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中的名人有哪些?

愚公:东海潭(今山东省盐城市北)人,汉代曾官亭尉,县令。执法是公正的,任何人违法,在法庭上绝不会恨。他洗白的“东海孝”案,以擅决狱闻名,更是美不胜收。而对于我国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更是留下了行善积德“凡事都要难受”的典型。

于吉:琅琊(今山东胶南市)人,东汉时的一位炼丹师。据说他从曲阳泉得到了神书《太平清领书》(其实是他自己的),全是胡说八道。后来他去南方用水治病,惹了很多麻烦。被吴孙策杀死,写下了传世的《太平清领书》。

于禁:字文泽,泰山鞠萍(今山东泰安南)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魏。因为他在战争中的功绩,他被授予了一座长寿亭。后来被七军水淹,被关羽俘虏。获释后,他羞愧而死。

于利真:南北朝时北魏的黑枝将军,是世界上少有的勇士。请阅读舒威。舒威郝传。

虞烈:北魏忠臣的典范。深受拓跋宏等四代北魏皇帝重视。

庾信:北朝怀朔将军、吴川镇。在北魏破柔然的过程中,他功不可没。

于娟:晚唐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视,但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创作特征。虽然他在艺术上磨炼的不够,但是他简单,活泼,直爽。《全唐诗》收录诗歌45首。

于谦:字廷易(1398-1457),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是明朝的大臣,在他父亲统治时期是个学者。历任兵部监察、总督、右侍郎。巡抚在河南、山西任职期间,平反冤假错案,赈济灾荒,深得民心。在英宗统治时期,宦官王镇独裁专制,朝廷腐败。蒙古瓦拉贵族也率军先攻,明军出兵阻止。全军覆没,英宗被俘,震惊全国。有朝臣主张南逃敌,于谦誓死死守都城,立他为帝(景帝)。瓦拉军攻破紫晶关后,几乎等于首都。他亲自督战,先杀了瓦拉军,打败了瓦拉军。后官至少保,总督军务。获释后,英宗在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皇位。于谦被捕入狱,以“谋反未遂”罪被判死刑,史称“叹于道,天下委屈”。宪宗转型时,于谦复职并被祭,葬于西湖三台山山麓。还有就是余的《苏中纪》。

于准:清代山西永宁(今交口)人,清官于成龙之孙,江苏、贵州巡抚。有清代公共管理方面的书籍等。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由他编纂的。

于震:清代江苏金坛人。词鹤泉,号秋田。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元年(1723),状元。这部分是专门为庆祝雍正帝的邓吉典礼而设计的。雍正帝把于震作为他的第一个科目的状元,他有很多礼物。除了教翰林院依例写作,还让他以写作为题进入南书房。雍正二年,他在河南中了乡试,当上了考官。雍正三年,赐于成怀园。雍正五年,为湖广学政。后来被降职为人行部副主任。

于定国:字曼谦,愚公之子,西汉东海县郯县人。他是汉初的宰相。他学法律比他父亲少,然后是狱卒,称帝的时候是任廷尉。他从不怀疑法律,然后他是总理,被任命为西平侯。

唐朝的一个官员。钟繇(558-665),京兆高陵(今陕西)人,贞观太子右庶子,拜高宗太子太师。同为中书第三进士,封为燕公,使化州刺史官。

余秀烈:唐代洛阳人,开元初升为秀才,集贤堂学士。谨慎善良的李习安下士。本性真诚单纯,机警聪明。肃宗即位为帝,毓秀烈从那里赶到京城,被任命为大臣。后来被任命为大使,既太正规又太年轻。中原被战火摧毁,文物书籍流失严重。余秀烈把他的五代集献给了国家。苏宗很满意,任命他为工部侍郎。余秀烈在朝鲜服役30余年,担任过许多重要显赫的官职,但家里没有积蓄。他一直很老实,很节俭,很温柔,从不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在脸上。他向冼下士敬礼,并鼓励年轻人晋升。他虽然职位高,责任大,但工作努力,不知疲倦。他很喜欢读书,整天手里拿着书。

余:明代山东东阿人,字可远,字更洁。隆庆进士。万历初年,由翰林院编,内有日本官员。因劾张夺情,导致病死。一个升官,学士讲师,礼部侍郎,迁礼部史。万历三十三年(1605),掌詹府,后两年任东葛大学士,入阁寻病夫。在史馆中,他以读书为业,学清典制,渗透百家,与冯契成为著名的文臣。他的诗气势磅礴,美轮美奂,一度被推为大手笔。著有《读史》、《古城山堂诗集》等。

于成龙,字北影(1617-1684),山西永宁(今交口)人。他是清朝的一个清官。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建学校。康熙称赞他为“天下第一清官”,是最高的官员。

余敏忠:字叔子(1714-1779),乃溥人,清代江苏金坛人,雍正癸卯年(1723)为于震之弟。年轻的时候,我读书很有天赋,也很勤奋。雍正七年(1729)考中举人。甘是(1737)年间的状元,被翰林院授予编修,掌管山西科举。不久,他在山东、浙江担任政审,在各自的政府和部门负责学生和学员的考试。在浙江当政治生期间,钟敏参加了考试,但未能弥补他的才能。他按期组织制服推广,担任考试会长,选拔了很多名人。因为他学识渊博,文章天下第一,书法精湛洒脱,熟读奇闻轶事,是乾隆皇帝所倚重的。乾隆十八年(1753)任兵部侍郎,后改为户部侍郎,加太保太子救。在此期间,他受命编写了《住房部法规全书》(126)。甘龙担任了25年的助理部长和军事部长。他还担任过文华寺大学士、户部尚书和文远馆领导,并预先培养,有许多诏令。清廷开设了司馆,并任命他为大总统。他和大学者刘统勋一起,力劝在永乐大典搜寻中国古籍。还担任过国史馆和三通(清通典、清同治、清文学总考)的社长。平定四川金川时,钟敏掌管兵书午后,赏以眼花,画像挂在紫光阁。乾隆四十二年,奏准,撰《临清略》16卷。第二年,他奉命编辑西青砚24卷。著有《苏雨堂集》和《孙旧闻考证》(159)。死后,文祥被赐与,并献上祭品。

余世美:清末官员,民初老人。惠若字(1853-1916)。贺县(今贺州)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掌管兵部。李鸿章当了多年幕僚,玩的可不止是手。1896参加康有为发起的保加利亚国民议会。1906年被任命为广东学术大使,并被广西北京官方联名推荐为广西铁路公司总理,在广西筹划修建铁路。1907年,任特使视察宪臣,与立宪主义博弈,召集议会维护专制皇权。立宪派邀请了他。在皇室和顽固派的支持下,升任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律部部长、国史馆副馆长。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悲痛憔悴,定居青岛,拒绝袁世凯出任元老院议员。1916移居上海去世。

于右任:原名伯勋,字有吸引力。后以“有魅力”谐音“尤仁”为名,号骚心、吴翁,后被封为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光绪举人。早年参加民主革命、光复会、同盟会,跟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活动。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历任审计院院长、政府委员、监察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擅长草书,卒于1964年台湾省。作品有《友人文存》、《友人石人存》。

国民党爱国将领于学忠。字孝厚(1890-1964),山东蓬莱市于家庄村人,早年为吴将军,后离开吴头张加入冯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是张学良被软禁后冯系的重要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