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程度
印度,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经常拿自己和中国比,中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然而,当我们回顾印度的历史时,我们发现印度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建立起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除了英国作为殖民地占领了整个印度地区)。
那么历史上印度无法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是“文化同质性”,即印度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也没有我们国家这种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没有统一全国的东西,使得印度人民长期没有统一的概念。
印度历史悠久,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在南亚那个位置,得天独厚,基本不存在威胁。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和其他国家先后经历了从奴隶国家到封建国家的转变,然后出现了繁荣的大一统王朝。而印度一直停留在一个国家,最大的统一就是只把印度的一部分纳入版图,但从来没有统一的国家。
其次,印度和非洲其实有相似的原因。两个地区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威胁。非洲本身种族强大,自然环境好,所以非洲黑人一直处于部落状态。而印度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安全的生活环境。东、西、南是海,北是中亚。中亚作为四战之地,本身就自给自足,无心去招惹印度。古印度各民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大多数民族的通病:“卧窝”,互相提防,缺乏一个真正的英雄来整合这些国家。印度既没有扩张领土的力量,也没有实力。
还有一点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高层分为四类:婆罗门、赫鲁晓夫、犬舍、首陀罗。大部分是狗窝,首陀罗,甚至是贱民。这种制度完全禁锢了印度阶层的流动性。无论你的技能或天赋有多伟大,你也只能做卑微的事,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印度底层民众对中国的“王侯将相,宁肯有种子”没有概念。他们甘愿被奴役,却又没办法,于是去求佛,信印度教。而高层自然愿意看到这种局面,不去对国家进行任何改革。
总的来说,古代印度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原因是多方面的。事实上,他们应该感谢英国。如果英国没有把印度作为自己的殖民地,印度现在能不能出现是个问题。另一方面,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