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资料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宝宝名鲍文,学名凯珍,名尚武,1919他第一次发表新诗的时候,笔名墨若。1892 165438+10月16(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于四川省嘉定地区乐山县观鹅乡沙湾镇(今四川省乐山沙湾区)一个中产地主商人家庭。原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今福建宁化)。1907年秋至1913年夏就读于嘉定府中学、四川高教中学、成都高教科学部。他领导了许多反对旧教育制度的学生运动,并参加了四川铁路保护运动。1965438+2004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府医学预备班。次年7月,升上冈山第六高等专科学校。1918年8月,赴福冈,升上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和几个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暑期俱乐部”,从日本报刊上搜集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评论和资料,张贴到国内学校和报纸上,撰写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政治宣传的文章。1921年6月,与郁达夫等人成立了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1923年3月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24年5月翻译了【日本】川上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从此初步倾向马克思主义。1926年3月,经瞿秋白、推荐,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次年改为中山大学)。同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秘书长、副主任。“四一二”政变后,他写了《今日看蒋介石》一文。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会主席、主席团成员,参加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在日本生活了十年(1928年2月至1937年7月),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研究。从1930到1939,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考》、《甲骨文总汇》、《古文字集》、《古文字集补》、《金文遗释》。并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进步文化界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历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皖南事变后,主要从事历史剧创作和史学理论写作。从194112到1943三月,写了《屈原》《虎符》《高剑丽》《孔雀胆》《南冠草》等剧。(见彩图)并继续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和先秦诸子的思想。主要历史著作有《十评书》、《青铜时代》、《历史人物》等。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许多历史剧和大量诗歌,起到了打击敌人、鼓舞革命人民斗志的作用。抗战胜利后,他站在了民主运动的最前沿。1947 165438+10月,领导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分会工作。1949年8月,在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第一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中国文联第二、三届主席,中国保卫世界和平人民委员会主席,中国友协名誉会长。 在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们都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届常委,第二、三、五届副主席。与此同时,他继续写作,出版了《奴隶制时代》、《文史集》等书籍,整理古籍,编辑了《中国历史手稿》、《甲骨文集》等书籍,撰写了《蔡文姬》、《武则天》、《郑成功》等历史剧。

郭沫若是一位博大精深、才华横溢的学者,在文学、艺术、哲学、历史、考古、金文甲骨文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译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开创了新一代的文体。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屈原等历史剧独树一帜,为中国新历史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把古代文献学研究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先驱之一。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中国第一部从马克思主义角度阐释中国历史的著作。他对甲骨文进行分类和解释,对两周金文进行断代和国别研究,综合分析杂乱的考古资料,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代表作有《两周金文考释》和《甲骨文总纂》。他的古史分期思想对中国史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1978年6月,郭沫若在北京病逝。

郭沫若作品丰富。郭沫若作品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的《郭沫若全集》收录了作者生前出版的作品38卷,其中文学20卷,历史学8卷,考古学10卷。此外,还有许多未经编辑和未发表的作品和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