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起源、发展、派别、顺序、特点是什么?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中国歌剧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起源于12世纪北宋宣和(1119-1125)至南宋绍兴(1151-1164),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几十年前,有一种误解,认为北曲早于南曲。个人认为南曲其实比北曲早。这里指的是最初的官方戏曲——南戏,起源于浙江温州。先说正式戏曲出现之前的情况。

我们民族还处于奴隶社会(殷朝)的时候,歌舞就已经相当丰富了,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模仿生活。像打猎一样,模仿你打中的东西。二是模仿战争。戴有羽毛和动物尾巴的青铜面具。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更加繁荣,仍以歌舞、音乐、体育(角)和滑稽动作为主,称为杂技或杂技。到了汉魏六朝,依然如此。如果说唱、做、读、玩在一起叫戏,那也只是一些不完整的戏。西汉的张衡写了《西京颂》,里面说了很多东西,比如“总会有神仙来鼓吹”,演女娲,和演各种神仙的演员一起唱;比如“武火抬鼎”,武火是古代大力士;《杜鲁找撞》,玩杜鲁爬杆;《崇窄》讲的是把刀放在缸里,人在缸里跑进跑出;“卓妍”像燕子一样在一盆水的上方跳回来;“胸前突刺”是指一个人用剑尖刺自己,死不了。其实这是一招。“跳丸剑之奢”就是像现代人一样玩三个弹丸或三把剑,在空中循环抛掷;“走钢丝相遇”,就像现在走钢丝一样。这些杂技和现在的杂技差不多。虽然是中国特有的,但也不能算是一出戏。

《史记》和《战国策》中都提到了秦二世。他善于讽刺,别人不敢说的话他也敢说。如果秦二世想养鹿,大臣们反对,但秦二世不听。悠悠道:“好!好吧,如果敌人进攻,就让御花园里养的鹿出去,鹿的角可以抵御敌人。”再比如,秦二世要画城墙,悠悠说:“好!好吧!城池画得很美,敌人看到都吓得不敢来了。”后来,这种说话的艺术逐渐发展成了现代相声。这不是正式的歌剧,只能算是歌剧的萌芽。

南北朝以后,有三件事值得注意,分别是“大面”、“钵头”、“踩谣娘”。

“大面”也叫“戴面”,但现在湖南人还是把“大”念成“戴”。“大面”始于北齐。北齐的战士兰陵长得漂亮,战争中怕自己抖不动敌人,就戴上狰狞可怖的兜帽或面具,让自己看起来很可怕。在现代京剧中,跳官要戴白色面具,而在昆曲《马贩》中,猫头鹰要戴上面目狰狞的兜帽,如一个闹鬼的喇嘛的模样(而在京剧中,则是白面大胡子的打扮),更接近于“大面”。推而广之,京剧的脸谱,画的时候不用头罩,也可以说起源于“大面”。

“坡头”叫“拔豆”,是北魏的一个民族名称。该剧是演一个孝子。父亲被老虎吃了,儿子上山找父亲的尸体,一路哭着唱着。山中有八湾,歌中有八叠。

“踏谗母”出自北周。有一种杂中郎将,所谓中郎将就是自己的官员,以示自己的荣幸。他喜欢喝酒,有个酒糟鼻子,但经常没钱。没钱喝酒就打老婆。妻子踏着舞步,摇晃着身体,向街坊哭诉,仿佛流行的那首歌里说的“我的生活真苦,一辈子也嫁不出一个好丈夫。”邻居们听到她哭了,都很同情她,说:“快来,快来,快来!”

这些形式的歌舞表演提供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原型。

正式的戏曲产生于宋代,但戏曲的前提条件存在于唐代。

(1)唐代(7-9世纪)有两个人唱军旅戏,或搞笑或讽刺,类似于现在北方的古装相声。这种剧往往是两个角色,一个是副网,一个是副尾,相当于入门和起步。

(2)各种歌舞伎(比如踩一个谣言母,大面)。都是故事,但还不够。

(3)大曲舞——大型的音乐曲调,远远就能听到鼓声。它类似于现在维吾尔人的歌舞。

这些也不是正式的歌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部正式的歌剧需要三个条件:

(1)一定要变相唱歌。

(2)一定要用现场人物的语气唱,也就是用第一人称唱,不要用说书人的语气。

(3)一定要有高度的故事性(这个条件最重要)。

但是上面提到的歌舞有时会和戏曲混淆。为什么?原因是“参军戏”也叫“戏”,“大曲”也叫“曲”。唐代梨园中的表演虽然在音乐、歌舞方面有所发展,但并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然而,这些歌舞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这些影响是间接的。

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是宋代。到了宋代,由于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达,人们需要文化娱乐,各种杂技更加发达。比如南宋杭州有二十二个商场,每个商场都有一个勾栏(杂耍场)。宋代有很多杂技,和后来的戏曲有关。以下是正式歌剧的先决条件:

(1)性能。有两种:

(1)真人表演,称“杂剧”,有五色(泥末、引剧、副网、副末、演孤)。它很短。只需要一杯酒就可以结束这场表演。演出的时候也会唱歌曲,有些还有故事情节。演员来自社会底层,敢于当面讽刺封建统治者。例如,有一次秦桧召集一个杂剧剧团,副总统把获奖戒指戴在他头后的两个头饰上。副总统问:“为什么获奖的戒指不戴在他头上?”副将答道:“我只知道怎么要银丝布。至于第二枚胜利戒指(“双圣归来”的谐音,“双圣”指的是被金人俘虏的第二个皇帝),我早就忘记了!”当秦桧听到这些,他非常愤怒,并监禁了两名演员,其中一人死在狱中。再比如,宋太祖宗申以一当十铸了很多钱,大臣们怕影响物价,纷纷劝,皇帝不听。后来皇帝想看一场戏。一个人扮演卖豆腐脑的,另一个人扮演买家。他吃了一碗豆腐脑来应付一个便士,但是他只有一毛钱,所以他要求卖主换九个便士。卖浆的说:“先生,我只是挑出来卖的。你是第一个顾客,没钱换。我再请你吃九碗吧!”“买家舍不得把钱送人,只好放开肚皮再喝。他一连喝了第五碗,大腹便便,再也吃不下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运气不好,白白给了卖纸浆的人五便士。他叹了口气说:“还好皇帝老子只赚十块钱,他要是赚一百块钱,连我的肚子都要撑破了。“这些戏对后来的小丑戏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小丑戏的先声。

(二)木偶表演,包括木偶戏和皮影戏。有很多种,比如牵手,提线;都有很高的讲故事的程度,会演战争的情节,比如三国故事,对后来的正剧影响很大。现在戏曲队里还流传着它的术语,比如“吊”,因为以前木偶戏人力有限,有些人(指木偶)动不了就挂在旁边。

(2)唱歌。有唐代的“大曲”曲调、有词曲调、民间流行的曲调和民间艺人创作的曲调。

(3)故事。主要是讲故事,唱故事。当时评书的风气很盛,说唱互相交替,各有侧重。其中以唱腔为主,发展到后来的戏曲。

当时唱的曲子很多。《大曲》是用一个曲调反复唱的。《诸宫调》(如董希祥)是用许多宫调一起变化来唱的。诸宫调只有三种:晋代有两种,分别是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的诸宫调;元代有一首,是天宝遗宫调。

其他曲调有《纠缠》(又称《转踏》或《传》)和鼓词(如用十几首歌唱出《一个骑手的传》的故事)。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线索。它主要是表演、歌唱和故事的结合,是古代艺人最大的贡献,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两大体系

中国戏曲出现后,在13世纪的元朝形成了两套体系。一种存在于很久以前的宋朝,起源于南方,唱南曲(又名南戏)。另一个是后来在北方生产的。唱北宋(又称北方杂剧)。这两种音乐结合成一个大体系,叫做南北音乐体系。

南北乐系的戏剧都是“对联体”,唱腔句子字数参差不齐,同字相近。后来的“板腔”就不一样了,板腔基本上是七字唱或者十字唱。

南曲和北曲在音乐上的区别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音阶的区别。南曲只有五个音符。那就是1,2,3,5,6,没有四个或者七个半音。北曲有1、2、3、4、5、6、7七个声调。(2)语气的不同。南曲柔美,北曲壮美。南曲的韵味和风格与北曲不同。

南曲系统的“南戏”发源于温州。从12世纪到19世纪,* * *流传了大约700年。温州在12世纪初是八个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当时商业相当发达,南戏就是在这个商业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它起源于民歌,继承了宋代的各种杂技,并进行了改革。它在温州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

当时南戏的产生有四个条件: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政治地理环境,南宋以临安(即杭州)为中心,靠近温州;(3)艺术欣赏的需要;(4)艺术家的不断努力。这促使了南戏的发展。

不久,南戏传到了南宋的首都杭州,那里的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市民和城市劳动人民都需要娱乐,这促进了南戏的成熟。到了元代,由于北方杂剧的兴盛,南曲虽然一度衰落,但很快又复兴起来。

南戏每出戏都有长短之分,少则十出左右,多则三四十出。每出戏都用不同的曲调演奏。曲调有宫调。唱歌的时候后台要帮忙(行话叫“合唱”)。那时,台下的观众也可以“和”(合唱),与舞台融为一体。可见南戏确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南戏的乐器很简单,以鼓和笛子为主,音调较低。

元代人写的南戏剧本十二部,至今还保存着,只剩下一些零碎的歌词(详见钱南阳《宋元戏曲集》)。四个最著名的是:柴静的故事,刘知远白兔的故事,月亮亭,和才博的琵琶的故事。这十二本书有好的方面,但也有糟粕。比如岳飞破虎东窗的故事,就不应该肯定岳飞镇压了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但这部剧也揭露了秦桧谋杀岳飞,为荣耀而背叛国家,以及宋朝统治者与敌媾和,出卖国家利益的罪恶,歌颂了岳飞抵抗外敌侵略,值得肯定。再比如《琵琶记》,一方面揭露牛太师家的奢华生活,一方面写出蔡家的清贫生活。这是两种生活的明显反差,但试图为蔡伯真的背信弃义开脱是不可取的。

南戏在明代嘉靖年间更为发达,但其名称也改称传奇。传说和南戏基本一样。它的变化在于歌唱。明代的唱腔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

(1)葛阳腔:发源于江西。口音高亢,很快,就有歌手了。因为只有打击乐器,没有管弦乐,所以看起来单调,但是歌词通俗,口齿伶俐,特别注重武打,深受大众喜爱。到了清代,又有各种变化,以至于不再独立存在,而是保留在地方戏曲中。至今,川剧、湘剧等剧种中仍有高亢的曲调。

(2)昆曲:产于江苏昆山。旋律缓慢,旋律细腻悠扬。它以管弦乐为伴奏,并伴有许多古代舞蹈,载歌载舞,非常优美。因为唱的比较慢,一个字分成几个音节,句子比较深奥,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这是一个缺点,所以在清朝也衰落了。但是对皮春戏影响很大。

北曲的体制叫杂剧,也叫元杂剧。它产生于13世纪中叶的元代,比南戏晚了约130年。它产于元朝的大都市(今北京),大部分是当时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杂剧的出现适应了都市人的需求。当时许多民间职业文人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进一步促进了杂剧的发展。

元杂剧的法律非常严格。一个是一本书打六折,大概相当于现代戏剧四幕。其次,每部戏只有一个脚色可以唱,而且是一个人唱,梅铮或者郑丹,每首歌都是一套。所有歌曲都是北方歌曲,节奏快而清晰,配以琵琶、筝等。由于形式僵化,这种规矩森严的杂剧在明代南曲兴盛之后被舞台所淘汰。

我们可以从王国维的《宋元戏剧史》(宋元戏剧考证,收录于王国维《戏剧集》)、日本青木昌子的《中国现代戏剧史》、周的《中国戏剧长史》等著作中详细地看到中国戏剧发展史。

南戏、北方杂剧、明清传奇中都有许多传世名作。南戏,如《琵琶记》等。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戏曲集》(其中以袁最为著名)和《元杂剧选》是北方杂剧。明清传奇有汤显祖集(含《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柯南记》)、李煜的《一撮雪》、《人兽传》、《永远的团圆》、詹华魁(含冯梦龙的《莫寒斋丁本传奇》)。

第三,中国的戏曲是如何发展成现在的形式的?

清代的地方戏多为“板腔”,其中最重要的是皮黄戏。因为皮黄戏本来就是从地方戏发展过来的,现在地方戏和皮黄戏有血缘关系,是兄弟关系,两者是相互融合的。清代地方戏曲的口音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南戏——包括弋阳腔(清初很流行)、吹腔(可能是春儿的前身)、四平腔和春儿。

(2)北梆子(又称“随机戏”,流行于陕西、山西、河北)和西皮(襄阳腔)。还有刘孜戏,有《沙滩春光》、《花鼓戏》;福建和广州也有古代戏曲。

京剧从南北两种曲调演变而来,如南方的黄儿和北方的西皮。

关于黄儿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起源于安徽,细调伴有双笛,因双笛有两簧,故称黄儿;另一方面,谈源于江西的宜黄调;再谈黄冈、黄陂两县发源于湖北,故不称黄儿,而称黄儿。

西皮起源于甘肃腔和襄阳腔。

皮黄戏(即京剧)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1)清初一百二十年(1644-1766),益阳与昆曲并存。因为昆曲难懂,所以没落了。

(2)梆子戏和黄儿戏争霸,结果是杂糅并占主导地位,逐渐取代昆曲和益阳戏。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变化:一是以著名秦腔演员魏长生为代表。当时秦腔风靡一时,减少了京剧对弋阳腔的色彩。变化大的是第二次。著名徽剧演员高浪亭进京后,推动了梆子和京剧(弋阳腔结合北京语音和地方戏声调后称为京剧)的融合。

(3)1824年,黄儿戏、湖北梆子、西皮(可能还有其他成分)的汉调与京腔其他声腔混合(即西皮和春儿混合),并吸收了其他秦腔,形成了早期的皮黄戏。因为吸收了一些昆曲,所以现在北京还有一些昆曲和昆曲。京剧形成的整个历史到现在才150年。

总结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900年历史,虽然有不同的思路,但脉络还是清晰的。从南北戏曲体系到地方戏曲体系。这一切都是人民(包括古代演员)创造的。粤剧特色在这里找到:粤剧/查看/查看/16733.htm

潮剧/View/21111 . htm

采茶戏/view/24631.htm

广东汉聚/view/95934.htm

雷剧/view/1097126.htm

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