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白话小说翻译

白话翻译:

司马光,陕西夏县人。司马光7岁的时候就像个大人了(古代的大人指的是弱冠,16岁,不是现在的18岁)。他特别喜欢听《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告诉家人。从此,我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了饥渴和寒冷。

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桶)上,掉进大缸里被淹了。所有其他的孩子都跑了。司马光用石头砸开缸,水就流了出来,孩子们才得以活命。

这句话出自元末阿鲁图的《宋史》。

原文如下:

司马光是君子,陕西夏县人。七岁的广生像大人一样威风凛凛。他一听说《左氏春秋》,就爱不释手,为家退隐,就是失去了大手指。自然是放不下书,不知道是饿了还是渴了。一群孩子在庭上玩耍,一个爬骨灰盒,脚掉进水里,大家弃之不顾。只要用石头砸骨灰盒打碎,水就爆了,孩子就活了。

扩展数据: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玺三年(公元1019 117十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是光州光山郡的县令,所以封他为“光”。司马光家世代为官,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大夫、天庭阁,一直以清廉善良享有盛誉。

司马光,陕西夏县人。他的父亲叫司马池,被任命为宋朝的官名。司马光深受父亲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书读不尽,不知饥渴。”

七岁就能熟练的背诵《左传》,能够清晰的说出200多年的历史轮廓,说明他从小就对历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小司马光名扬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司马光砸罐子”的故事。汴京和洛阳的人们用图片记录下来,广为流传。

百度百科-司马光砸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