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遗产城市泉州聆听海丝特的传奇!

山要堵,海要冲!

浩瀚的大海是惊涛骇浪,前方是丰富的道路。当我们选择勇敢面对的时候,这个蓝色的世界往往孕育着全新的可能。

泉州,一座依山傍海的小城,从山海一隅到世界遗产地,用22处遗产地,从高山到平原再到海港,向我们讲述了宋元时期海洋商业的传奇故事。

泉州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东方第一大港”,

凯尔·波洛的《光明之城》。

这座四季红墙绿荫的城市,曾经是一个辉煌的传奇,是全世界商人都渴望去的港口。

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是如何产生的?

01

崛起:港口城市的诞生

很长一段时间,泉州都没有引起重视。泉州自秦朝设立闽中郡以来,一直被划分为不同的郡,是中国一个普通的小城。

泉州有它的难处。三面环山,面朝大海,自古山多田少。与闽西、闽北等产粮区因为有山脉阻隔,运输困难。

当山成障碍,好在泉州海无边。浩瀚的海洋孕育着新的可能。泉州作为港口,有着先天优势。

“泉位于八闽之南,山势蜿蜒,无雕;港湾是尴尬的,不是博洋的。”

——《全州赋志》隆庆版

一句话,道出了泉州港的位置。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了许多港湾,兼有河口港和海湾港的优点。喇叭形的泉州港,开口大,内河水域广,会有船只直接进入内河避风。

再加上东南沿海气候温暖,建设港口再合适不过了。早在唐初,泉州港的贸易就已初具规模。

自进士南迁以来,我国东南逐渐得到开发,经过隋唐的发展,成为“今礼来自天下,江南居十九。”东南沿海发达的商品经济需要更多的港口来处理货物。泉州就是其中之一。

唐朝后期,泉州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和中国著名的贸易港口。

与此同时,在非洲大陆的另一端,一个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正在崛起。他们的船队将波斯硫磺运往中国,中国陶瓷运往希腊,希腊织锦运往印度。他们从事世界贸易,是主要的海上商人。

再加上南海国家海上贸易的发展,对巨大港口的需求被提上日程。

与其他港口相比,泉州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泉州位于国内沿海航线的中点,比广州更靠近首都。与临安(今杭州)和明州(今宁波)相比,它离南海更近。

虽然南宋时期指南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航海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海上航行仍然是极其危险的。南海靠近各国的港口可以大大缩短远航商船的航行时间,自然是首选。泉州港是利益权衡下的选择。

港口的崛起离不开政府的有意运作。

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轮船公司,并将泉州定为官方通商口岸。

南宋时,都城临安位于安东南角。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户口大大减少。因此,迫切需要海外贸易税收来应付庞大的财政支出。此时泉州海运公司历年的收入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海外贸易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上任前,泉州的市府官员要先向朝廷报到,皇帝要“给他们一个面对面的机会”;外商享受优惠政策,货多者有赏;海外华商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得到了充分尊重。

进贡北京,沿途有“妓女迎客”;中外商人离开泉州时,有一个隆重的祈风仪式,祝他们平安返回故土。现在,在西门外九日山上的祈风石刻中,记载了这种由宗室和宋朝高官参加的送别宴会,这是前所未有的。

回报也很丰厚。南宋末年,泉州为宋朝皇室提供了超过五分之一的年收入。宋高宗曾经说过:“市场的利润是最厚的。处理得当的话,收入上百万。”

货物广阔繁荣,这个好客的港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有的人短暂停留,带走了一生的回忆,有的人长久定居,把泉州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02

模糊地在其全盛时期

“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量的商人聚集在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真的是不可想象。.....这个地区风景优美,居民信佛,人民爱好和平,热爱安逸和自由。」

凯尔波罗来到泉州时,泉州港的鼎盛时期已经到来。

在他的眼前,是一个疆域前所未有的辽阔,但联系却异常紧密的国家。元朝为了维持庞大帝国的统治,加强地方控制,修筑运河贯通南北,修筑驿道方便交通。

遍布全国的驿道系统,让泉州从海外输入的商品和奇珍异宝在内地快速流通。

在福建省,有许多山川河流。尤其是江海交界处,潮水汹涌,水流湍急,摆渡不易。搭建桥梁是商品流通的另一大基础。

宋代是福建造桥的高峰期。洛阳桥,建于北宋,是连接福州和泉州的交通要道。泉州商人可以直接过洛阳河,北上福州。

中国现存最长的石桥——安平大桥的建设,成为南安与晋江之间的交通大动脉。通过安平大桥到南安水头镇,可以继续向南沟通福建、广东。

元代全州在宋代的基础上,修建了金鸡、南诏、香炉头、营头、夏念、金溪六座桥。巨大坚固的石桥彻底打通了水陆交通。

发达的陆海交通,对内,沟通本省乃至国内其他省份经济腹地的货物;对外,优秀的港口欢迎来自海上的游客,向世界出售瓷器和丝绸。

元代泉州港形成了多条成熟的海上交通路线,从印度洋到太平洋,从欧洲和阿拉伯到南亚,大规模的商业往来将整个世界编织成一幅繁荣的画卷。

当时的文人不禁感叹:“泉也是福建七省市,货远珍奇之地,外地富商巨贾的窑洞居天下第一。”

成群结队的商船飘洋过海,满载着西方的宝石和香料,乘着南风驶入泉州港。这些会说100多种语言的海外商人带来了犀牛角、玳瑁、乳香和珊瑚...各种来自各国的宝贝让人眼花缭乱。

足以让欧洲贵族眼花缭乱的青花瓷、德化白瓷、丝绸、绸缎,从这个东南沿海的小城影响了世人的审美。

Generate积累了数百年的航海技术、丰富的商品资源和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政策,共同将贸易推向了华丽的高潮。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傲然屹立在世界前列。

03

文化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历史似乎跟泉州开了个玩笑,让一切在华丽的乐章顶端戛然而止。

元末,长达十年的战乱摧毁了泉州的繁华。明朝开始实行海禁,禁止民间海外贸易,严格繁琐的朝贡贸易政策使得泉州港的贸易形同虚设。清朝的海禁政策使泉州港的贸易从此一蹶不振。

但骄傲包容的泉州不会轻易被打败。

持续数百年的繁荣开放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背景,吸引着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去这座独特的城市。

我们发现,生活在泉州的外商带来的生活习惯和信仰,依然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居民。

在这个小镇上,有建于唐代的佛教开元寺,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摩尼教寺庙遗址景清寺,还有供奉海神妈祖的天后宫。30多个门派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三步一庙,五步一佛寺,世界宗教博物馆,都不是空名。

当佛寺传来晨钟暮鼓,清真寺的礼拜声打破了傍晚的宁静,转过身来。关帝庙里香火鼎盛,虔诚的身影络绎不绝。泉州一城,连神仙都是世界公民。

异国情调的饮食习惯也在泉州生根发芽。

受穆斯林信仰吃牛肉的影响,泉州第一次有了牛肉文化,至今仍对牛肉情有独钟。炖料中加入了潮热流行的咖喱,照顾了各国顾客的口味。

一份中式牛排,一碗牛肉汤,一碗咸饭,对饥饿的人来说是全方位的满足。

在七浦渔村,在远古时代,阿拉伯血统的七浦妇女仍住在贝壳里,戴着簪花,中亚的遗风仍在摇曳。

茶和瓷器,曾经以中国的名义与世界交易,漂洋过海,影响了世界的品味和审美。从人间归来,用德化白瓷做的碗冲泡一杯安溪铁观音,依然是泉州人最惬意的慰藉。

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以大无畏的精神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浩瀚的大海与世界相连。这是一个向全世界敞开胸怀的古老国度。

如今我们走向世界,面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这也是泉州树立的典范。

参考资料:

林荫儒,元代泉州港的繁荣及其原因。

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与泉州商业经济袁凌冰

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泉州多元宗教文化存在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衰

周泉州港为何在宋代异军突起

-结束-

编辑|艺旅文化Bug Bug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