭院的一侧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仿古代金元宝,成为了百篮亭的标志。馆内有100个用途多样、造型各异的篮子,充分反映了历代篮子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况:有出生时睡觉用的摇篮,有读书用的书篮,有家里的礼品篮,有日常用的饭篮、菜篮,有祭祖用的香篮,有长寿用的生活篮,有女工用的缝纫篮,有蒸东西用的烤篮、烟篮。“早上提着竹篮,孩子们买春菜。”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描绘了篮子已经融入江南百姓生活的景象。从反映枫泾风光的民歌“多河多桥多巷多蓝头”中,可以看出篮子在江南民生中的地位。和平街上还有一个地方保存着19世纪下半叶的历史痕迹,值得一看。

北街是古商业街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条街。走过石板街,走在平坦的栈道上,一眼望去,狭窄的街道两旁都是两层小楼。抬头看天,只能看到狭窄的天空,木窗露出原木的本来面目。建筑临街的一面都是平面结构,看不到每栋建筑的特点和规模。从后门的城河望去,家家户户都枝出河外,或屋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或底楼紧临水塔,层层石阶直通河港,或倚诸葛和小轩窗,形成水乡多彩的景色,偶尔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经过,人与景相映。

北街古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一直很发达。早在宋代,铁、木、竹、农具、日用品都是手工制作的。随着纺织技术的引入,纺纱和织布盛行。明清时期,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生产和贸易中心,“日产布数万匹”。据史书记载,“前明数百布名,皆在松江、枫泾、朱泾,染坊、踹坊、商贾随之而来。”当时枫泾镇有200多个土布村。清代在镇上布局较多,江南织造也在枫泾设立机构和作坊,生产和收购棉纺织品。枫泾布销往全国。枫泾由此成为与盛泽、南浔齐名的江南最著名的古镇。清末,米糠业取代了衰落的土布业,使枫泾工商业重新繁荣起来。到了近代,枫泾瘦米、枫泾猪成为家喻户晓的农副品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枫泾已成为中国黄酒工业的重要产地。流传了一百多年的黄酒、枫泾丁缇、桂花状元糕、天香豆腐,今天被人们称为“枫泾四宝”。到了近代,大部分古代作坊都已破败不堪,保存最完整的是375号的石台山药房(药店),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的生产情况,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街,现规划为手工业作坊,配备生产设备,培训相关人员。届时将向游客展示编织、熨烫、制药、制作竹木器皿等古代手工艺制作技艺。游客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和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选购到原汁原味、质朴的手工艺品。当然,你也可以尝试自己做小竹筒、铲子、锄头、布鞋、土布头巾。......

枫泾镇古镇水网环绕,大部分人沿河建房。河上有船,所以购物很方便。镇内河流、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桥,一望十埠”之称。到清朝末年,镇上的桥多达52座,现在保留下来的有10多座。最古老的桥是南街旁边的何志桥,建于元代。古朴苍劲,桥身缝隙中长满青苔,两桥下都建有石阶和水墩。从桥上望去,两旁绿树成荫,古宅河港,前有虹桥卧,后有石桥跨,小桥流水处处。沈荣成在《枫溪支竹词》中写道“秋荡立于瑞虹桥旁,节清而美。”到了虹桥,城河是丁字的,垂直的。看三河,可以看到三桥三桥。据报道,这里将建一个九桥亭,供游客欣赏向巧的风景。虹桥对面的友谊街,河两岸的住宅群,都是清末的原始风貌。“周庄双桥名声远播,枫泾三桥风光无与伦比。”即将恢复重建的枫泾三桥景区将成为冯静古镇的一道风景。

[编辑此段]朱家角古镇旅游区-特色

古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依山傍湖。真山真水,尽显江南水乡特色。这座山的名字叫点山山。虽然不高,但是名气很大。是浙西天目山的遗迹。此山为始,如登高望湖,有“巅峰之夜”之景可赏。

湖泊,天然淡水淀山湖,面积62平方公里。湖的东部大部分在朱家角地区。杭州有11西湖,面积很大。可以乘船环湖游泳,湖区芦苇轻轻摇曳,让你感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名镇朱家角更有魅力,有古镇的特点。由一桥、一街、一庙、一寺、一堂、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巷组成。如果说900年水乡周庄小巧玲珑,看起来就像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气势恢宏,雍容华贵。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1.5平方公里,是周庄面积的3倍多。它的家很大,有很多天然的地方可以玩。曹刚将朱家角分为北岸的敬亭港和南岸的北街。这里有蜿蜒的小巷,花岗岩的街道,青砖青瓦的明清建筑,两旁还有无数的历史遗迹。

第一桥,上海第一石拱桥,也是江南最大的五孔石桥,气势磅礴。7月27日站在桥顶看快船摇摆是最好的,而其他30座古石桥的雄伟壮观丝毫不逊于周庄。从施工和技术上来说,朱家角的中和桥和扎西桥都比周庄双桥强,那些特色桥是周庄比不了的。三步之遥是“高低桥”、“微缩景观”种植桥、“卡”齐家桥、“永丰纪念国耻桥”。

第一街,是上海第一条明清街的北大街,历经沧桑,依然那么原汁原味。“第一眼”的独特构造令人惊叹。号称“一条长街三里,千店万铺”的北街,成为江南古镇最繁华的古街,是江南其他古镇望尘莫及的。

第一个寺庙,国保寺,是上海玉佛寺的下院。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波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和古银杏并称为国保寺的“三宝”。

第一殿,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招财葫芦,长格子窗,呈现出一派肃穆壮阔充满古意的景象,香烟缭绕。其中的“斗拱台”、“木刻横梁”、“中堂画轴”(现已废弃)被称为城隍庙“三宝”,十分罕见。

第一个大厅是Xi大厅,这是江南富裕家庭建筑的杰作。尤其是“墙门砖雕”更是一绝,图案精美,雕刻精美,技艺高超,让人惊叹不已。第一个博物馆——王昌纪念馆,陈列着近百件实物展品,如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人称“吴中七子”的王昌蜡像,诗词、字画、碑刻、织布机、老式床等。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水晶地位极高。

第二个花园是科智花园和竹溪公园,一个古老的,一个现代的;一个巨大,一个精致,相映成趣。科智园是一座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这座花园是马于1912年建造的,意思是“边种田边读书”。园中有书城,有向涛村,园中有亭台楼阁,廊坊有小桥流水,有厅堂有房间,各种建筑、客厅一应俱全。竹溪公园则建于1956,占地70多亩。它小巧玲珑,风景优美。它被装饰成春、秋、冬三个花园,各具特色。还设有儿童乐园、餐厅、茶馆、商店,是休息、吃饭、购物、游玩的理想场所。

三个海湾,即:三阳湾、胶州湾和托米湾。步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子。我想,路的尽头,直角转弯,一个街边市场就在眼前,让人感觉很奇妙。老街这种奇特的转弯景观在其他古镇很少见,除非朱家角,否则是看不到的。

二十六巷其实不止是朱家角的二十六条古巷,每条街都有巷,通向街、街、巷,形成网络棋盘格局。朱家角古巷以其丰富、古老、奇特、深邃著称,是江南其他古镇无法比拟的。走在弄堂里,就像进入了一个迷宫,充满了乐趣,探索过去,享受北方胡同式的趣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古代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国人和外国人的青睐,是一块宝贵的处女地,需要进一步开发。

名镇朱家角的魅力在于众所周知的“三多”,即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港、索石、茶馆多。

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学习的宝库。历来都是文人墨客云集,人才济济。明清两代,进士16人,其中40余人。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学者王昌、医家陈、小说家吕图二、报业巨子子沛、画像石僧等。

其次,明清建筑多。历史上,许多富裕的家庭和文人在这里建造花园和房屋。镇上古宅多达四五百间,随处可见风火墙、石库门、墙门的人家。“三岔渔村”、“王昌故居”、“复律岁志”以及会馆、陆氏家族、陈故居、钟家会馆等数十处,以及沿街无数明清建筑,飞檐翘角、白瓦粉墙、明清风格,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第三,河港多,索石多,茶馆多。朱家角是水的故乡。有许多桥梁、河流和港口,旁边有无数的电缆船和石头。形态各异的水桥,各种各样的缆船和石头遍布小镇的河流和小巷。这些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观,仔细观察,有趣又耐人寻味。简直就是历史、文物、建筑、风俗、艺术的综合体,有凸出的石砌护岸的“双面河滩”,有凹进的石砌护岸的“单面河滩”,甚至还有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隐形河堤”。镶嵌在水巷石驳中的花岗岩浮雕缆船石,令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有的雕成角,有的雕成剑,有的雕成怪,有的雕成如意,呈现吉祥古朴之美。这些历史悠久的雕刻艺术为古镇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古镇有十几家茶馆,大多集中在放生桥和北街一带。有豪华新建的放生桥茶馆,有老东家茶馆,有古色古香的庙曲楼,有门板、桌椅板凳,有简朴廉价的农家乐茶馆,最有趣可喜的是“茶馆对游船开放”。

[编辑本段]引言

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区东北部,北临富友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临老城隍庙和豫园商城。这是老城区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亭台嶙峋,怪石嶙峋,湖水明澈,被誉为“江南一绝”。豫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原为盘石私家园林。豫园始建于1559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明代的私家园林,占地30多亩。有隋棠、大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虞姬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殿、古戏台等亭台楼阁和假山、池塘等40余处古建筑。它设计精巧,布局精巧,以美观精致著称。

清末刀会起义时,园内的点春堂曾是城北指挥部。豫园经历了繁荣和荒芜,现在越来越荒凉。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当年就恢复了大部分景观。整个公园可分为四个景点。豫园里还有数百块碑刻,其中大部分是著名艺术家写的。豫园于195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此段]历史

豫园的主人潘云端是明朝高级大臣潘恩的儿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潘云端开始在上海城隍庙西北角(今吴彤路、安仁街东麻元龙一带)一户人家石春堂西的一大片菜地上建园。嘉靖四十一年,潘云端出仕,无暇建园。他的《御苑集》说:“我做了二十年,没有一点成绩。”

万历五年(1577),潘云端被革除四川布政司一职后回到家乡,后又专心经营、扩建园林,“年年耕耘、岁岁收获,全为春之介”,并聘请著名园艺家张南洋为设计者、叠山。从此,花园越大,水池越宽。万历末建成,总面积70余亩。全园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奇峰异石,池塘溪流,古树参天,规模宏大,景色秀丽。

明朝中后期恰逢江南文人造园的鼎盛时期,上海附近的私家园林数以千计。豫园的风景、布局和规模不亚于苏州拙政园和太仓园。山园相媲美,是公认的“东南名园之冠”。

潘云端在《御苑集》中注意到“匾上写着‘御苑’,是老亲们的乐事”。“宇”就是“安泰”、“平安”的意思。说明潘云端建园的目的是让父母在园中安度晚年。但由于久拖不决,潘恩在花园刚建好的时候就去世了,豫园实际上成了潘云端隐居享乐的地方。潘云端经常在园中设宴游玩,请神仙女神,讲算命,祝寿祭祖,写歌书,打蛐蛐,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甚至用镣铐惩罚仆人。僧尼、算命先生、妓女、三教九流以及食客频繁出入豫园。由于长期的挥霍和园艺的花费,家族生意衰落了。潘云端在世时,靠卖田地和古玩为生。潘云端去世后,花园日渐荒芜。明朝末年,潘氏豫园曾属于总政治部成员张兆林(潘云端的女婿)。清初,豫园几易其主,其址也以洋名划分。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的几个殿堂改建为清河书院,供奉松江知府张生渠的奏折。书院还没建成,张生渠就被降职,立即停工。园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草满池塘,有的地方成了菜地,美丽的景色变得荒凉。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上海士绅在城隍庙东侧买下2亩多土地,用于公共活动,修建寺庙园林,即陵园,又称东园(今内园)。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些富绅富商集资在庙堂北面和西北面买下了豫园的一大片旧地,以恢复当年的园林风貌。四十九年(1784)完成,历时二十余年。因现存“东园”,因西有复园,故称“西园”。园林基地原称70多亩的广大地区,但清同治七年(1868),不到37亩。

修复后的西园、东园,本质上并不是私家园林,而是成为了城市中士绅、士绅们高雅聚会、嬉戏的庙堂园林。但规模布局仍是按照潘氏豫园,文人家花园的风格是明净中透着清丽淡雅。原本在荷花池附近的乐寿堂已经年久失修。西园重建时,在原址上修建了高大华丽宽敞的三穗殿。

豫园在鸦片战争中被毁。道光二十二年(1842),农历五月十一,英军从北门开进,驻扎在豫园和城隍庙,指挥部设在湖中央的亭子里。豫园“如画,春石无色”。咸丰五年(1855),小刀会起义失败,清军进驻豫园。香雪堂、点春堂、桂花堂、德悦楼、花神阁、莲花堂均有损毁。咸丰十年,太平军东进,清政府邀洋枪队入城防守。豫园也被用作兵营,“西园满岩山”,建造西式兵营。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上海商业发展迅速,一些商业行会在豫园设立贸易所,作为祭祀、议事、宴请和观光的场所。同治七年,西园分设各贸易处,各自集资修缮。此后,园中茶馆、酒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摊贩成群。在荷花池西南的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艺人如相面、卖梨糊糖、拉丁片等在这里摆摊,逐渐成为固定的庙会市场,后来演变成商场。光绪元年(1875),豫园内有豆米、糖、布等21工商业设立了办事处,部分办事处还设立了学校,昔日的历史遗迹正在逐渐消失。民国时期,豫园被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今豫园路)分割成南北。古建筑残破不堪,面目全非,有的还被改造成了民房。宁惠阁、清芬馆、好乐坊、绿波画廊分别成为餐厅、点心店、茶馆。香雪堂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被日军焚毁。除了堂前玉质精致的假山,只剩下一片空地。好在园中的一些重要部分,如点春堂、三穗堂、假山、亭台楼阁、古树名木等,还保留着。

解放后,豫园得到了妥善保护。1956经市政府批准,拨付专项资金,由市文化局直接组织专门队伍,聘请上海土木设计院、同济大学建筑专家和能工巧匠,对豫园进行全面修复。历时五年,投入数百万元,恢复重建了三穗堂、雨花厅、惠景楼、九狮轩等被毁古建筑,疏通淤塞的水塘,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并把豫园。

修复后的豫园大门从东面的安仁街移到了园内的西南面。除荷花池、胡鑫亭、九曲桥外,全园共有48个景点,大致可分为东、西、中、内四个公园。豫园已经恢复了它美丽典雅的风格。1961九月,豫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海内外各界人士喜爱的旅游娱乐场所。

对外开放后,豫园继续得到修缮。1956 ~ 1961年大修期间,由于当时的财力物力,玉玲珑景区内虽然恢复了玉华堂、惠晶楼等建筑,但园内仍显得较为空旷、失衡,与整个豫园深度曲折,以小见大,不协调。此外,“文革”期间,明朝的龙桥被拆,周边的曲池被破坏。1982大假山前的胡氏假山螺丝孔和万华大厦前小假山的花墙出现险情。经区政府批准,拆除了两堵危墙,并按原样修复。同时改变了与古代园林风格不协调的水泥路面,调整了花木布局,扩建了东花园大门。共完成大小改造项目23个,零星小项目数百个。

1986年3月,区政府决定投资600多万元,分三期改造豫园。邀请园林专家教授、博士生蔡达峰,参照清代乾隆时期豫园布局,结合江南古典园林特色,进行设计指导。一、二期工程主要是对豫园东部景区进行改造,包括玉玲珑、雨花厅、汇景楼、九狮轩周边景区。这个区域一直都是破坏比较严重的,修复工程比较大。拆除防空洞,重建青石环龙桥,扩大水面,修建聚玉假山、幻云假山、玉玲珑照壁、百米聚玉长廊。第一、二期完成于1987。三期工程将修复内花园的古戏台。由于周边居民居住在内花园,古戏台长期被锁,无法对外开放。在市文物管委会的支持下,区政府搬迁13户,2家企业。1987年底至1988年8月期间,开始修复古戏台,两侧新建双层清式观景廊。辉煌的古戏台,建筑宽敞,藻饰精美,雕梁画栋,为豫园增添了一处环境幽雅,古意浓郁的新景点。陈从周题写了“屈原”。

1989年发现三穗堂、阳山堂部分梁柱被白蚁蛀空,区政府决定立即修复,耗资50万元,当年更换了被蛀空的梁柱。1993开工建设仿明清外观的文物建筑和现代文物保护设施,加强园区文物保护。

如今,豫园占地30多亩,大部分已经恢复了最初的规模。园中的亭台、假山、水榭、古树、名花,布局合理,间距适当,比当年更胜一筹。豫园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30多年来,它以其美丽的风景和众多的文物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20世纪60年代初,陈云、鲁、郭沫若、谢觉哉等先后来园参观,有的作为珍贵文物离开了。在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参观了这个公园。1986 10 1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吴等人的陪同下,先在亭品茶听歌,然后沿着九曲桥走进豫园观光。10多年来,豫园接待了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