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谣言可以无处不在?而且这么多人都被谣言害了?为什么人一定要相信谣言?你就不能无视它吗?
所以,对于传播不实之词的现象,谣言是更能体现其内涵的概念,而牢骚、民谣、八卦则是表达其外延的概念。在本文中,对谣言的研究涉及到上述词语所指明的各种表现形式。
谣言的诞生
研究谣言,自然要从谣言的源头入手。从谣言的来源来看,根据谣言意图的有无,谣言可以分为主动编造和无意发起两种。具体划分要根据造谣者的动机来确定。
造谣者的动机
造谣者是谣言诞生的始作俑者,尤其是一些影响恶劣的谣言,与造谣者的目的密切相关。没有造谣者,就不会有谣言。根据谣言的动机划分谣言的类型,是探究谣言起源的最好方法。
第一,发牢骚造谣。
当一些人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抱怨的感觉。抱怨就是抱怨。这种投诉如果是针对投诉对象的,那就是训斥和投诉;但如果不是针对被投诉的对象,就很容易变成谣言。
抱怨谣言往往不是归咎于某个特定的人,而是归咎于某个环境、社会或群体。不满意的人如果找不到明确的发泄对象,就会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社会上存在“走后门”的不正之风。没有关系,没有权力的人,往往会被欺负,或者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人们会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却找不到明确的对象去抱怨。
从这些民歌中,我们可以真实细致地把握民众的社会心态。
这样的民谣有很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抓住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加以夸大、放大甚至歪曲,而讲故事的人则从谣言的传播中获得某种情感上的满足。
把经济工作曲解为中心,削弱了党的建设,所以有“中央是执政党,地方是自由党,企业是在野党,农村是地下党”的说法。
极端的个人赚大钱的目标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有的人甚至开始怀念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编了一首民谣,“五十年代,人们相亲相爱,六十年代,人们互相帮助,七十年代,人们互相照顾,八十年代。”
民歌是人们感情和心态的生动表达。民众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最关心政府官员的一举一动,意见最大。许多民歌尖锐地批评了腐败和滥用权力。
这些谣言是社会情绪的反映。就像造谣者找不到准确的矛盾发泄一样,我们也找不到准确的造谣者,只能体味民众的情绪。当然,如果这些谣言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其影响可能远远超出人际传播的抱怨性质,会从质和量两方面改变其原本的意义。
第二,攻击性谣言。
与抱怨性谣言完全情绪化、漫无目的的讨论不同,攻击性谣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客观性。造谣者在造谣之前,已经对目标及其环境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谣言,以达到伤害目标的目的。
根据攻击目的的强度,攻击性谣言可以进一步分为敌意攻击和嫉妒攻击。前者是在战争状态下或两股力量针锋相对时使用的斗争手段,后者是针对群体中的佼佼者的不公平竞争手段。
中国经典“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三计,就是双探计,说的是“疑中有疑”。“跟里面比,就不亏自己了。”意思是在敌人内部制造怀疑,帮助我们取得胜利。自古以来,军事家在使用双重间谍时,使用的手段就是进攻型谣言。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章记载了一个诸葛亮利用双重间谍除掉司马懿的故事。当时魏国的统治者曹丕刚刚去世,他的儿子曹睿即位。马谡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主意。”虽然司马懿是魏的大臣,曹苏芮对此表示怀疑。何不暗中派人到洛阳、叶君等地造谣,说此人欲反;”司马懿甚至在天下张贴公告,让曹睿起了疑心,势必要杀了这个人。诸葛亮接受了马谡的建议,照他说的做了。果然,司马懿被“贬谪故里”。
这个蓄意造谣者非常重视研究目标的弱点。在这个传闻中,诸葛亮抓住了:一是司马懿全副武装,疑似高震的主子;第二,魏朝统治者曹睿对司马懿有所怀疑。所以谣言一传开,曹睿就“大惊失色,急问群臣”,但没有一个大臣为他说好话。有人提到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司马懿鹰眼护狼,军权不可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将是国家的灾难。”有人说:“司马懿深谙军事战术,以胸怀大志著称;若不及早除掉,将是长久之灾。”结果诸葛亮的造谣一举成功,成功疏远了敌方将领,也摆脱了自己的一个强敌。
试想,如果诸葛亮没有抓住司马懿的这个弱点,而是制造一个对方贪图享乐的谣言,他就不会对对手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除了这种敌意攻击,嫉妒攻击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冒犯。似乎任何群体中的优秀者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批判,容易成为谣言的中心。
这种谣言根据造谣者来自群体内部还是群体外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群体内部的嫉妒,一种是群体外部的嫉妒。对于一些公众或名人来说,嫉妒的谣言往往来自群体内外。
这种现象在改革初期的一些国企厂长身上时有出现。一个厂长一旦做出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就受到外界的关注,包括上级领导、同行单位、新闻媒体等。,他的名声和荣誉与日俱增,有时还会从外面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这会招来一些人的嫉妒。或匿名投诉,或散布谣言,成了这些心态不健康的吃醋者的惯用伎俩。同时,每当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那么在这种再分配中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成为谣言传播的基本土壤。这导致许多改革者在最初的激烈措施后很快陷入挣扎:相反,一封投诉信让上级领导对支持他们的改革产生了担忧;对了,一点点谣言就能打消群众的热情支持。
攻击性谣言是散布关于个人或群体谣言目的的体现。与牢骚谣言相比,谣言的目标非常明确,增加了谣言的理性成分。
在国际传播中,攻击性的谣言非常普遍。为了制造攻击对手的舆论,完全虚假的新闻可以成为传播的主要内容。
1930一位研究者写了一篇揭露一战时期英国宣传的文章,文章写道,“暴行报道是英国宣传的一大元素。这些报道中的大部分都被不知情的公众所接受。如果他们亲眼目睹了1917年春天英国情报部门总部最惨烈的暴行报告是如何出炉的,他们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接受关于德国恐怖行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