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后一个状元是谁?

在晋江池店前头村,有一座五开间的红砖亭。亭檐下挂着一块红色木匾,上书“状元”三个镀金大字。两边的木柱上,有一副对联“瑞腾天马峰在此,人从金鳌爬上来”。“魏紫高照”二字挂在门后屋檐下,下厅柱上有对联,“富贵无常不忘贫贱,圣贤可学立,记得读书。”这座古建筑是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位状元陆吾的旧居。

(公元1845-1912),本名苏棠,本名玉元,本名晚老迟,本名(因普陀山有庵,陆吾曾避暑)。泉州晋江池店前头村人。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状元。清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吉林。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擅长书法,作品以小楷为主。他早期的书法风格以严、欧风为主,笔法更为苍劲工整。后来,中大楷与赵萌的笔法相结合,其风格变得优美典雅,为学者所珍爱。

陆吾从小就很聪明。五岁时,他开始在丈夫身边学习。清朝同治12年(公元1873年)入国子监。次年被授刑部官,被任命为刑部主任,充任秋审处总办。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军机张静接受检查。陆吾诚实自律,以诗著称。因为他的文章都是用书法写的,都是临时选的,以至于考生竞相临时模仿《武体》这本书,希望考官关照关照,排在第一位。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吴禄英入选顺天乡试,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耿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了头奖。据说兵部尚书孙毓文是吴禄典考试时的读书令大臣(八人之一),曾经给过吴一次绝妙的奖励。知其手迹,欲将第一卷呈献给朝廷观众(前十卷由下而上由阅官、监工呈上,排名第一者为皇帝钦点状元,其后为第二名、花探、二甲七),而江西人文也应是科举,其师亦显赫。他也在读书官之列,所以他一定也想放置第一卷。两人相持不下,一个侍郎提议审阅两卷,以多数决定。在比较两卷时(内容已被忽略),有一人指出文卷上有刀痕(宫考卷纸极厚,有错可用刀削去),是白玉上的一个小瑕疵,应排第二。大家纷纷附和,吴鲁穗是高中的尖子生。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陕西科举考试官(考官)、安徽云南巡官、云南考官、吉林秀才。由于他在促进学习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突出成就,他被提升为高级部长。

科举制度废除后,陆吾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被派往日本访问,随即成为吉林省第一任进士大使,努力推行新政,倡导教育,建立新学,主张“沙场不如战斗机”,努力为国家培养人才,亲自撰写讲义,训练士兵,上学,讲学,遍游东北,带头捐资助学。没过多久,在学风的助推下,小学、师范、法政、女校、中学等各类学校相继成立。

陆吾生活在辛亥革命前的晚清动荡时代。随着义和团的更迭,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随后慈禧太后逃离了这座城市。陆吾被困在一个孤独的城市,充满了悲伤和仇恨,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他写了著名的《百忧解》。《百悼诗》分上下两卷,***155。讲的是八国联军攻打天津,慈禧太后带着皇帝西征,京城大乱,百姓被虐的悲惨境遇,百姓奋力反抗的精神。历史学家认为他的《百哀诗》是一部庚子信仰史。

陆吾对腐败的清廷在人民贫困、国家垂死的时候没有振作起来深感痛心。他前后做了40年官,却没能弥补。尽管他充满了爱国主义,但很难付诸实践。他最后不得不感谢石,并于三年(公元1911)辞职回国。隐退后的第二年(公元1912),死于鼓浪屿刘庄花园。读了的《经济文集》、《让雍、万学滇西学东行日记》、《正气闫斋手抄本》、《正气闫斋诗》、《白哀诗》、《论文谈》等,著有《蒙古学初编》、《兵学史经讲学》、《教育宗旨》、《国民性与纪律性》。

陆吾擅长书法。他的楷书风靡欧洲,燕玉、赵,几乎和晋唐一样好。用笔赢得了古人的意旨,从他那里得到一句话的人是幸运的。在获得最高奖之前,陆吾的书法在北京这座人文荟萃的城市已经小有名气。御史江春霖称之为“书法极佳,名闻遐迩”。其行书端庄典雅,秀丽脱俗,韵味清新。大字既有麻姑神仙坛的风格,尤其擅长破汉字,笔法刚劲,又有颜的遗风。小楷稳重美观,文静灵动,个人风格鲜明,自成风格。陆吾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和家书,但大部分都是在流放中度过的。晋江博物馆在收藏文物时,收藏了陆吾未发表的手稿《国家王朝简介》四卷(八卷)和《蒙古学初编》两卷;陆吾墨迹手稿4份,家书30封,书法作品52件;陆吾读了20篇散文,答了15篇散文等等,大部分都是他的后人从民间收集来的。

陆吾擅长书法和收藏,在古书画鉴赏方面也颇有造诣。如他在《刘同年画后记》中评价:“你看这碑文小字,远非之笔法,印章亦乏雅...在《东坡先生原著后记》中,他写道:“今日看此帖,肥瘦飘逸,浑厚婉约。“他家有一批文物,比如字画、竹简等。其中,岳飞、文天祥和谢枋得用过的端砚最为珍贵。在《正气砚斋》手稿中,他这样叙述:“俞家保存着正气砚,这是岳钟吾的旧遗物。他为忠武背诵了“坚守白道,不磷不战”的词句,题写了文心报国的后记,题写了感谢叠山先生的记录。三公皆孤忠于宋,行坤之义者也...陆吾视此“义砚”为宝,珍藏多年。他死后,这块砚台被后人保存下来,他的书房取名“寿延寺”。吴的后人也把它完好地保存了五代72年,可惜在近代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