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镇的历史沿革

沙镇汉代位于阳平县,辖周边72县。隋开帝十六年(596),属亳州武水县。唐朝时,唐高宗立下军令状,成为皇后。亳州刺史李冲不服,揭竿而起反对武则天,先攻武水县,放火烧武水南门,后城毁于水患。后来改为舞水镇。宋朝白天先民设108镇(阵),在武水设黄沙镇,后被穆平定。这改成了沙镇。至今,在沙镇南街仍有穆桂英点将台遗址,附近的一条街叫点将台胡同。

明代沙镇历史文化名人众多,聊城五杰(任、邓、朱、傅、耿)之一的就出生在沙镇朱楼村。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任礼部右侍郎,后任东亭大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牛天林是沙镇牛家村人。明朝三年(1508)进士,曾任河南武陟县令。后来被提升为御史监。也有人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南巡时,在沙镇北面一个叫广胜殿的地方,晚上在庙前读书。殿前坑里青蛙乱叫,影响朱元璋读书,便大叫:“屏住呼吸,不要叫了。”从那以后,坑里的青蛙就不叫了。

相传,清代到范县做县令时,路过沙镇。早上起来在沙镇南街一个村妇那里上吊。一问才知道是因为丈夫去世,家境不好,孩子又小,想借死摆脱。成年的郑命令他的随从从他们的工资中拿出银子,交给村里的女人,教他们的两个孩子读书。之后,两个孩子就成了对象。为了纪念板桥大人,在郑板桥的捐银处建了一个木制亭子。明设沙镇屯,清设沙镇,民国时称为第二区。