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主要作品

长安失陷,国破,唯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森林茂密。

伤心之态,不禁泪流满面,鸟语惊人,离愁恨。

战争持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十万黄金。

惆怅缠绕,挠头思索,越挠白发,几乎插不上一根发簪。

辞旧迎新是杜甫六大名句之一,三官三别。它的创作背景和过程,和其他五首歌一样,都是杜甫在二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在邺城溃败的特定关键时期,在洛阳至潼关的特定后方,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写。这六首诗都是人的悲剧,人的血泪史,显而易见。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这些血泪,进一步看到人民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因为当时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具有制止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性质。

一转身,没想到已经二十年了。当时为了纪念杜甫,我应邀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了两篇关于杜甫的广播稿件《石渠官》和《婚礼送别》。我把这位“请官夜归,急报国河”的老妇人和鼓励丈夫“不要想婚礼,要为未来努力”的新娘,称为“深明大义,热爱祖国的儿女英雄”。现在说起《辞旧迎新》这首诗,我深深觉得,我也可以对诗中的老人说同样的话。请看,“儿孙全阵亡”的悲痛并没有压垮他,同事的辛酸泪水甚至老伴的哭喊也没有软化他,更没有从“一去不复返”的死亡威胁中动摇。他毅然决定去应聘,去上路。他想到了国难,他痛恨“骨髓干”,不能报国。这样的老人,我们能说他不是铁血爱国老英雄而是驯服的“羊”吗?这是一个关于作品人物和主题的根本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

三别和李三在写作上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整篇文章都是作为主人委托的独白。比如《辞旧迎新》,全是老人的自言自语。这种写法比《三官》中的亲耳所闻、亲历亲为更难,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想象力。否则,写作就会走样,尤其是以诗歌的形式。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辞旧迎新》。全诗可分为四段,每段八句:

第一段:“郊区不得安宁,老年不得安宁。儿孙战死沙场,安孤苦伶仃!扔掉拐杖出去打仗,同一批人的同一个人为我流泪。还好有牙齿,骨髓是干的。”这段话是《辞旧迎新》的缘起和序幕。是《你将去哪里,一个老太太》悲剧的前奏。从“把棍子扔出门外”的慷慨激昂、斩钉截铁的态度来看,老人从军并不完全是出于强迫,也不纯粹是出于个人“子孙皆战死”的悲愤,其中蕴含着老人的爱国之心。否则,在疼痛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如此突然的积极变化。老人的爱国之心,在“还好有牙,但是骨髓干枯”这四个字里表达得更为清晰。要杀贼,必须活着,所以说“幸好”,但毕竟年纪大了,杀贼难,所以觉得“可悲”。正是这种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一起应聘的伙伴感动得热泪盈眶。但老人不改初衷,又踏上了征途。

第二段:“那人既然介绍了我,就向那位官员行了一个长长的告别。”听到妻子睡在路上的声音哀欢,冬天的冬天还是裤子薄被单。明知道,最后一次见面,可怜的人和可怜的人并没有可怜她。我再也不回这里了,建议增加饭量。“这一段是《辞旧》的正文,描写的是老人离开上官后与老伴告别的场景。前两句是过渡句,前一段放了很多注释。我觉得作为这一段的引子比较合适。因为老人已经在路上了,还要远行,所以才有了“老太太躺在路上哭”等场景。解州是头盔,是军装。在这里,老人还不如当场说“老人是中介”,而大胆妄为,把自己说成“人”,这也显示了老人不服老的倔强性格。”谁知道”的意思是“熟悉”,清楚地知道。“谁知道”这四句话,描述的是老两口的相互怜惜和关心,非常深刻细腻,读来不堪入目。关于这四句话,巫启贤《杜氏论文》解释说:“此行已成死,何苦呢?然犹有一息,不可哀,故死而悲,伤彼之寒;可我老伴知道我不回来了,还多吃点饭安慰我,可她不管我冷不冷,她哀悼我的死。“这个解释非常漂亮,能够阐明诗中所包含的老两口当时心理活动的真实形象。关于这四首诗的表达,评杜诗曾指出:“谁知四语,相慰,消问答之迹”。这个评论也很有见地。我觉得关键在于“闻”字,因为既然是“闻”,自然是对方说的。没有更多的问题和答案。我以为那句“还是劝我多加几餐”是为了告别未来而写的。老人已经走得相当远了,一直听到老伴在后面哭着喊着,要他“多加几口饭”。照顾好你自己。这是多么悲惨悲惨的一幕啊!

第三段:“土门墙甚坚,杏园亦难。战况不再是当年的城市之战,哪怕是死亡时间也有风度。人生有起有落,为什么不选择起起落落呢?回想起过去的青春岁月,回来晚了就叹气。”这一段也是《辞旧》的主体,描写了老人离开时对老伴的宽慰。不言而喻,老太太最关心老人的生死。所以老人对这一点做了有力的解释,表示即使死了,也还是很久。据我有利形势:“土门墙甚坚,杏园亦难。”杏园和土门都是当时唐朝控制河北的军事据点。杏园,在今天的河南省蓟县,唐代还叫杏园镇。因为是黄河的渡口,所以又叫兴源渡。就是在杜甫写这首诗的前一年,郭子仪还带兵从杏园到蓟河,东至获嘉,又破了安泰卿(见《资治通鉴·唐纪》卷三十六),足见其重要性。这个时候还在唐骏手里,关于土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直到今天都不太一致。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多说几句。这两种学说如下:一、土门即井陉(今河北省获鹿县),依据元和十七年县志:“河北省道亨州获鹿县井陉口,今称土门门,在县城西南十里,即太行地区第五处。它四面高,中间低,像一口井,因此得名。其中有钱、朱、秋等名家。朱又说:“郭、广弼李先后镇守合阳、土门杏园,都在河北境内,必须严加防备。”另一方面,他认为土门不是指井陉,“是不详细的。“离合阳不远,但是在河的南边。”有蒲启龙和杨伦,蒲启龙反驳朱的说法:“当官军南逃,投降东京...邺城以北,官军越界防守?朱注以土门为井陉关,井陉在叶蓓以北六七百里,逼近范阳贼巢。诗为反云,‘邺城下势不同,死时犹宽’?你怎么不好好考!”老郭也认为是在合阳附近,所以他把这首诗翻译成“合阳的土门,壁垒森严”。据我所见,之前说的时候是:第一,《元和郡县志》是中唐人李继孚写的。他说“土门口现在出名了”,说明老人不是说“井陉”,而是说“土门”,只是用了当时流行的、广为人知的说法;《新唐书·安禄山传》记载“德元年李光弼掘门救常山”,而通鉴说李光弼“出井陉到常山”,也证明土门和井陉是同一个地方。二、多次出现在史书中的土门,指的是《元和县志》卷二中的井陉、土门山,远在潼关以西。可见所谓“离河阳不远”纯属假设,毫无根据。第三,三官三别中提到的地方都是著名的地方或重镇,如潼关官中的潼关、杜东,新安官中的老北京,石昊史和新婚中的河阳,本文中的杏园等。这样一个连方位都搞不清的“土门”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也就是说,只有把这个“土门”解读为井陉有名的堡垒,才是相称的,可以说城墙很坚固,也可以起到安慰老伴的作用。第四,溥批驳朱,说当时官军溃退逃往南方,邺城以北的土门,“官军安然过界,守卫之。”这也是一种模糊的影响。当时虽然九个季度的兵都败在了邺城,但是各军的情况并不相同。李光弼、王思丽是“整军归整军”。李光弼曾经是我们出使河东(今山西省)的使臣,史书上说他“全军归来”,也就是说他回到了河东,驻扎在太原(唐代又称“北京”)。土门这个要塞,一直被他牢牢掌握,不存在“官军安全过境”的问题。正是因为图们还在官军手里,史思明才不敢在邺城胜利后渡河南下,占领洛阳。李反而退回了北方的,生怕李光弼派兵经土门,断其后路,或夺其老窝。看来普氏误解了《图门》这首诗。他以为老人是去守土门的,于是就有了“过界守”的说法,不知道这是老人对当时军事大局的乐观还是伪乐观的笼统说法,意在安慰老伴。他怕老伴不信,就在下一句加了个“杏园”。这与《新婚》中“紧急响应合阳之战”和“守边去合阳”的写法不同,而且明确标明了要守的地方。

“邺城城下势不同,死时犹宽”,意思是现在的形势和你围攻邺城时大不相同。那时,我们正在进攻。现在,我们在撤退,在与敌人作战,在等待。而且还有土门、杏园之类的坚固据点。短时间内,敌人根本进不去。即使我死了,我也会很早。放心就是了!老人的分析和估计相当准确。洛阳再次被史思明占领是在这个yú@⑴ (759年)的十月,距离邺城战败已经六个月了。要不是唐肃宗昏庸,把镇守洛阳、河阳的郭子仪召回长安,又派镇守太原、土门的李光弼接替郭子仪,那么史思明还不敢南下夺取洛阳。此时洛阳虽再次失陷,河阳仍在李光弼手中,直到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距离邺城战败已近两年。老人说“死了还是宽”,大体不错。

“人生有离合,所以选择沉浮?”这两句话是老人从另一个角度安慰老伴的话。也就是说,生活中总有分分合合,无论我们年轻(富足)还是年老(衰败)都不由我们决定。在这个世界上,老两口是要分开的。哭也没用。这里的“分分合合”和“起起伏伏”都是复合词,有偏义。其实他们只说“离别”“衰老”“起伏”这几个字。有的书叫“衰老”,不符合“精选”二字,因为它必然有“盛”和“衰”的两端(或两端两方面)“盛衰”二字意思相同,但一般习惯上说“盛衰”而不是“盛衰”,所以我采用了蔡梦碧的《草堂诗选》这本书。

“回望年少时的日子,迟暮叹息”,这两句话就是把话说了一遍。虽然我这样安慰你,但我想到年轻时我们一家人的团聚,现在我要离开你了。我也很担心,很不安。但当我徘徊回来晚了,我不得不说再见,我不得不叹息。这个“青年节”不仅指年龄,也指时代。老年人的“青年时代”,用杜甫诗里的话说,就是“开元盛世”。

第四段:“各民族已尽自卫之力,篝火已围丘山。一棵树和一片草叶的残骸,一片草叶和一片草叶,在河滩上都是红色的。为什么家乡是天堂?安敢苟延残喘!弃棚,必毁肺肝。”这是《辞旧》的最后一段,描述了老人告别老伴后的思想活动,但随着老人进一步原谅和开导老伴,也说得通了。此时老人的思想已经提到了关心国家命运的高度,从自己家庭的悲惨遭遇想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深重灾难。虽不夸张,但也是“尸满草木,血在流”的道理。那时候,胡兵走到哪里,就“杀鸡儆狗”。“丹”的意思是“红色”。用丹代替红,只是为了押韵。老人自然对唐朝实行的残酷兵役十分反感,但他尤其痛恨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挑起这场恶战的胡人。他们的掠夺,奸淫,残暴的屠杀,蹂躏了祖国的一片大好河山。由于血的事实教育和思想认识的提高,老人为国奉献的精神更加自觉和积极。“天堂在哪里?安敢苟且!”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他再也没有回来叹息,徘徊不去。

结尾两句“弃棚子而居,必毁肺肝”,似乎与上面那种把棍子扔出家门,久久告别,不敢苟延残喘的表现相矛盾。其实并不是。当一个老人最终离开他“生于斯,长于斯,家在斯”的旧茅屋时,自然会感到崩溃的痛苦。这是人的本性。对亲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对祖国的爱是一样的。

以上是我个人对《辞旧迎新》的分析和解释。

我们应该感谢诗人杜甫,他不仅反映了安史之乱时人民所遭受的灾难,而且忠实而深刻地表达了广大人民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斗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爱国精神。

《辞旧》的艺术特色与杜甫其他叙事诗,尤其是《新婚》、《无家》等同类型叙事诗有相似之处。首先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男女老少,各有各的腔调;二是人物心理的刻画,很细致,很写实;三是用细节描写,凡是足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小动作都不放过。如“抛棍”、“长弓”,公然自称“男人”。《婚礼送别》中的“洗去你的红妆”也是一个例子。第四,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这几乎可以说是所有杜甫诗歌的共同特征。所以梁启超曾说杜甫最反对“杂乱无章”的诗歌,这话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