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博士帽”
胡适一生获得了35顶荣誉博士的帽子。但自从1917离开哥大回国后,他的博士帽子就引起了学界和坊间的关注,内部悬念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澄清。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一问题成为研究者质疑、考证和争论的热点。
1919年2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蔡元培推荐,商务印书馆出版,封面署名“胡适博士所撰”,蔡元培亲自作序。
蔡在序中说胡适是鸡西大学著名学者“三胡”的后裔,并说:“石先生生于鸡西胡氏家族,作为汉学代代相传,有汉学之传承;虽然从小进了新学校,但我依然可以自学‘汉学’,从未间断;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也学过文学和哲学,对西方哲学史有很多体会。所以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编纂难度,一旦到了先生手里,就容易多了。”
后世有一种说法,蔡元培明知胡适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也不是鸡西大学学者“三胡”的后代,却故意在大纲中加上“博士”二字,抬高胡适的身价。
序中有意向“三胡”靠拢,以示其深厚的家世渊源。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震慑当时北大傲慢的保守派和反对派。
有人认为,蔡元培当时并不熟悉胡适笔下英雄人物的家世背景,被胡适巧妙地欺骗,落入圈套。
也就是说,“蔡氏家族并不知道胡氏家族的底细,但胡是知道的,并且放在书的前面。直到后来在南方有了安全感,才说(自己)原来不是绩溪胡氏国学世家。”(汪荣祖《胡适课程的功过》,读书2005年第2期)哪种说法更具历史真实性,有待研究者进一步考证。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胡适在1917年离开哥大的时候,并没有戴博士的帽子,而是光着头,十指悬空的回到了家里,直到17年后才拿到博士学位。
有争议的是,为什么10年毕业的胡还能戴上他梦想中的博士帽子。有什么玄机?
金晚年写了一篇关于胡适回忆的短文,名为《胡适,我不太懂他》,其中涉及到胡的毕业论文。
金说:“胡适大概是留学中国、写中国论文的开创者。他的博士论文好像是中国逻辑发展史。在论文考试中,学校还邀请了一位了解中国历史、不属于哲学系的学者参加。这位学者碰巧懂天文学。他问胡适,‘中国的历史记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确的?’胡适答不上来。考官说:‘诗经中‘十月之交,日日必有食’的记载是正确的记载,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天文学的证实。“这个故事我听过,不是胡适告诉我的。即便如此,我觉得也很可能是真的。”(金··回忆与回忆,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
老金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好几年了。那些年,老成持重的金林越已经成了老金头,记忆力明显衰退,回忆往事难免有些失误。
其实胡适的论文题目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的进化史》,上海亚东图书馆英文版,1922。手稿的中文版名为《先秦名家研究史》。1983年,上海林雪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先秦诸子史》的中译本。
金一向轻视胡适的学问。蔡元培说胡适“旧学精深,新知渊博”,金则说胡“旧学不足,新学止于赫胥黎”(的不凡之道),又说“西方哲学、名家之学,非胡先生所长”(《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评论报告二》)。
从老金的文章里举了几个小例子,说明他对胡适了解不多。其中一个说:“这位先生,我真搞不懂。我很早就认识他的时候,有一天他来找我,忘记了细节。当我们谈到必要性时,他说,“根本没有必要或不可避免的事情要做。”我说:‘不,有事实上的必然,有心理上的必然,有理论上的必然……’我真的觉得他一定有问题。他是个哲学家!他说,“还有一次,在我写了那篇关于外科手术的文章之后。说起我的文章,他说他不懂抽象的东西。这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他是哲学史教授!”(《回忆与回忆·金·著)
通过这些小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金对胡适这位哲学博士的怀疑,同时也隐约透露出金怀疑胡适当年没有通过博士学位考试。
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这些信息进行了评论。有一些相信者,也有许多否认者。
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并任教于哥大的美籍华人曾明确指出:“先生说,‘西方哲学和名家研究不是胡先生的长处!’这显然是一种‘文人相轻’的心理在作怪。”“但在中国哲学界,能“鄙视”胡的“文人”真的不多。在文学、历史、宗教等各行各业,情况也是如此。鄙视对方的都是新鲜的,剩下的和我们一样的芸芸众生只有‘爱和佩服’。这应该也是《我的朋友胡适之》能够被全国一致接受的主要原因吧!”他还说:“胡好闻,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使是批评胡、搞恶作剧的专家,也很难说三道四,骂“无聊”、“无耻”、“行不通”。如果他们把三个‘无’中的任何一个强加给胡适,他们就会‘不得人心’。当今世界,无聊无能甚至无耻的人真的是一肚子话!但是,我的良心不是胡适!”(《我的朋友们的朋友们——胡适的杂记》,作者唐德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因此,唐德刚对胡适当年的博士问题做了细致而精确的考证。
据唐介绍,胡适时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科博士学位的流程是:研究生修完规定学分(胡在康奈尔学院的学分被哥伦比亚大学部分承认)后,还要参加笔试、口试和一门欧洲语言。过门,这样才能算“博士候选人”。作为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课题,写一篇“博士论文”。卷子写完了,再来一次“防御性口试”。口试是最后一关,也是最容易的一关。不过,虽然相对容易,但考后还是有三种结果,一般称为“三栏”或“三栏”。它们如下:第一列,“小修通过”。“通过”后,“小”的东西会在主任论文导师的监督下“修改”。第二栏,“大修通过”。“过关”后,另一组考委要监督“大”加“修”的改革。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论文“大修”完,还要回学校参加“补考”。第三栏,“没有”。十年心血浪费一次,不允许补考,博士也就废了。
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必须成书出版,65,438+000份(在今天的微缩胶片上)必须提交给大学,才算正式学位。所以不管是大修还是小修,至少要一年半才能算真正的医生。当时美国出版太贵,中国学生的论文经常被出版社拿回上海交通商务印书馆印刷,然后以65,438+000册寄回哥伦比亚大学,也算是成功了。
所以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无论考了哪一个“栏”,连这个都没考上。他们一回国,就迫不及待地冒充“医生”。
所以疑胡派诗人章子英先生说:“先用博士,后用哥伦比亚完成学业。”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这样。诗人张在《西江月》中把“仙”字改为“杜”更为恰当。但是,有的“第一次使用”一年左右,有的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一辈子也不是没有“第一次使用”。
夏(知青)教授和傅(鲁思)教授认为先用了10年,没有别的原因,只是“论文耽误了”。
夏先生和傅先生都相信他通过了第一栏——小修。这样胡的论文马上就可以在上海发表,到191927(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附论文,不限学期)结束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为什么要等到杜威1922离开中国的那一年去出版社,1927回纽约拿学位?!
其实,胡在1917的口试中遇到的困难,和后来的“朱尔”也差不多。考上了第二列一般情况下,还得回学校补考。那时候中美之间还没有喷气客机,回学校补考很容易!所以他只有一个办法“拖”,一拖就是10年!
杜威回国讲学后,以杜在哥大的地位和胡在国内国际的声望,从大改小修自然不用补考。如果杜威的遗产还在,哥大的记录还在,那就不用打“胡适学位问题”的官司了。(见《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注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
唐德刚的理论遭到了胡松平、余英时等人的反对和批判。在《胡适之先生年谱》的“编者注”中,胡松平引用了《胡适的杂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1979)中唐德刚的一段记述。唐说:“胡在哥大研究生院学习仅两年(1915-1917)。两年时间连博士学位学习过程中的'(必住地)都不够,更别说通过不同级别的考试了。.....所以胡适是不可能两年读完的。”
对此,胡松平为胡适辩护说:“据胡适的《杂记》,哥大似乎不应该授予胡先生博士学位。但是,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胡先生博士学位是事实。如果唐骏的推断没有错误,那么授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的人就犯了错误。”
按照历史学家余英时的说法,“胡适的博士学位没有问题,只是因为论文迟迟不交,耽误了十年。”。也就是说,正如夏志清所说,这只是“未完成的手续”。
为了证明这一说法,余英时根据胡适的日记、书信和口述自传,列举了几个相关的例子,认为胡适最近两年在康乃尔大学修了足够多的哲学史和哲学课程,所以加上哥大的两年,读博士的时间是四年。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胡适在两年内完成了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的所有必要课程和作业。(《重新发现胡适的历程》,作者余英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下同)
余还指出,在已出版的《胡适来往书信选辑》(远景出版公司出版)的续集中,有一封朱经农于2009年9月7日写给胡适的信,信中写道:“今天有一件无聊的事要告诉你。最近有一群和你素未谋面的留美学生,听了一位先生的胡言乱语,这位先生曾经是你的朋友,现在却成了你的敌人。他们说“一条狗叫,所有的狗都叫”,说“胡夫假装是医生”,“胡夫没有通过口试”,“胡夫做这做那”。我觉得是不是‘医生’无所谓,但是‘冒名顶替’这个词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不该把这句无聊的话传给你,让你心里难受。但是,因为‘公开的枪比公开的敌人更容易隐藏’,这个谣言非常可恨,所以说实话,我哥也要努力‘自卫’。这种说法自然没有一个是一步之遥的朋友相信。但是,第一步的朋友不多。现在,争论的人太多了。只有你赶紧把论文印出来,谣言就没办法传播了。
根据历史学家余英时的说法,这个“昔日的朋友,今日的敌人”指的是跟随胡适留学美国的梅光第。这是当年“谣言”的源头,但朱经农清楚地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于胡适的博士论文没有印出来。
1920年8月9日,朱经农给胡适写了一封短信:“另外,你要设法发表你的博士论文。我真的听腻了很多关于这个的传言。请早点发表。”
根据这两封信,余英时认为胡适的论文最终发表于1922,与其有一定关系。按照唐德刚的说法,如果胡适在哥大考试没有通过大修,必须补考,为什么胡适要等到杜威1922离开中国后的那一年才付印,1927回纽约才拿到学位?(《胡适口述自传》)
余英时认为这是荒谬的。当时哥大博士论文的“口试”是“最容易通过的”,唐老师也承认。除非‘哥大实录’中有明确记载胡适由‘大修’改为‘小修’,否则我们真的很难想象考官中有人故意和杜威过不去,一定对他所指导的论文持批判态度。"
余英时的解释是:“胡适于1917年回国后,立即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文学革命中,接着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刚开始的四五年,他的活动量和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查一下1919—1920(全集第三卷)的残卷就能看出来。在此期间,他是不可能打印论文,拿到学位证书的。
那么他为什么最后会在1922发表这篇论文呢?除了朱经农引用的那封信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他曾经有上进心,愿意被哥伦比亚大学聘请去教一两年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这应该是他决定发表论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他完成了学位的最后手续;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教授中国哲学的教材。
不仅如此,他还有机会在6月份参加了美国的一个教育会议1923。所以论文发表在1922不是偶然的。后来这两个旅行计划都取消了,所以欧美之行才延迟到1926-1927。.....总之,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除了因为“论文缓交”而拖延了十年之外,没有什么可疑之处。”(《重新发现胡适的历程》)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并在该校担任教授,后担任新亚学院院长和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的余英时,是钱穆的弟子,一向自视甚高,是海外胡雪研究的权威人物。虽然他没有达到傅斯年的“目空一切”的地位,但他也很傲慢,无视其他历史学家。于是,就有了痛批海外史学大家唐德刚的“义举”。
但与“天子门生”相比,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个档次的,而且在英语方面也是小三,根本无法与练功近乎精进的唐相提并论。就唐德刚而言,石英只是一个玩偶,没必要当真。面对批评,她避而不谈,一笑置之。
然而,英国人的“犹大之吻”惹恼了同龄的台湾省历史学家汪荣祖。王也是出于对被追究责任的“义举”的反感,自掏腰包抽打于,就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说的一个政治名词。
王说:“余澄清事实的主要依据是《胡适的日记》。根据胡适的日记,纠正一些有意的误传和谬误,当然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胡适日记的权威性不能说是百分之百。除了日记常因事后追思、补记而失真之外,胡适成名早,爱惜羽毛。他的日记显然是要公之于众,给别人看的,因为写得小心翼翼,难免掩盖真相。换句话说,胡适的日记不全是胡适的私人空间。就像他在纽约和何炳弟聊天时说的,'陈寅恪记性好','雷海宗有点笨','马寅初天天洗冷水澡,女人都离不开它'(见《读史阅世六十年》)等'真情告白'之类的话,完全不加掩饰,在胡适的日记里是找不到的。”(汪荣祖,《胡适的功绩历程》,读书2005年第2期)。以下引文相同)
在谈到胡适“博士问题”的关键点时,说:“我极力赞扬胡,发表《犹大之吻》大骂的苏,并承认她在胡适班上时,胡适用了印有“胡适博士”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但她引用胡适的话说:“我从来不喜欢用学位的头衔来炫人。胡适博士写了几个字,是出版社搞的一个花招。所谓不愿意炫耀自己的学历,就是不炫耀自己的学历。至于出版商,他们怎么能未经授权就这么做呢?
引用苏的话,可见胡适的不诚实。当时北大没有规定非博士不能当教授。如果胡适在拿到学位之前就自称博士,有识之士不会有什么反应,所谓“老胡装博士”。朱经农在1919年的信中无须提醒胡适,希望他赶快印纸,以释疑虑。
在这种压力下,胡适没有尽快把论文印出来,取得博士学位,而是等了十年。当然,这很可疑。
余的解释是,胡适1917年回国后,立即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文学革命。也就是说,胡适没有时间去印论文,去拿学位。但如果1917年通过学位考试,论文不需要大修、小修,而必须交给书商印刷,那么所谓的“没时间”或“没想法”(在朋友的追问下想法应该是强烈的)就很难自圆其说;剩下的原因恐怕很难成立,因为没钱印论文,肯定有问题。
唐德刚曾告诉笔者,1917年未获通过的胡适博士论文档案至今仍保存在哥大。他读过这些书,并与胡适面对面地交谈过。然而,现在没有家庭成员的同意,这些文件不能再被访问..."
最后,说:“胡适的缺点,在余的作品中,可以是优点,甚至是‘好榜样’。套用尹的口头禅:“我们从哪里开始?”"
最近,我看到了余英时最近发表的题为“胡适博士学位案的终审判决”的文章。(见《文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余在文中称,他发现了几个新的证据,足以彻底解决胡适“博士”的悬案,并举例说明,“作为全案的最终判决”。
余的新证据是胡适的一封“短笺”和一封信。《略注》写于1922 1,是胡适为亚东版《先秦诸子史》所写。它说:“这本关于中国古代逻辑方法发展的专著是我在纽约居住的时间是1915年9月到1965438年4月。它已被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接受为完成哲学博士学位要求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一直渴望有机会对这篇论文进行彻底的修改。但是工作的压力让我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这也是这本书一直没有出版的原因。看过这本书手稿的在中国的英美朋友多次劝我照原样印出四年前的旧作。我现在已经决定这样做了,虽然很不情愿……”
在这份“简要说明”上,余英时总结道:“我们由此得知两个基本事实:第一,他的博士论文在1917年提交后,被当时的哥大哲学系正式录取;二、1922亚东版与1917提交的论文原件完全一致,除了“简介”和“引言”部分。1926 65438+2月【胡适】日记:‘发电东亚,请他们送100本《名学史》给杜威。’可以看出他是在1927正式获得博士学位的,也就是1917写的论文定稿。这个事实必须建立在一个绝对的前提上,那就是1965438+2007年5月22日,论文口试已经顺利通过。"
第二个证明是,2007年4月3日,1965438+65438,胡适给韦联思发了一封长信。信的最后,他说:“我还在写论文的结论。我把写好的部分交给了杜威教授,他对我写的东西非常满意,给了我很多鼓励。我估计再过一个星期就完了。”
收到信后,余英时认为“这真是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可以摧毁任何关于论文口试失败的虚假测试”。鉴于唐德刚“极其生动有趣的‘想象’,最重要的关键人物当然是如何指示杜威教授对其进行评价”。
因此,余英时认为:“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知道,杜威已经阅读了除结论之外的所有论文初稿,他感到非常满意,并给予了很多鼓励,所以所谓‘口试失败’的猜测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杜威教授已经肯定了论文的价值,任何意想不到的高峰都不可能在这最后的口试中发生。”
因此,于认为,胡适博士学位被推迟10年的根本原因是论文提交过迟,其他解释和推测都是无稽之谈。“85年来的一个谜团终于彻底解开了,再也没有争论的余地了。”余家人做出的这个结论是不是真正的结论,在破译这个悬案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奇峰”的可能?等待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