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典故
古人把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地支(子、女)为序,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时辰。当用标准表或铜锅计时时,就用鼓来报时,让大众知道。然而,鼓的传播是有限的。齐武帝时期(483-493年),景阳楼里挂着一口大铜钟,晚上敲鼓报时,这还是第一次。为了让钟声传得更远,除了铜钟之外,还修建了更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早上敲钟,晚上打鼓。
因为“晨钟暮鼓”这个词谐音:我忠于古人,很多人认为寺庙早上敲钟,晚上敲鼓。其实不是的。早上和晚上,寺庙都要敲钟敲鼓。不同的是,早上敲钟先于敲鼓,晚上敲鼓先于敲钟。这是问了寺里的和尚才知道的。
晨钟暮鼓晨钟暮钟
钟鼓确实是一种古老的报时方式,但不是作为除夕夜辞旧迎新的方式,而是每天早晚碰撞。钟楼敲钟敲鼓可以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佛教徒,是佛教的传人,也在庙里敲钟打鼓,这是聚众(和尚)参禅的庙规。它们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塔报时,钟鼓齐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规矩。比如唐朝,晨钟暮鼓,城门紧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敞开,家家户户都在活动。普通人都习惯了。白居易的弟弟白行健写的《李娃传》中提到:“久而久之,鼓声四起。穆曰:‘鼓已发,请速归,不可破禁!一旦禁了,晚上就禁了。当鼓声响起时,街上禁止行人。违者称为“夜犯”,会被拘留。
但在汉魏时期,报时的方式是晨鼓晚钟,与唐代正好相反。韩彩勇的独裁;
鼓声感动人群,时钟停止人群。夜幕降临,
鼓声立即响起;日子过去了,钟声响起。
滴漏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器,按刻度可分为夜漏和昼漏。夜晚会疲惫,但夜晚会疲惫,白天会明亮;白天漏出来,白天就跑出来,黑夜就来了。在汉朝,人们敲鼓来迎接早晨,因为这令人兴奋,并敦促人们工作。早在先秦时期,鼓就已经作为强音使用,所以出征前必须击鼓。比如《诗经》里就记载了鼓声沉闷,用兵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